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伊戰爭證明伊朗和伊拉克軍事實力半斤八兩,但美國為什麼遲遲不敢對伊朗動武?

雪蓮1938


兩伊戰爭確實證明伊朗核伊拉克的實力差不多;但問題的關鍵是,美國現在的經濟力量正在衰退,不能輕易承擔如此重大的戰爭損耗,此外俄羅斯等國也和美國關係僵化,不會袖手旁觀。

兩伊戰爭打了八年,伊朗核伊拉克互有勝負

1980年到1988年,伊朗核伊拉克開始了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當時1979年伊朗爆發霍梅尼革命,推翻了原來的親美國王,伊拉克薩達姆想趁伊朗內部動盪之際,奪回兩國之間正義的領土。

薩達姆

結果戰爭一打就是八年,雙方互有勝負,但都沒有出現壓倒性的優勢,最終在1988年雙方罷兵言和。這場戰爭沒有所謂的勝負之分,但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伊朗核伊拉克的軍事實力差距不大。否則兩國不可能僵持八年之久。

當年美軍迅速摧毀伊拉克,而今形勢不同

於是有人認為,在1990年美國發動第一次海灣戰爭和2003年第二次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都能迅速摧毀伊拉克的抵抗力量。那麼如果現在美國發動對伊朗的打擊,是不是也會是壓倒性的呢?

當然不一樣,因為現在的國際形勢發生了改變。當年的伊拉克因為入侵科威特是孤家寡人,沒有任何外援,遭到了以美國為首的聯軍打擊。

伊朗和俄羅斯、土耳其都有良好的利益合作

而現在伊朗並沒有違背國際法,美國出兵是沒有聯合國授權,也不會有太多國家追隨美國。至少法國、德國都對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不滿,俄羅斯更是不是坐視不管。

最重要的是,美國的經濟衰退,支撐大規模戰爭的能力下降

沒錯,現在的美國經濟總量仍然是世界第一,但是美國國內的情況卻無法和當年的優勢相比。最簡單的例子,莫過於特朗普政府通過增加關稅、要求盟友特省軍費等手段為美國增加收入,實際上,美國的經濟優勢正在縮小。

特朗普深知美國現在經濟出現了問題

特朗普上臺後,美國大力從敘利亞和阿富汗撤軍,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海外作戰嚴重拖累了美國的經濟。如今特朗普重振美國經濟的措施還沒有真正生效,如果再啟戰端,美國的經濟復甦很可能就會被拖垮。

總之,伊朗並不是很強;但是它的國際環境比伊拉克要好的太多了。


風雲世界觀


這個問題讓美國和伊朗都感覺不可理喻。

人類都進步到能拍黑洞照片了,怎麼還有人以靜態的眼光來看待美國和伊朗?

1980年開始的兩伊戰爭,被稱為“用最先進的武器打了一場最原始的戰爭”,雙方進行了長達7年零11個月的死磕,卻都沒有佔到便宜,雙方邊境依然維持現狀。

看起來雙方旗鼓相當,但實際上用兩伊戰爭的曠日持久,得出伊朗和伊拉克軍事實力半斤八兩的結論是極其荒謬的。

就像我國雖然和日本帝國主義進行了長達14年的戰爭,但我國的綜合國力與日本帝國主義仍有巨大差距,而我國的抗日戰爭本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兩伊戰爭中,蘇聯是伊拉克的後臺,兩伊戰爭從一開始就不是伊拉克和伊朗兩個國家的單挑,自然也不能客觀地反映兩個國家的軍事實力。

更重要的是,40多年時間足以讓一個國家脫胎換骨,而像我國這樣僅用了不到10年時間就從任人宰割的東亞病夫一躍成為擊敗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東方巨人。

