假設,曹操統一天下,或是劉備統一天下,現代思維的你更傾向誰一統?為什麼?

跨越時空—散發弄舟


假如,曹操統一天下,或是劉備統一天下,現代思維的你更傾向誰統一?為什麼?

筆者更傾向於曹操,其一曹操行軍打仗比較有謀略,其二曹操保護漢獻帝,更切合正統,其三曹操善於用人,其四曹操一樣愛護百姓。

(曹操畫像)<strong>


行軍打仗有謀略

在三國中,各個諸侯以及其他國主,都視曹操為漢賊,但是曹操在行軍打仗方面,那是沒得說,基本每次都能看到他親自出徵。其實曹操親征也是他自己的一個謀略,什麼謀略。其一親自出徵,可以鼓舞將士們的士氣,並且做一個帶頭作用,讓將士們能死心塌地的在前線打仗。其二觀察打仗時的戰況,以便於下一步的打算,還可以瞭解敵情的真實情況,更有利於現場指揮作戰。其三更重要是瞭解屬下將士們的士氣,瞭解屬下將軍們的作戰能力,以便於以後如何調動。其四親征還可以在戰場上發現將才,並且收入自己麾下效力。

曹操熟讀兵書,對行軍打仗頗為精通。就拿司馬懿來講,曹操一般情況不會讓他掌權,也不會讓他調動士兵指揮打仗,往往聽從謀士的意見,自己做決定後派兵佈陣。然而劉備這方就不一樣了,幾乎完全有諸葛亮派兵佈陣。從而反映出了劉備的軍事才能不如曹操。謀略上劉備也幾乎讓諸葛亮一個出謀劃策,很少有自己的謀略。但是曹操往往都是聽從謀士意見,自己心裡醞釀謀略,而後派兵。

(劉備畫像)<strong>

保護漢獻帝,更切合正統

在《三國演義》中我們得知,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在正史《三國志》中是奉子以令諸侯。可以說《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把曹操寫的比較奸詐、陰險一些,把劉備寫的比較仁義,正派一些。小說畢竟是小說,需要虛構,誇張渲染,才有好看之處。正史上的曹操,乃是聽從荀彧的意見,奉天子以令諸侯,擁護曹操修復漢室。其實曹操是一個很好的忠臣,只不過人們把他誇張化了,讓他背上了奸賊的罵名。曹操奉天子,就是把漢獻帝保護起來了,做什麼事都以漢的名義去做,最少曹操會認為自己上面還有一個頂頭上司漢獻帝,做事都會有所顧慮一些。

從三國,魏國,蜀國,吳國來看,筆者認為魏國比較正統一些。其一曹操奉天子,延續的是漢朝的根基;其二劉備雖說是中山靖王之後,筆者認為有點不可靠,沒有過硬的依據證實,很多學者都在懷疑。其三吳國那更不用說,沒有一點漢室沾邊的。所以魏國還是正統些。

善於用人,重用人才

曹操屬下的謀士眾多,具有代表的五大謀士有:荀彧,郭嘉,荀攸,賈詡,程昱,這都是比較厲害的謀士。其中程昱是黃巾起義以後就跟著曹操,像荀彧,郭嘉,荀攸都是從 袁紹屬下過來的,賈詡乃是張繡投降曹操以後,就跟隨曹操,平時為人低調。從這些謀士來看,曹操是一個善於用人,重用人才之人,正是因為曹操這樣的做法,才有那麼多謀士投靠他,為他出謀劃策。從而 讓曹操成就宏偉霸業。

(曹操踏田割發)

三國時期,武將很重要,曹操屬下大將眾多,張遼,許褚,夏侯淵,夏侯淳,典韋,李典,曹洪,曹仁,徐晃等這些都是戰場上的老手,對這些大將都非常喜歡,也非常重要。許褚基本就是曹操後期的保鏢,曹仁,曹洪都有單獨與敵軍作戰指揮,其餘的大將在曹操屬下,都得到很好重要,曹操能把每個人放在適當的位置。這就是曹操知人善任的能力,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愛護老百姓,以農業為主

行軍打仗,離開糧草就沒有作戰了。所以曹操對糧草極為看重,曹操對老百姓也非常仁義,也深知農業是打仗的根本。有一次,曹操經過糧田,吩咐眾將士,不要踩踏糧田,如有踩踏者,斬立決。後來曹操不小心,踩踏到了糧田,曹操當著眾將士的面,要拔劍執行法令,被荀彧等人攔住。為了不違反法令,曹操便依髮帶頭,用劍割下頭髮,等於執行法令,眾將士一一遵從。由此看來曹操對老百姓的還是比較愛護的,如果老百姓沒有糧食就會被活活餓死。這也體現了曹操也有仁義的一面。

