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着力构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用心用情温暖“老兵”


惠州着力构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用心用情温暖“老兵”

我市积极探索打造“退役军人之家”服务平台帮助退役军人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志愿者到惠城区桥西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慰问退役军人。 记者游璇钰 龚妍 通讯员魏丹 摄

“生活上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到家里反映,自从有了这个‘家’,我们归属感和获得感越来越强。”谈起惠城区龙丰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退役军人张日昇竖起大拇指说,这里对他和战友们来说就像一个温暖的家,一句“欢迎回家”、一杯热茶、一席暖心话,让广大退役军人“进门”如“回家”。

迈进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工作,明确指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是关系军队稳定和社会大局稳定的大问题;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作为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全国双拥模范城,也是全省唯一驻有集团军机关的地级市,惠州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努力开创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新局面。据统计,我市每年安置退役军人1100多人,全市现有近8万名退役军人奋斗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军民和谐已成为惠州的一道靓丽风景。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保障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做细做实服务保障工作,用心用情提升退役军人幸福感,实现了“三个100%”的目标,即优待抚恤政策100%落实、退役士兵安置100%落实、军休干部政治和经济待遇100%落实,成功夺取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

强体系

以“五有”建设标准完善服务平台

退役军人能否得到妥善安置和服务,直接影响现役官兵的士气和战斗力。

我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不断完善组织领导、保障服务和政策制度,加快建立健全集中统一、系统完备、职责清晰、运行高效的服务体系。在机构建设方面,我市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退役军人工作,且全市每年对县(区)委书记、县(区)长落实退役军人工作进行目标责任考核评价。本轮机构改革启动后,立即成立了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搭建起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架构,对退役军人实现最大化保障。

在服务平台完善方面,我市对照“全覆盖”和“五有”标准,全面筛查短板弱项,制定加快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体系升级提质的规划图、时间表、任务书,提出“十个一”建设标准,即一支过硬的工作队伍、一个标准的办公场所、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一组贴心的服务内容、一个便捷的办事平台、一套清晰的工作流程、一个高效的信息系统、一套规范的档案材料、一套完备的保障措施、一套特色的经验做法,细化政策宣传、走访慰问等8项服务内容,制定完善绩效考核、督导检查等11项管理制度。

今年,市财政一次性下拨2034万元建设经费,提标升级市、县(区)8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乡镇(街道)75个服务站,村(社区)1284个服务站,实现四级全覆盖。我市着力健全制度机制,构建“1+1+5”帮扶援助政策体系,出台援助政策解决退役军人生活生产实际困难。

同时,不断构建阳光化移交安置机制,实施量化档案、计分排序、自主选岗等“阳光安置”措施。近5年来,全市共接收安置转业干部1214人,退役士兵5470人,市直范围随军家属229人,努力做到妥善安置、合理使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优服务

“退役军人之家”内涵更趋丰富

3月29日上午,2019年惠州市暨惠城区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活动启动仪式举行,现场为惠城区20户军烈属和退役军人家庭颁发“光荣之家”牌匾,同时拉开了全市其他县(区)军人家庭悬挂光荣牌的帷幕。

“以此次悬挂光荣牌活动为契机,我们在全社会营造了一种尊敬尊重、关心关爱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并借此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退役军人办实事、解难事,努力让军烈属和退役军人家庭拥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要负责人说,通过悬挂光荣牌活动,有力地鼓舞我市广大退役士兵发扬光荣传统,珍惜军人荣誉,退伍不褪色,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建设,在新的人生旅程中再立新功。

为打通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的“最后一公里”,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满意,我市针对以往碎片化、补丁式的工作模式,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活跃服务方式,想方设法为退役军人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持续提升退役军人的获得感。

早在2007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创建“退役军人之家”,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家”的内涵和灵魂更加丰富。在服务中心(站)设立接待室、荣誉室和服务厅等亲民贴心功能区,设计统一标识,规范服务用语,破除机械式办公、被动式服务、对立式交流等服务模式。

“对我们退伍老兵来说,退役军人之家是战友们联络感情的场所,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老兵们经常来这个‘家’聊天、打球、看书、下棋,生活丰富多彩。”被称为河南岸街道退役军人之家“家长”的退役军人苏新南告诉记者,他每周大约有一半时间在河南岸街道退役军人之家活动,工作人员除了受理退役军人的困难诉求外,还经常到他们家中了解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困难,让大家感觉很温馨。

