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的攝像頭每天都拍到什麼?背後的故事!

最近,“公安的攝像頭每天都拍到了什麼,答案令你吃驚”一文在非安防行業人士中廣泛流傳,由於不是新鮮玩意,在安防行業人士中並未引起廣泛關注。

實際上,文中提及的各種視頻監控應用,包括“人群密度統計”、“敏感區入侵統計”、“打架鬥毆監測”、“敏感物品識別”等,並非新近“高科技”,在10年前都已經開始應用,不過當時效果不太理想。

文中列舉的各項應用中,“外觀線索識別技術”,即ReID,是新近興起的智能安防應用,非常有價值並會廣泛應用,而“攝像機測謊”,“網絡直播監管”並不是安防行業視頻監控應用範疇。

文中提及的視頻分析應用起步於2006,火爆於2008年左右,當時典型的問題是算法侷限,芯片處理能力有限,圖像清晰度有限,導致實際效果較差。如今AI賦能,帶來很多變化和更多可能。

如文中所言,如今雲計算、大數據及深度學習為視頻分析技術帶來新的發展契機:雲計算及大數據解決的是基礎運算層面問題,而深度學習解決的是智能視頻的算法問題,芯片則解決了動力引擎問題。


公安的攝像頭每天都拍到什麼?背後的故事!


本文從“公安的攝像頭每天都拍到了什麼,答案令你吃驚””出發,圖文方式簡單捋一捋AI賦能的新一代智能視頻監控的主要構成及技術應用,文末的小視頻比較直觀詳細,歡迎大家瀏覽觀看。


前端設備

前端設備主要從傳統的攝像機演變成了AI攝像機,攝像機增加了AI芯片模塊,具有前端智能(抓取、分析、結構化過程)。攝像機的核心構成仍然是鏡頭、感光芯片、編碼壓縮芯片。目前鏡頭已大多國產化,CMOS傳感器超越了CCD佔有絕對比例,三星、索尼、OV三分天下,海思是視頻編碼處理的絕對龍頭,而AI芯片則百家爭鳴、變數較大。


公安的攝像頭每天都拍到什麼?背後的故事!



鏡頭在視頻監控行業大部分屬於非高端光學應用,所以壁壘不大。鏡頭如同汽車發動機一樣,原理簡單,難在工藝,高端鏡頭還是日本和德國的天下。


公安的攝像頭每天都拍到什麼?背後的故事!



傳輸環節

早期是視頻傳輸主要是銅纜和光纖,屬於純粹的物理連接,沒有網絡交換及無線概念。目前的視頻監控系統,基本已經IT化,視頻僅僅是一種數據。


公安的攝像頭每天都拍到什麼?背後的故事!



智能環節

人臉識別和車牌識別是AI賦能安防之後的主要應用,基於AI攝像機及AI服務器產生的結構化數據,還可以繼續進行二次分析。更高層級、更大範圍的視頻二次分析是安防大數據的價值所在。

公安的攝像頭每天都拍到什麼?背後的故事!


公安的攝像頭每天都拍到什麼?背後的故事!


公安的攝像頭每天都拍到什麼?背後的故事!


邊緣計算

邊緣計算解決的問題是減輕雲端的壓力及延時,提升前端智能的響應實時性,實現分佈式智能。邊緣域具有就近感知、匯聚、存儲及處理的功能。


公安的攝像頭每天都拍到什麼?背後的故事!



平安城市

平安城市是安防行業的頂級市場,得平安城市得天下,平安城市建設週期長、資源接入多、傳輸複雜、要求差異化大,是彰顯公司實力的領域。早期的平安城市“看得著,看得清”是主要訴求,目前的訴求是“看得懂”。基於視頻的結構化,未來的訴求不僅“看得懂”,還有“融會貫通、全局感知”。

公安的攝像頭每天都拍到什麼?背後的故事!



公安的攝像頭每天都拍到什麼?背後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