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不發朋友圈的人,是不是過得很幸福?而總髮朋友圈的人是不是很虛榮?

辣白菜批發


不發朋友的人就很幸福,發朋友圈的人就很虛榮?題主,你此話何從說起呢?發不發朋友圈,只是一個人的生活態度而已,與人生境界好像沒有什麼關係吧!

我從不發朋友圈,我也沒覺得自己多幸福,反而覺得自己很累。我們這些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每天兩眼一睜,就是競爭。除了努力奔跑,沒有什麼其他更好的選擇。每天累死累活,哪有什麼閒情逸致發什麼朋友圈呢。再說了,朋友圈的朋友有幾個真心知己呢。你過得好不好,人家漠不關心。發不發朋友圈又有什麼意義呢!

還有,也確實不知道發什麼!很多人一不賣產品,二不想秀恩愛,實在想不出有什麼可以與朋友圈分享的。至於說心靈雞湯,剛開始感覺很勵志,可是發的多了,看得多了,才知道那只是雞湯,對自己的人生沒有任何積極的正向作用。反而,有些人看了毒雞湯,陷入了萬劫不復的傳銷陷阱!

至於說發朋友圈的人很虛榮,這就有點上綱上線了。喜歡不喜歡朋友圈,那都是個人愛好,與自己的性格有關!就如有些人喜歡社交,有些人喜歡獨處一樣,總不能說喜歡社交的人都虛榮吧?這樣就有點想當然,有點不客觀了。可能你自己那麼想,但並不代表大多數的看法。

我覺得你之所以對喜歡發朋友圈的人抱有偏見,無非就是不喜歡那些微商、廣告、炫富以及秀恩愛、秀美食、秀孩子、秀心情而已。其實,那不過是人家的一種生活態度罷了。這都是人家的自由,我們無權干涉,也無權指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活好自己就行了,管別人那麼多呢!如果不喜歡,可以選擇無視,或者是屏蔽朋友圈。做到眼不見心不煩,落得一個清清靜靜!

我就是屏蔽了朋友圈,既不看,也不發,安安靜靜,我感覺很好!

1.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和點贊一下,謝謝

2.如果喜歡職場和管理知識,關注本號閱讀相關文章!!


管理那點事


我很少發朋友圈,也不愛看別人的朋友圈,除了朋友要求點贊才進去一下。不發朋友圈是因為幸福?我不是!是有心機?或者吧!我的微信多是熟人,現實生活中,在熱鬧場合我很少說話,對待親戚朋友也不是一視同仁,有些話我願意跟這個講,但不想讓那個誰知道!所以,我從不玩朋友圈,但我喜歡玩頭條,我的心情,我的經歷願意在頭條披露。。。。

而和我同年齡,同吃同住的老公日日更新朋友圈,劏個雞,炒個菜也在朋友圈吆喝‘’來囉喂,白酒三斤半,啤酒任你灌‘’。天涼了,‘’親,記得穿衣保暖‘’。時不時還抄首小詩勵志下。呵呵,朋友圈我只看我老公的。常笑他幼稚,少男心。但也不阻止,他心態是比我好,倒頭就能睡著。

我覺得發不發朋友圈,沒有你們說的那麼複雜,個人性格,愛好不同吧了!


一葉知我秋


總不發朋友圈的人不一定過的很幸福,而總髮朋友圈的人也不是很虛榮。

每個人的性格觀念不同,對發朋友圈的態度也不同。我就是一個不喜歡發朋友圈的人。相比較而言,我的說說發的比較多。而我的室友們卻與我不同,她們更喜歡發朋友圈而不是說說。因為我現在在做的這個,需要宣傳,但我從來沒有在朋友圈宣傳過。因為我覺得既然我已經在空間宣傳了,就沒有必要在朋友圈宣傳了。而且朋友圈都是親朋好友,每次發一條朋友圈都要絞進腦汁,我還不如不發了。

記得以前我喜歡玩吃雞的時候,剛開始我就是用微信玩的,但有一次,被在我微信好友的表哥看見並說了我一番後。從此我玩吃雞都是用qq了,因為qq上並沒有我的家人,大多都是好友,以及一些陌生人。

有些喜歡發朋友圈的不能說她們是虛榮,她只是想與自己的朋友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而已。看事情要從多方面看,不能從單方面就覺得別人是怎樣的。