所以今天的伊朗,和80年代的伊朗早已天差地別,它的對手伊拉克及美國更是如此,用80年代的標準來衡量以後特別是今天的伊朗,是極其偏頗的思維。

而且,即便用兩伊戰爭的眼光來衡量,美國打擊伊拉克也絕對沒有那麼輕鬆。1990年的海灣戰爭,美國懲罰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侵略行為,可謂替天行道,得道多助。而即便如此,也只是將伊拉克趕出了科威特,並沒有像2003年那樣風捲殘雲地消滅薩達姆政權。

美國在2003年之所以快刀斬亂麻,一方面是因為美國在戰前策反了大批伊拉克軍政要員,這些人的倒戈讓薩達姆政權頃刻土崩瓦解;另一反面是因為海灣戰爭後的十多年時間裡,美國對伊拉克的制裁,特別是“石油換食品”計劃讓伊拉克在國際社會孤立無援,每況愈下。

也就是說,沒有十多年的制裁,伊拉克也不會那麼容易倒下。伊拉克如此,國土面積達165萬平方公里,人口達8116萬人,體量遠比伊拉克更大的伊朗,豈能比伊拉克更不堪一擊?

伊拉克被美國製裁了13年才被幹掉,伊朗沒有幾十年,美國是拿不下的,即便美國的武器和作戰理念都是世界最先進。

對於超級大國美國而言,想要維持霸主地位的最好辦法就是制裁而不是戰爭,君子動口不動手,比勞民傷財的戰爭更能達到目的。要知道,美國之前的西班牙、英國等超級大國,就是因為窮兵黷武才徹底走向沒落。

而上世紀的抗美援朝戰爭和抗美援越戰爭讓美國真正見識到了持久戰的痛不欲生,所以之後的美國,對外戰爭首要的目標就是避免曠日持久的持久戰,因為這會讓美國元氣大傷。

而以伊朗的體量,特別是境內高原山地廣佈不適宜裝甲部隊推進等特點,這注定了美國一旦選擇對伊朗動武,就必然有極大可能陷入持久戰的泥潭,這是美國最不願意看到的。

另外,伊朗相比於伊拉克,有和俄羅斯隔裡海相望的地理優勢。俄羅斯和伊朗關係好不好無所謂,只要美國進攻伊朗,將勢力推進到裡海沿岸,俄羅斯在中亞的國土安全就必然受到巨大威脅,俄羅斯就不可能坐視不理。

所以,美國即便能夠輕鬆吊打伊朗,但因為俄羅斯的參與,美國依然有可能陷入類似於越戰這樣的持久戰噩夢中。

再者,作為穆斯林國家,伊朗的戰鬥力和中東其他國家如沙特不遑多讓,但作為中東國家中最大的什葉派國家,伊朗在中東國家還是有一定號召力的,且內部更為團結,這使得美國內部滲透裡應外合幾乎不可能。

所以,美國一旦選擇對伊朗動武,將會讓自己捲入一場即便勝利也是得不償失的戰爭,這會再次動搖美國的霸主地位,所以美國更喜歡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而不是輕易開啟戰端。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八年的兩伊戰爭中,伊朗陣亡的士兵數量達到35萬,而伊拉克陣亡的士兵數量也達到15萬,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損失。更不為人所知的是伊朗的慘和局面,當年還是倚靠以色列出力。

以色列曾經出手兩伊戰爭

當年伊拉克的薩達姆對伊朗輸出霍梅尼思想不滿,想乘伊朗YSL革命立足未穩,一舉拿下伊朗,挑起了兩伊戰爭,內外交困的伊朗當時根本抵擋不住伊拉克的進攻,很快就一敗塗地,面臨被滅國。

這時候以色列對伊朗表示,願意幫助伊朗。伊朗高層爭議良久,但是在面臨亡國的壓力下,同意與以色列開展合作。以色列提供了伊拉克軍隊的部署情況等大量情報並幫助伊朗制定了軍事打擊計劃。

在以色列的幫助下,伊朗軍隊迅速奪回了失地並攻入伊拉克境內,薩達姆大怒,親自來到前線,槍斃了200多名軍官和士兵才守住了陣地。以色列看到伊朗已經佔了上風,於是撤回了援助。接著伊朗和伊拉克這倆難兄難弟整整互相撕咬了八年。

應該說伊朗的真實實力是不如伊拉克的,那麼美國為什麼不對伊朗動武呢?