在《三國演義》中,仁義基本是被劉備承包了,曹操基本是壞人的代表,什麼壞人都有曹操的份,筆者在這裡給曹操喊冤了。

綜上所述:正史上曹操為人,並不是什麼漢賊,也並非挾天子以令諸侯,更沒有寧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樣的說法。曹操知人善任,熟讀兵書,行軍打仗,親征已做表率,善待老百姓。與《三國演義》中是一個不一樣的曹操,讓我們另眼相看。

參考:《三國志》,《三國演義》

圖:來源網絡


長城品史


年少時,讀《三國》,恨不劉備一統亂世。仁善、愛民。手下文有諸葛、龐統,武有五虎關張趙馬黃,一副明君賢士良將圖。


及至長大,經歷世故,看多書籍,有了自己思維發散的認知,才知道許多歷史事件與人物,以及世間萬象,並不是人云亦云,都是適用於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觀點的。


劉備仁義,不也是在荊州地盤上,與孫權爭三奪四,推諉扯皮,權謀用盡嗎?

劉備善良,不也是奪了同宗兄弟的地盤嗎,得了益州後,不也是興奮難抑,大加封賞手下近臣,民生置於後嗎?!


什麼正統不正統,亂世中站直了別趴下,就是王道。理解劉備,也理解了劉備就一梟雄。唯其創業顛簸,百折不撓的精神,值得後人挑指讚譽。


反觀曹操,跳出羅貫中筆墨扭曲,他舉正師滅袁術,勢虧時克袁紹,敗呂布討劉表,蕩平北方,兼破匈奴,真雄傑也;他改善惡政,重用人才,興屯田制,倡儉棄奢,真大略也;他橫槊賦詩,悲涼慷慨,真性情也。


如果說劉備的人格魅力,在於會為人,會團結團隊,那麼曹操的人格魅力就在於胸襟廣闊,志在千里。他明知關羽重義,而成全放之,陳琳檄文惡言,一笑置之。

若說權謀,世人有厭。然而從古英雄,,豈有全不用權謀而成事者?劉備、孫權,亦不敢說從未厚黑行事過。


不多絮言,主觀抒意。如若劉備一統天下,跟隨他的兄弟,手下,定會大加厚賞,榮光添身。劉備也會想親善天下,但想的更多的怕是,學高祖劉邦,後代為王,分封各地,親善士族,輕於民生,如何鞏固家族天下。

如若曹操一統天下,也會傾向子孫。但他胸襟,極可能看清舊弊,改善弊政,推行法治,任人為賢。首先,提倡節儉,繼續重視農墾,是肯定的。


相比之下,這個問題的假設,我還是看好曹操一統天下。


跨越時空—散發弄舟


我是五色土聊歷史,我來回答:

首先說曹操和劉備的管理思想是截然不同的。

曹操的管理思想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依法治國,而且要以身作則,要從曹操本人及曹操的親屬和家人做起, 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做表率,讓屬下效仿。往往語言的力量是蒼白的,只有身體力行,率先垂範,才是最有說服力的, 才能讓下屬心服口服。



例如有一次行軍作戰,曹操的馬驚了,踐踏了青苗,這違背了曹操自己制定的規則,曹操要自殺,然被旁邊人攔下,後來曹操以發代首,削髮自罰。

還有曹植的夫人崔氏,服飾華麗奢侈,這違背了曹操提倡節儉的作風,後被曹操賜死。

劉備的管理思想,是通過感情和哥們義氣 ,來達到控制和管理別人的目的。



例如他和關、張是結拜兄弟,食能同桌,臥能同寢,主張兄弟如手足,妻子似衣服,手足不能沒有,但是衣服可以常換。

從這一點看出劉備其實是沒有責任感的,他最在意的是他自己,什麼兄弟呀, 妻兒呀,都是他利用的工具,其目的就是想通過感情來綁架別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劉備表現出的仁義,都是在作秀,都是在給別人灌迷魂湯,沒有任何含金量。

綜上所述我更傾向於曹操,因為曹操是以法制為準繩的,任人唯賢,人盡其才,充分調動人才的積極性,所以曹操適合管理大集團、大公司以及國家等。而劉備以哥們義氣來維繫的關係,任人唯親,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只適合管理小作坊、小企業。

視野決定格局,格局決定事業!!!

我是五色土聊歷史,歡迎大家關注!!!


