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甘肅省中藥材種植的現狀前景——悄然走向產業化

2019 甘肅省中藥材種植的現狀前景——悄然走向產業化

甘肅是我國首個“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點示範省區”的省份。近年來,甘肅省從夯實產業,加快改革步伐入手,相繼出臺了《加快發展中藥材產業扶持辦法》《關於加快隴藥產業發展的意見》《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甘肅省“十三五”隴藥,產業發展規劃》和《支持隴藥產業發展政策措施》,出臺了支持中醫藥產業發展的10條措施,制定了《關於構建生態產業體系推動綠色發展崛起的決定》和《中醫中藥產業發展專項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這些政策的出臺,極大地促進了道地中藥材從種植向產業化方向發展,使之提質增效。

標準化生產納入產業化發展

張掖市是甘肅中藥材主產區之一。尤其地處祁連山淺山區的民樂、山丹縣受青藏高原東部高寒陰溼影響,發展綠色有機“天然藥庫”成為資源稟賦。

張掖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向機告訴記者,全市中藥材種植品種達87種,面積45萬畝,標準化生產率達到63 %,多家中藥材生產、加工企業取得GAP、GMP、GSP認證。經檢測,民樂縣出產的板藍根浸出物高出藥典標準1倍以上,黨參浸出物高出40%,甘草甜素含量遠高於國內其他地區。中藥切片、飲片等產品銷往安徽、成都、廣西等地,並出口韓國、日本等國家。民樂縣被原國家農業農村部授予“中國板藍根之鄉”稱號。

投資1.26億元在民樂縣新建的集企業孵化、商貿洽談、倉儲物流、展覽展銷為一體的中藥材產業創業創新孵化園——西部藥都,已入駐商戶135戶,併成立中藥材行業協會和中藥材產業聯盟,配建中藥材電商平臺、產品監測檢驗中心,為中藥材初創型企業提供融資、技術、信息服務。

以園區為龍頭,帶動全市建成中藥材加工企業14家、中藥材交易市場7處,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組織714個、營銷專業合作組織285個,在隴西、安徽等地中藥材市場設立直銷窗口10個,該市年產中藥材15萬噸、產值17.2億元,種加銷一條龍、農工貿一體化產業體系逐步形成。

加工業催生中醫藥產業園區建設

2019 甘肅省中藥材種植的現狀前景——悄然走向產業化

甘肅中醫藥產業初步形成了以定西為核心,輻射帶動隴南、河西等地區的中藥原料生產基地,建成了隴西、渭源、蘭州新區等多箇中醫藥產業園區。

據甘肅省衛計委巡視員甘培尚介紹,去年,全省規模以上中醫藥企業完成增加值47.8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5.7%,實現利潤總額增長43%,上繳稅金增長24.2%。

定西市副市長楊曉鋒在介紹當地中藥材產業發展情況時表示,2017年全市農民人均從中藥材產業中獲得可支配收入1695元,佔比24%。中藥材產業化規模不斷社大。2017年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141萬畝,總產量34萬噸。其中當歸、黨參、黃(紅)三個主要品種分別達到34萬畝、44萬畝、39萬畝,分別佔全省的74%、70%和65%,全國的60%、20%和40%,中藥材種植業實現產值78億元,加工業實現產值66億元,市場年銷售達到170億元。2018年前三季度,全市中藥材種植總面積152萬畝。

作為甘肅道地中藥材生產核心區的定西市,在規模化發展的同時,還注重產業化發展。楊曉鋒向記者表示,一方面標準化建設不斷加強。大力實施道地藥材標準化基地建設工程,制定頒佈中藥材省級地方標準51項,建立中藥材農業標準化示範區5個,中藥材規範化種植基地121.4萬畝(核心基地42.5萬畝),較去年提高27個百分點。全市建成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9.01萬畝,建成中藥材集約化育苗基地600畝。另一方面就是精深化加工不斷提升。全市有70戶企業的生產線通過新版GMP認證,年加工中藥材31萬噸。規模以上中藥企業達到34戶,其中年產值過10億元的企業1戶,億元以上企業10戶6家制藥企業共有152個主要產品、297個藥品批號,常年品種74個,產品已發展到中藥飲片、配方顆粒、中成藥、保健品、藥妝等多個系列。

2019 甘肅省中藥材種植的現狀前景——悄然走向產業化

品牌效應顯現,製造企業效益提高

隴南市現有獨一味生物、佛仁製藥、禮縣鑫源等規模以上中醫藥製造企業(當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7家,中藥材及中藥飲片加工企業30餘家,中藥材專業合作社達131個,組建專業協會60多個。據隴南市副市長張強介紹,隴南是甘肅中藥材主產區之一,現有中藥材資源2492種,常年收購經營的中藥材150多種,屬國家規定的珍稀灝危保護藥材超過20種;已開發利用的550多種。當地以“米倉紅芪”、“宕昌當歸”“銓水大黃”、“文縣紋黨”和“西和半夏”為品牌的中藥材產品享譽全國,通過電商暢銷世界。去年,隴南市規模以上中藥製造企業總產值達到14.1億元,完成增加值3.54億元,實現利稅1.3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