美國對伊三部曲

美國並不著急對伊朗下手,因為美國的最終目的是指向俄羅斯,美國有意將俄羅斯和伊朗綁在一起慢慢消耗。有如美國的伊拉克戰爭,美國先把伊朗消耗到完全虛脫後才會動手。

經濟窒息

據伊朗國家統計中心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伊朗4月份以來的通貨膨脹率達51.4%。現在的主要食品,麵包和雞蛋都已經上漲了三倍,麵包過去一直得到伊朗政府的補貼,現在都在上漲,導致民眾生活開始變得困難。歐洲企業在去年秋季就開始逃離,現在一些亞洲企業也開始撤離,韓國的三星電子和LG電子已經減少了對伊朗出口,伊朗過去出口原油收入都是用來購買上述兩公司產品。

美國通過制裁伊朗,不讓伊朗出口原油,使得伊朗經濟逐漸窒息,伊朗石油出口佔GDP的直接比重就高達18%,伊朗還需要從出口石油的外匯收入用來拉動經濟,所以石油如果不能出口對伊朗經濟是致命打擊。

軍事削弱

伊朗對外軍事援助力度很大,黎巴嫩真主黨、什葉派民兵、哈馬斯武裝、也門胡塞武裝等都是他援助和扶持的,美國並不急於出手扼殺這些武裝,而是坐等伊朗援助他們被消耗。

伊朗對敘利亞政府每年提供50-60億美元經濟援助,保障敘利亞政府的運行,以色列時不時就出動F-35、F-16對伊朗在敘利亞的基地進行轟炸,對人員進行襲擊。這些都是在有步驟地對伊朗進行戰略消耗。使得伊朗在經濟出現窒息的同時,對軍事實力進行消耗。

軍事打擊

剛剛美國將伊朗革命衛隊列為恐怖組織,而按照美國2001年《使用軍事力量授權法案》,美軍可對恐怖組織使用武力,這樣就可以直接繞過國會授權動武。

但是美國對伊朗的動武會等到伊朗被消耗得差不多以後。

為您提供最到位的時事分析和預測,我是“天下會會天下”,歡迎關注!


天下會會天下


兩伊戰爭是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發生於1980年至1988年之間的一場大規模戰爭,這場戰爭前後總共經歷了8年的時間,伊拉克和伊朗都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雙方傷亡的士兵數量更是接近150萬,不過戰爭雙方最終也還是沒有能夠分出一個勝負。伊朗和伊拉克最後在聯合國的調解之下於1988年停戰,兩國之間的領土邊界也回到了戰前的狀態。


(兩伊戰爭)

從兩伊戰爭的結果來看,伊朗和伊拉克的軍事實力似乎是半斤八兩,它們誰也不比誰更加強大,甚至伊朗在這場戰爭中陣亡的士兵數量達到35萬,而伊拉克陣亡的士兵數量只有15萬,伊朗付出的代價比伊拉克還要大。那麼既然伊朗的軍事實力和伊拉克半斤八兩甚至還不如伊拉克,那為什麼美國敢對伊拉克動武卻對伊朗保持克制呢?

美國之所以一直沒有用武力推翻伊朗政府,這實際上並不僅僅是由伊朗軍隊的實力所決定,美國要不要對一個國家發動戰爭,它所考慮的最重要因素也不是那個國家的軍事實力,畢竟對於美國來說即便是伊朗比伊拉克的軍事實力更強,但它們終究都和美軍不在一個級別,美軍擊垮伊朗軍隊無非也就是要多花幾天時間的問題。美國會不會對伊朗發動戰爭,這最終還要看伊朗的行為是否已經足以讓美國冒著巨大的戰爭風險對它開戰。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