憶甜的甜甜圈


不不不,這個事情不能一刀切,情況各不相同的。容我一一道來。

001有時候不發朋友圈是真的忙到吐

工作一忙起來,尤其我們這種教師行業,監考一場接著一場,哪有時間看手機,考完試就安排改卷,日子這樣一天天過。偶爾吃餐好的或者出去哪裡玩了,一時興起發個朋友圈啥的而已。你只要把朋友圈看成古人即興作詩那樣就明白了,發不發與幸不幸福與虛不虛榮沒多大的關係的。

002發朋友圈在某些人眼裡就是個記錄方式

比如我一同事,神得不得了,他開個公開課,或者出個什麼試卷,或者什麼是去哪裡參加教研活動,都會發,這是有好處的。有時候我們在年底寫總結,老是忘記時間,一問他,人家關鍵詞一搜就給搜出來了。他的朋友圈真的就是這個功能,而且他還定期做總結覆盤,一個月或2個月,把這期間自己做的菜什麼的彙總,都是很不錯的材料的。

003愛看不看,不看屏蔽

朋友圈這個東西,五花八門,喜歡看就留著,不喜歡看就屏蔽,很簡單的事咧,不必與人格對接起來的。佛系一點好。


王小婉的思與行


這種朋友怎麼說呢?累了的時候或不順心的事或開心的事都自己承受。不開心的時候不想影響朋友,開心的時候也不想影響某些比自己過得不好的朋友。屬於中立的一種吧!以我個人的想法來說吧!我打開朋友圈的時候,當我看到朋友情況不好或不開心的朋友的說說我會心情不好,當看到那種幸福的或開心的那自然是開心,但下次刷朋友圈的時候我會對這種過得好的一閃而過。後來也想了一下自己,喝了一點酒就喜歡在微信朋友圈發一些話中話,當然出發點還是好的,只不過帶點觸摸,後來想想,決定刪掉一些,不想影響別人也不想別人誤解也不想別人自己給關心的時候不理自己影響自己,所以留了一些歐而見面的有來往的,好或不好這些人都知道,說錯話也會知道肯定酒喝多了,哈哈哈哈哈,所以說不發朋友圈的人算是好也算壞。這種人我還是希望ta久久的冒一下。


草編的戒指40


這個世界,閒的閒死,忙的忙死,累的累死,矯情的矯情死,發不發朋友圈是一種表象,卻折射出人生萬象。有的人真的很忙,忙到沒功夫看手機翻微信,有的人真的很累,累到有點空閒即想睡,有的人真的很閒,閒到沒事扯淡發動態,有的人真的很矯情,矯情到發嗲凡事到動態。幸福是什麼?是閒還是累?是忙還是矯情?虛榮是什麼?閒和驕情也算是一種虛榮嗎?不能以偏概全,引喻囑義,發不發朋友圈如人飲食:飢則飽餐,飽就不食。有空有心情了就發或多發,沒空沒心情了就不發,如此而已。更有甚者,多發常發朋友圈的,有的總是在渲洩一種失望悲歡情緒,你能說這類人是幸福還是虛榮嗎?所以,發不發朋友圈,就是一種很正常的與人們生活相對應的現象,不能簡單定義和劃分屬性,世上很多東西其實夲身是沒有任何屬性的,硬是人們非要強加屬性喻以劃分歸類,覺著吧,這很不妥。


LLDBY


不發朋友圈=很幸福

總髮朋友圈=很虛榮

題主的這兩個等式,不知道是從哪裡得來的結論?

朋友圈裡走一圈,那些每天發朋友圈的人,無非也就是曬曬吃喝玩樂,有些人喜歡刷屏,看到一隻螞蟻一條蚯蚓都得拍個視頻曬上去;週末做了一桌子菜,發上去想一一讓人舔屏;

最搞笑就是有人去動物園,每看一種動物曬一條朋友圈,整個動物園逛下來,曬了幾十條朋友圈;還有的就是參加孩子的六一表演活動,一個表演節目曬一條,到了自己孩子表演,再發十條......

