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是國內最大的應用商店,最終被賣,豌豆莢是如何衰敗的?

不是豌豆莢太弱,而是對手太強。

豌豆莢成立於2009年,一出身就光環籠罩,創新工場給豌豆莢投了100萬美元的天使輪,這在當時風投並不太旺的情況下,絕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當時的豌豆莢甚至連產品都還未正式上線,豌豆莢1.0版本直到2010年才正式推出,名字叫豌豆莢手機精靈。

曾經是國內最大的應用商店,最終被賣,豌豆莢是如何衰敗的?

應用商店方面,豌豆莢是第一批領先的公司,當時百度手機助手、應用寶、360手機助手這類產品還未正式推出,小米的第一款手機也直到一年後才開始推出,華為、vivo、OPPO等手機廠商也還未注意到應用商店的重要性。

市場上的同類產品包括安智市場、巴士商店、掌上應用匯、機鋒下載等,手機廠商的應用商店有摩托羅拉的智件園、聯想樂phone商店、三星的Sam-sung Apps,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運營也有自己的應用商店,不過,豌豆莢很快就將這些產品比了下去,佔據國內安卓應用分發市場半壁江山。

第一個重要時間戳:2011年

跑在前頭的豌豆莢很快就迎來了真正的對手。2011年9月6日,騰訊在北京奧展國際主題藝術匯舉辦了騰訊應用中心的品牌發佈會,騰訊應用中心正式上線,騰訊應用中心的前身是QQ手機軟件管理,QQ手機軟件管理的歷史比豌豆莢要早,不過,這並未影響豌豆莢的地位。兩個月後,騰訊應用中心更名為應用寶。

與應用寶同年上線的還有360手機助手。

應用寶、360手機助手均稱為日後與豌豆莢競爭的最強有力的對手。

第二個重要事件戳:2013年

2013年8月5日,微信5.0版正式推出,微信的第一款遊戲打飛機也正式問世。財報顯示,2013年第三季度“微信和WeChat”合併月活躍帳戶數達到2.72億,騰訊在10月份宣佈微信的用戶數已經超過了6億。

作為中國用戶量最大的應用,微信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哪怕只是一個現在看起來頗為無趣的打飛機遊戲,在當時也頗是吸引了眾多人的關注。

曾經是國內最大的應用商店,最終被賣,豌豆莢是如何衰敗的?

微信對應用寶的逆襲起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微信5.0的iOS版先上線,而安卓版直到8月9日才上線,並且,微信安卓版的首發是在應用寶上,也就是說,安卓用戶如果想要玩打飛機遊戲,就得去應用寶裡下載最新版的微信App才能夠使用,在微信近6億用戶基數下,應用寶直接就獲得了大量用戶,這也成為應用寶日後躋身為一線應用商店埋下了伏筆。

2013年中國互聯網發生了一件歷史罕見的大事情,2013年7月16日,百度以19億美金的價格收購了91無線,震驚業界。

91無線手裡有兩個重要產品,91助手、安卓市場,前者主打iOS系統,後者主打Android系統。

實際上,收購91無線之前,百度就瞄準了應用市場的價值,2013年3月,百度移動應用更名為百度手機助手。

此後,安卓市場被迅速整合進百度手機助手中,用戶也被導入到百度手機助手裡。

豌豆莢的危機在這個時候已經開始顯現,橫亙在它前面的有三家大巨頭,分別是,騰訊、360、百度,這三家公司乃是國內排名前十的互聯網公司,而豌豆莢僅僅只是一家規模還算可以的創業公司,百度有搜索,騰訊有微信,360有瀏覽器,只有豌豆莢沒有強硬的後臺。

百度收購91無線,應用寶利用微信的影響力,豌豆莢只能很快被這兩大產品超過,不過,第三、第四的位置倒也還能搶一搶。

第三個重要事件戳:2015年

2015年1月8日,豌豆莢發佈公開信稱,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百度手機助手屏蔽了豌豆莢,並希望認同互聯網價值的人們可以和豌豆莢一道發出聲音,支持豌豆莢,可惜,豌豆莢的投訴並沒有得到反饋,此後長達兩年多的時間裡,百度手機助手均未對豌豆莢進行開放。

曾經是國內最大的應用商店,最終被賣,豌豆莢是如何衰敗的?

百度屏蔽豌豆莢只是開始,真正對豌豆莢影響更大的乃是來自外部環境的變化。

2015年起,各大手機廠商紛紛都在注重應用商店的建設,華為應用市場、vivo應用商店、OPPO應用商店、小米應用商店,儘管在用戶體驗上,百度手機助手、豌豆莢、360手機助手、應用寶仍然有優勢,但這種優勢並不明顯,手機廠商的應用商店也在成長,而且,手機廠商的應用商店還是預裝且不可卸載的,至此,以手機廠商為代表的應用商店開始與豌豆莢、360手機助手、應用寶等互聯網公司的應用商店分庭抗禮,並且絲毫不讓。

手機廠商覺醒後,第三方應用商店的地位便江河日下,豌豆莢也沒能躲過。

顯然,豌豆莢的對手們,沒一個是弱的。

除外部環境外,郭靜的互聯網圈認為,導致豌豆莢衰敗的另一個原因是豌豆莢的戰略失誤。

2011年,豌豆莢很有預見性地推出了一個功能,叫應用內搜索,頗有點PC端的網頁內搜索意味,這個想法非常超前,如果成功的話,也非常有想象力,成為下一個互聯網巨頭也不是沒可能。

然而,應用內搜索這條路很快就被證明是條行不通的道路,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公司之間開始出現割裂,大家都把資源牢牢地抓在手裡,不可能開放給豌豆莢,視頻、音樂、網絡文學等App,都沒有將內容開放給豌豆莢使用,應用內搜索的幻想徹底破滅。

後來,應用寶也嘗試過這個玩法,可惜也沒走通。再後來,就沒人提過應用內搜索這個大夢想了。

在應用內搜索這個戰略判斷失誤後,豌豆莢再也沒有超前的戰略出現。

2016年7月5日,被以2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阿里巴巴。2億美元,看似阿里巴巴撿了個大便宜,但對豌豆莢而言,就是它的“價值有限”。

曾經是國內最大的應用商店,最終被賣,豌豆莢是如何衰敗的?

2億美金,是豌豆莢最高的身價,此前的四輪融資,價格都未突破1億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