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違章如何抓拍 你得弄明白其中原理

有一位朋友,實際駕齡三年以上,可依然每年會有固定預算用於車輛的違章支出。雖然他已小心再小心,可依然會有躺著“中槍”的時候。究其原因,還是對電子系統的抓拍原理不甚熟悉。違章對於每個駕駛員來說都是不想看見的信息,輕則罰款扣分,重則吊銷駕照。如果是故意違章被罰也是應該,可躺著“中槍”的朋也同樣不計其數。今天,就為大家講解一下電子系統抓拍違章的工作原理,首先從紅綠燈和超速抓拍說起...

車輛違章如何抓拍 你得弄明白其中原理

紅綠燈路口違章抓拍

經常駕車的朋友們都知道,紅綠燈路口通常遍佈“電子眼”,學名稱為闖紅燈自動記錄系統。有全天24小時視頻監控的視頻電子警察和分時段的數碼電子警察兩種。

車輛違章如何抓拍 你得弄明白其中原理

“電子眼”通過地面埋設的感應線圈來感知路面上汽車傳來的壓力,當紅燈亮起時,如果前輪壓線,會產生一個信號,此時會拍攝一張照片。如果沒有停車,繼續往前行進,後輪壓過時會再次產生一個信號,第二張照片完成。當車輛行進至對面路口的感應線圈,此時會拍攝第三張照片。紅燈亮起時,如果駕駛車輛被連續抓拍三張照片時,系統會默認車輛已經闖紅燈。指揮中心會收到圖片,並將車牌號信息與車管所信息比對,有信息人員錄入數據庫。

也就是說,在紅燈路口,只要車輛未被拍攝到3張照片,理論上是不構成“闖紅燈”行為。但如果第二三張圖片車輛處於不同位置,依然有被判定“闖紅燈”的可能。許多朋友偶爾會在路口時未能及時剎停車輛,如果前輪或者前輪後輪同時越過停止線,只要車輛靜止不動,此時車輛只會被拍攝一張或兩張圖片,並不會產生“闖紅燈”違章,因此不必驚慌。

另外,“電子眼”對於車輛照片的捕獲率可以達到100%,拍攝到的照片識別率也都非常高,無論白天夜晚,號牌識別率都在90%。因此千萬不要心存僥倖,“闖紅燈”害人害己,寧等三分,不爭一秒。

超速違章抓拍

在道路行駛,我們總會看到各種不同限速的交通標識,同時也伴隨著許多電子測速違章抓拍系統。通常超速違章抓拍分為三種,分別為固定測速、區間測速以及移動測速。

固定測速

 固定測速是我們在日常駕駛中經常遇到的測速抓拍系統,簡單來說就是對通過車輛進行雷達實時測速,或是在攝像頭前方道路下埋設測速線圈裝置,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對行駛車輛進行電測速。許多駕駛者都非常明白這一測速特點,因此在看到測速系統前便會“點”一腳剎車以規避違章。需要提及的一點時,在目前條條君測試的幾百款車型中,幾乎所有車輛實時車速相比表顯時速都要低1-7公里/小時,因此壓著限速通過並不會產生違章問題。

區間測速

這是一個非常人性化且相對精準的測速方式,去西藏的朋友們一定經常遇到。區間測速是指在同一路段設計了兩個監控點,通過車輛通過兩個監控點所用的時間,來測算出車輛在這一路段的平均車速,用以判斷車輛是否超速。這相比固定測速要更加精準,且堵住了一部分電子眼前“點”剎車的司機朋友。

移動測速

這個警察叔叔就要累一點兒了。通常移動測速都是採用執法交警“蹲點”的方式來監測車輛超速情況,用流動測速儀對準來車方向,採用雷達測速方式測定汽車車速,如果車速超過該道路限速的上限,馬上就能把超速車輛的車牌號碼拍下來。通常移動測速點不會很多,但是需要用到的時候都是朋友們經常超速的路段。因此希望朋友們在駕車時不要存有僥倖心理,安全出行,避免違章。

躲避電子眼是否靠譜?

問:一個電子眼拍一個車道,車輛在最右側車道行駛不會被拍。

答:電子眼的覆蓋範圍很廣,最右側車道行駛拍不到的概率極小。最好不要抱有如此僥倖心理。

問:電子眼與紅綠燈不同步,紅燈亮後三秒才會啟動。

答:電子眼其實是同步的,紅燈三秒之後啟動不存在。但是在綠燈將要亮時,電子眼會提前關閉,避免誤拍。

問:車牌中間的小圓點是電子眼對焦用的,摳掉就拍不了車牌。

答:朋友,你把這個小圓點想的太邪乎了。這既不是稀土金屬,也不是對焦工具,電子眼拍攝的圖片是不用精確對焦的,因此圖片上的每個部分都是實的。至於那個小圓點,其實....只是一個分隔符。

駕車行駛在路面上,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此駕駛車輛的朋友們在路面行駛中一定要保持全神貫注,安全行駛,不要出現心存僥倖的違章行為。而對於自身並不明白的車輛違章而“躺槍”的朋友們,違章時要積極查證,明白為何違章,避免再次出現違規行為。無論如何,駕車行駛一定要嚴格遵守交通法規,對自己,對他人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