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初中数学作辅助线题型之三角形(三)

当题目中出现证明线段不等时,辅助线的引用技巧

中学生初中数学作辅助线题型之三角形(三)


例题1

如图已知,AD为△ABC的中线且∠1=∠2,∠3=∠4,

求证:BE+CF>EF。

中学生初中数学作辅助线题型之三角形(三)

解题方法:

当遇到题目中给出角分线这样已知条件时,通常情况下的解题方法是在角两边截取相等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进而将问题解决。

证明:

在DE上截取DN=DB,连接NE、NF,

则DN=DC,

在△BDE和△NDE中,

DN=DB,

∠1=∠2,

ED=ED,

△BDE≌△NDE,

BE=NE,

同理可证:CF=NF,

在△EFN中,EN+FN>EF,

所以BE+CF>EF。

例题2

如图已知,AD为△ABC的中线,且∠1=∠2,∠3=∠4,

求证:BE+CF>EF。

中学生初中数学作辅助线题型之三角形(三)

解题方法;

当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给出有以线段中点为端点的线段时,

通常的解题方法是:加倍延长这条线段,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进行求解。

证明:

延长ED到M,使得DM=DE,连结CM、FM,

△BDE和△CDM中,

BD=CD,

∠1=∠5,

ED=MD,

所以△BDE≌△CDM,

所以CM=BE。

有因为∠1=∠2,∠3=∠4,

∠1+∠2+∠3+∠4=180°,

所以∠3+∠2=90°,

即∠EDF=90°,

所以∠FDM=∠EDF=90°,

△EDF和△MDF中,

ED=DF,

所以△EDF≌△MDF,

所以EF=MF,

因为在△CMF中,CF+CM>MF,

BE+CF>EF。

例题3

如图已知,AD为△ABC的中线,求证:AB+AC>2AD。

中学生初中数学作辅助线题型之三角形(三)

解题方法:

当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给出有中线时

,通常加倍延长中线这条线段,来构造全等三角形进而解题。

证明:

延长AD至E,使得DE=AD,连接BE,

因为AD为ABC中线,

所以BD=CD,

在△ACD和△EBD中 ,

BD=CD,∠1=∠2,AD=ED,

所以△ACD≌△EBD,

因为△ABE中有AB+BE>AE,

所以AB+AC>2AD。

例题4

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1=∠2,P为AD上任一点,

求证:AB-AC>PB-PC。

解题方法:

遇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时,我们通常采用截长补短法,作辅助线来进行解题。

截长法: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较短线段;

补短法:延长较短线段和较长线段相等;

这两种方法统称为截长补短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题目已知或者求证中涉及到线段a、b、c、d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使用这种方法。

①a>b

②a±b=c

③a±b=c±d

证明:

⑴截长法:

中学生初中数学作辅助线题型之三角形(三)

在AB上截取AN=AC,连接PN,

在△APN和△APC中,

N=AC,∠1=∠2,AP=AP

所以△APN≌△APC,

所以PC=PN

因为△BPN中有PB-PC<BN,

所以PB-PC<AB-AC。

⑵补短法

中学生初中数学作辅助线题型之三角形(三)

延长AC至M,使AM=AB,连接PM,

在△ABP和△AMP中,

AB=AM,∠1=∠2,AP=AP,

所以△ABP≌△AMP,所以PB=PM,

又因为在△PCM中有CM>PM-PC,

所以AB-AC>PB-PC。

练习:

1.已知,在△ABC中,∠B=60°,AD、CE是△ABC的角平分线,并且它们交于点O。求证:AC=AE+CD。

2.已知如图,AB∥CD,∠1=∠2,∠3=∠4,求证:BC=AB+CD。

中学生初中数学作辅助线题型之三角形(三)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总结的还可以,请您点个关注,分享一波,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欢迎留言评论,一起交流,一起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