五色土聊歷史


從現代人的觀點來看,我更傾向於曹操,劉備無論是行軍打仗,還是治理國家,都不是曹操的對手。天下之大能者居之,東漢一直腐朽沒落,曹操統一天下是大勢所趨,劉備整天打著漢室正宗的旗號,卻從沒有真正的守過道義,實際上就是一個沽名釣譽的小人。

曹操治理國家期間,重視人才的培養,提出了唯才是舉的口號,對於各類人才都不拘一格的錄用。而劉備在治國方面毫無建樹,建國後直接託管給了諸葛亮。劉備在用人方面偏向於世家大族,出身平常的趙雲戰功赫赫得不到重用,除了最早跟隨劉備的關羽張飛,蜀漢的官吏大部分都是世家大族出身。曹操雖然也重用世家大族,卻提拔了一大批有用的底層人才,在治國方面比劉備強得多。

按照現在人的道德標準評價,曹操的道德水平要比劉備高出來兩個層次以上。《三國演義》極力的洗白劉備,不停地抹黑曹操,給曹操無端添加了很多罪名,美化了劉備四次背信棄義的行為,才導致很多人感覺曹操是奸雄。歷史上的曹操沒有殺害呂伯奢一家,也沒有說過那句“負天下人”的話,至於曹操殺害董貴妃和伏皇后,筆者認為這兩件事的責任在漢獻帝。在曹操迎立漢獻帝到許昌之前,漢獻帝已經餓的吃草根樹皮了,沒有曹操的話,漢獻帝根本活不到三國建立。曹操的地盤都是曹操一手打下來,漢獻帝沒有出過一點力。不考慮兩個人的君臣關係,漢獻帝兩次聯合外戚想要謀害曹操,就是農夫與蛇的行為,曹操沒有殺死他,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劉備是一個偽君子,曹操給他軍隊去進攻袁術,他轉過頭來進攻曹操的徐州。孫權想要進攻益州,劉備假惺惺的寫信勸架,然後自己偷襲了益州。劉璋請劉備去益州幫忙防範張魯,劉備奪取了劉璋的益州。孫權借給劉備南郡,找劉備討要的時候,劉備滿口答應益州戰爭結束後就把南郡還給東吳,結果益州打下來之後,劉備又說奪取了涼州再來看。曹操不是真小人,劉備卻是偽君子,筆者看來,曹操統一天下,絕對要比劉備統一天下更加利國利民。


史海泛舟擺渡人


曹操治世能臣,亂世奸雄。保漢為相,挾天子以令諸侯。奸謀多而不仁,為自已孑孫打江山而啥事能幹出。即以為相應競競業,鞠躬盡瘁保江山,而他欺上壓下,發展私人勢力,順我者暢,逆我者亡。為定軍心殺糧官,怕人謀殺殺名醫,怕有勝自已人殺楊修……這樣的奸詐之人能為國泰民安,後有司馬家照曹家的規矩行一通,是意內之事。

劉備雖在幫忙的人不多,但仁義主要。為弟兄報仇,動用國力,自已也命喪白帝城。後輩無能失國,自然的現象,從故事書中看,還是劉的愛百姓,仁義治國好些。其馬人能睡個安全覺。


鄭四爺明舟


劉備統一,不過是世家翻版,與司馬懿家族統治下的西晉並無二致。

相對希望曹操在208年赤壁獲勝,如此曹操建立的新王朝可以有效壓制世家,不會淪落到曹丕以九品中正制交換世家同意代漢。也許,五胡亂華就不會出現。


四川達州


肯定是曹操,他本來就看透朝庭搖搖欲墜,回家組建軍隊,有一統天下大志,無論曹操及子孫的才能都碾壓劉備。劉的身份可凝到處招遙創騙假仁義,在當時社會很有市場,直到現在我們一些人包括專家都是非不分,忠奸不明。如果曹操一統天下肯定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也許我國又多了一個盛世王朝。


閒雲野鶴15030238073


食人者難。入住者迷。別進。得王者稱王。為天下諸者。


13939681741


我傾向曹操。不知為何,我一直認定曹操才是真英雄。


霹靂遊俠159509084


當然是曹操啦。曹操唯才是舉,任人唯賢,在他的王國裡有志之士不愁沒有出路。劉備以恢復漢室為己任,實際上他為之奮鬥終生的目標只是一個劉姓皇權。劉備用人除了幾個結拜兄弟,多以名門望族,世家貴胄為主,底層人物很難得到重用。國中人才不能人盡其用,一代不如一代才是蜀漢最先滅亡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