前些年,退伍军人林焕贞多次越级上访表达诉求。退伍军人之家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与他谈心、交心,耐心劝导、真情感化,促使他转变观念、立志创业,创办退伍军人“蜜丝枣基地”,带领战友共同致富。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挂牌以后,我市退役军人有了更多的诉求反映渠道。据统计,该局成立以来,其服务大厅共接待来访人员238批335人次,热情周到的服务得到一致点赞。

为更好地帮扶困难退役军人,我市还持续落实党政干部“联系户”制度,分片包干到户、联系到人,通过定期走访、节日慰问、对口帮扶等形式,面对面沟通情感,点对点解决困难。目前,全市共结对联系8038名退役军人。近5年来,全市累计投入7665万元,解决子女上学困难3182人次、生活临时困难1.32万人次、医疗困难645人次、住房困难441人次、社保困难7425人次。

我市在全省率先创新举措,引进专业社工进驻“退役军人之家”,以“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理念探索退役军人服务新途径。在退役军人较多的5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开展试点聘用专业社工,探索新常态下退役军人服务新模式、新方法,受到退役军人的一致好评。

“引入社会工作者协会组织后,社工们通过走访调研,了解退役军人需求,制订个性化、人性化、有针对性的社工服务方案,为退役军人排忧解难,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该局主要负责人说,为退役军人提供社工服务有着重要意义,营造了“政府引导、自我管理、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红”管理

用红色基因从精神上激励熏染退役军人

红色是军人的本色,充分发挥军人特有优势、弘扬优良传统,是做好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关键。在对退役军人进行服务和管理的过程中,我市突出“红”的特色,坚持不懈打牢退役军人听党指挥的思想根基,注重引导广大退役军人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建设,做到退伍不褪色。

在党委政府关怀下,我市不少老兵自力更生、自主创业,有的人在创业成功后积极帮助战友、回报社会,一级伤残军人李爱民便是其中一位。

1979年,李爱民在战争中为营救战友而不幸被地雷炸伤双眼。1983年,部队决定让李爱民退伍复员,到广东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疗养。可是李爱民不甘被疗养,只在该医院住了一晚便离开了。回到家乡惠州,经过一段时间的身体恢复,李爱民从小生意和打工做起,后又开始创业,如今已创办和经营了多家民营企业,累计纳税超亿元。

李爱民告诉记者,创办制衣厂时,他拿出部队安置费8000元和省吃俭用的积蓄投入工厂建设。然而,这些钱仍不足以撑起一个工厂。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协调下,银行给他发放了30万元贷款,成功解决了建厂初期的资金问题。在事业获得成功的同时,李爱民积极反哺社会,热衷公益事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他已向社会捐助超过2700万元。

此外,我市还坚持用红色基因熏染,在注重物质保障的同时,持之以恒做好精神激励。目前,我市在惠城区先行试点,该区服务中心设立党建工作指导员,镇(街)成立退役军人党总支,村(社区)党总支设立退役军人功能型党支部,积极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党建工作体系,将全市41520名退役军人党员全部纳入到基层组织管理。

深入开展双拥模范创建活动,每年的7月15日至8月15日确定为全市双拥优抚安置宣传活动月。加强精神沟通和情感抚慰,广泛开展“八一”、元旦春节走访慰问活动,邀请优秀退役军人参加清明节祭拜烈士、“9·30”烈士纪念日公祭等活动,从2009年起每年坚持分批组织参战老兵赴广西祭拜牺牲战友,提升退役军人自豪感、荣誉感。

在用“红色”服务和管理退役军人的过程中,我市积极选树身边退役军人先进典型,开展“最美退役军人”评选活动,大力宣扬退役军人的先进事迹,树立了一批退役不褪色的典型标杆,包括赵喜昌、古槐基、戴长兴等,通过坚持讲好退役军人故事,营造全社会尊重退役军人、尊崇军人职业的良好氛围。

延伸阅读

按照“五有”标准建设四级服务体系

近年来,惠州服务退役军人的好做法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惠州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经验更在全省推广。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要负责人说,我市将严格按照“五有”(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标准建设“四级”服务保障体系,确保落实人员事业编制和专职人员,配强人员力量,实现全覆盖。加大帮扶解困力度,深入开展走访慰问,积极帮助下岗失业和患重大疾病等困难退役军人解难题、办实事。

该负责人说,我市将在建好、用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按照“一年保稳定、两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的目标思路,不断开创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新局面,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新贡献。

记者:戴建 游璇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