以上這些,虛榮不虛榮的,我看不出來,但感覺就是閒得慌,發的人樂此不疲,看的人抓狂無語。

或許這些天天發朋友圈的人只是習慣於在朋友圈裡記錄自己日常,在他們看來這是記錄點滴的方式,即便是流水賬,即便是讓你們刷屏刷個夠,都只是避免自己日後遺忘這些生活小細節。曾經聽一個朋友說,經常曬娃,也是為了以後翻看方便,因為照片躺在硬盤,或許日久天長就遺失了,但放在網上,終歸都會在。

我想,這與虛榮也沒什麼關係。

但不排除有些人也的確是有顯擺炫耀的成分在。

此外還有一些微商營銷,集贊啦、轉發得獎品啦、每天讀書讀英語曬朋友圈獲取積分啦,微商各種產品刷屏啦,這些目的在於賺錢,與幸福和虛榮完全無關。

至於那些沒有發過朋友圈的,是不是幸福咱看不見,但或許只是沒有發朋友圈的習慣,或許是性格原因,或許是發了屏蔽了你你看不見,所以,有沒有發朋友圈和幸不幸福,我想都沒有太大的必然聯繫。

你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嗎?

我是職場達人“萍行職場”,感謝你的關注,升職加薪有套路!


萍行職場


朋友圈是一個社交圈,也是一個生態圈。微信有十多億會員,有玩朋友圈的有不玩朋友圈的,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玩微信的人多了,朋友圈裡的各種把戲各種裝作,真的假的看看就得了,不要把他們上升為一個生活狀態的描述。

如果要做一個比喻,朋友圈就是一個天橋集市,現在微商的加入就顯的更加像了。吆喝的,顯擺的,矯情的,哭的笑的罵的唱的不一而足,應有盡有,這好比鬧市中行走的行人,騎著高頭大馬的就好比露著方向盤帶著金鍊子的朋友圈信息一樣不一定是真正的高官或巨賈;經常在朋友圈曬美食的除了那一餐之外吃的絕大部分是方便麵。

如果仔細分析一下你的朋友圈,你會發現所有發朋友圈都符合兩個主要定律:

第一見怪不怪的人很少發朋友圈,只有偶爾脫離了生活常態,為了顯示自己的高大上或者與眾不同也或者是將一種新知識的進行普及而發朋友圈。

第二朋友圈的內容充分體現了互補原則,也就是說日常生活中沒有什麼就像嚮往什麼,當然這也是一種奮發向上的能量。打工的都喜歡自己當老闆,窮屌絲喜歡土豪的生活,醜都希望自己是西施,胖子夢想有朝一日不再肥胖,學識不高的人總是把自己當作仇人哲人等等,反正經常發什麼朋友圈的,你就把他(她)往相反的方向去想就可以認識其人了。

當然發朋友圈只是一種興趣愛好,完全無法體現其生活品質的高低與幸福與否,大家也無需對此予以苛責!不發朋友圈的也並不說明他很幸福,也許是其生活真的過於平常,比如我,過著平平常常的日子,日復一日週而復始。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相同的,平凡之中,總會有那麼一些讓你心跳的瞬間值得與別人去分享,我認為這就是朋友圈的意義,通過幾處經典的瞬間證明你還活著就夠了。


宜勞宜獲


我總髮朋友圈,我很幸福。

我發朋友圈就兩個目的:

1.作為筆記,記錄美好生活的瞬間和人生感悟,只為強化自己對幸福生活的認可。

2.作為窗口,展示給願意看的朋友,為的是能找到有共同三觀的人,彼此鼓勵,讓生活更美好。

只發對自我生活有正向意義內容,或堅定生活信念,或提醒自己不要消極,不發抱怨的負能量的東西。


東方正紅ing


經常發朋友圈的人不一定幸福,從不發朋友圈的人也不一定不幸福,我認為發朋友圈是一種習慣,跟幸福沒有直接聯繫。

有些人像寫日記一樣,把朋友圈當做留下記憶的平臺,也許她不一定幸福或者不幸福,他只是想分享而已。

有些人很少發或者從來不發,也不能證明什麼,也許是他比較不喜歡剖析自己,讓自己想什麼被人知道而已。

我發朋友圈不會太多,但也不算少,有時候開心了,分享一下,因為親朋好友會關注到,但不開心就不會發了,或者自己看到什麼好的東西也會想分享。只是一個平臺而已,每個人習慣不同,所以我認為不能以幸福來定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