美國政府會用武力顛覆薩達姆政權,這一定是有原因的,首先薩達姆的行為非常囂張。薩達姆自以為伊拉克的軍隊實力排名世界第四而目空一切,所以他對美國從來都是很不客氣,甚至在美國遭遇“9·11恐怖襲擊”之後薩達姆還在一邊嘲諷那是美國該有的報應。薩達姆和基地組織之間的關係很複雜,美國政府認為薩達姆是基地組織的支持者,所以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認為美國遭遇的“9·11恐怖襲擊”和薩達姆存在很大關係。

薩達姆行為的猖狂讓美國人忍無可忍,並且薩達姆還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給美國帶去麻煩和危險,於是美國政府認為剷除薩達姆就是給美國清除一個安全威脅。相比於薩達姆的囂張,伊朗政府的行為顯然要更加謹慎剋制,至少伊朗政府的前面已經有了薩達姆這樣的教訓,所以它還是比較忌憚美國軍隊。伊朗還遠沒有踩著美國的戰爭紅線,而且由於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中承受了很大的傷害,因此目前的美國政府也不願意再輕易發動一場更大規模的戰爭,況且伊朗是一個體量比阿富汗和伊拉克加起來還要大的國家。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

從目前的中東地區局勢來看,美國顯然是不至於輕易對伊朗發動戰爭,特朗普政府之所以會對伊朗實施嚴厲的經濟制裁,其目的無非就是想要通過和平的方式促使伊朗政府轉變政策。特朗普個人一直是非常反對美國在中東地區發動大規模戰爭,甚至美國在敘利亞的有限軍事行動也讓特朗普非常不滿,所以至少在特朗普執政時期美國基本是不可能對伊朗動武,況且伊朗政府也會盡量避免和美國開戰。


李姓先生


美國之所以不用武力推翻伊朗政府,最大的原因就是在於伊朗遠比伊拉克要“安靜”


從1980年開始的兩伊戰爭雙方的表現來看,兩者在軍事實力上的確十分接近;但是雙方在對外政策方面,卻有著很大的分歧。因為當時的伊拉克薩達姆政權,是走著一條積極向外擴張的道路,而伊朗的對外政策則一直處於相對溫和的狀態中。所以就導致了伊拉克,更容易受到戰爭威脅

美國和伊拉克之間的第一次交手,是在海灣戰爭,美國及其盟友僅付出了十分小的代價,就重創了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軍隊,完全取得了戰爭的勝利。而海灣戰爭爆發的根源,就是在於伊拉克對科威特的軍事入侵行動,同時也為日後第二次海灣戰爭的爆發(伊拉克戰爭),埋下了伏筆。


2003年,美國又以伊拉克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理由,正式對伊拉克發起軍事打擊,並一舉擊垮了薩達姆政權、活捉了時仍的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戰爭的進展也和之前的第一次海灣戰爭別無二樣——在美軍鋪天蓋地的空襲中,伊拉克的地面部隊如同枯枝殘朽一般被快速摧毀。

當時美國之所以選擇發起第二次海灣戰爭,原因就在於美國需要一場戰爭,來增加自己在國際社會上的威懾力。


而同時恰好當時美國又與伊拉克政府不合,再加之雙方之前已有過軍事衝突、美軍能大致判斷出伊拉克軍隊的作戰能力,所以很不幸,伊拉克成為了美軍的開戰目標。而同時期的伊朗,雖然和美國的關係也十分的不融洽,但是雙方沒有任何軍事摩擦的傾向,直到伊朗核問題的爆發,才讓美國和伊朗陷入到持續緊張的關係當中。


因此就完美解釋了,美國為什麼不對伊朗直接動武。儘管現在美伊之間的關係正在處在高度緊張的狀態中,美國早就有了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的想法,但現如今的國際局勢已經不允許美國再像03年發起伊拉克戰爭那樣肆無忌憚了,所以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伊朗是沒有和美國直接爆發軍事衝突的可能的。


中評中語


有啥合理理由動武?


嗯嗯afterbefore


說的完全不對。伊朗和伊拉克是兩碼事。美國必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