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你的孩子可能揹著你,偷偷的做過親子鑑定

電視劇《都挺好》火了……

其中有個情節戳中淚點:

蘇明玉在醫院對蘇大強說:“我還真就是偷偷的做過DNA鑑定,我真的懷疑我不是你親生的,但是結果我失望了……我居然真的是你和我媽親生的……”

其實,如果這個時候鑑定的結果,蘇明玉並非親生,或許她的心理會好受那麼些,可恰恰是親生的,卻更加讓她痛苦。

蘇明玉是強大的,十八歲就獨立了,奇蹟般的遇到了貴人,最後還成了總經理一般的人物……

很多人拿蘇明玉和樊勝美對比,說只要你夠強大,你就能夠逃脫原生家庭!

但是我想說的是,即便如蘇明玉強大至此,她逃脫原生家庭了嗎?

並沒有!

對不起,你的孩子可能揹著你,偷偷的做過親子鑑定

相反,她對愛與關心的渴望,比任何人都要強烈……

她冷漠,開始對吳非的孩子小咪選擇視而不見,但是一句“姑姑”卻立刻融化了她冰封許久的內心,解決了哥哥好面子失業的問題……

她時長睡在浴缸裡,只有在石天冬那裡才能在沙發上安穩的睡著……

她表面上強勢,內心深處卻一直對蘇明成有著恐懼……

她對父親母親失望至極,與他們斷絕關係,可是每一次,她又都是出錢出力最多的……

她表面的強勢,簡直就是她母親的翻版,她的豆腐心,對師傅的忠心,更加說明了她對愛的渴望……

蘇明玉,半點也有沒有逃脫原生家庭的影響啊……

對不起,你的孩子可能揹著你,偷偷的做過親子鑑定

蘇明玉造成的現狀,可以說是重男輕女四個字造成的……

不過目前,無論城市農村,重男輕女的現象已經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窮養兒子富養女,這又何嘗不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觀察身邊的現象,你會發現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或多或少的會有原生家庭的影子。而且會伴隨我們一生,這個影響是個雙刃劍,那麼,我們需要怎樣,把有壞處的那個影響降到最小呢?

九個字:給予愛,講道理,適放手

一,給予愛

先說第一點,給予愛。

一個家庭,最最重要的一個字,就是“愛。”

你知道對於一個孩子來講,最大的愛是什麼嗎?

絕對不是你擁有多少多少的財富;

也絕對不是你享有多大多大的權利;

更絕對不是你有多高多高的學問;

如果上面那些,也算做愛的話,那麼,寒門就不用要後代了

都不是。

對孩子來講,對他們最大的愛就是,爸爸愛媽媽,媽媽也愛爸爸;

對孩子來講,對他們最大的愛就是,爸爸媽媽從來不守著孩子鬧矛盾,吵架,甚至打架;

對孩子來講,對他們最大的愛就是,爸爸拿媽媽的父母當自己的父母,媽媽拿爸爸的父母當自己的父母;

對孩子來講,對他們最大的愛就是,在一個和和睦睦的家庭里長大。

無關身份,無關財富,無關美醜……

對不起,你的孩子可能揹著你,偷偷的做過親子鑑定

所謂,家和,萬事興!

而如果一個家庭,滿足不了“和”的條件,那麼,即便你孩子的學習成績再好,上再好的名校,你們給他再多的錢,你的孩子再優秀,在性格上,也必然有深深的缺陷……

誠然,性格沒有絕對完美一說,但沒有完美並不代表所有的缺陷都是無所謂的……

他的這些缺陷,會逐步在他的成長中顯露出來……

比如,如果你們經常守著孩子吵架,你的孩子未來的結果有兩種情況,是兩種極端:一種是有暴利傾向,一種是極度懦弱,自卑……不管他再優秀。

他在以後的生活中,發瘋的尋找缺失的東西……

石天冬為什麼能走進蘇明玉的心理?

如果上面的常人身上也會發生的話,但是,心甘情願為自己的上司冒生命危險,這不是大多數人做到的吧?

可是在蘇明玉身上卻是正常的,為什麼?因為她對“愛”真的太渴望了!

二,講道理

再說第二點,就是父母對孩子,一定要講道理。

做到以理服人。

不要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懂,恰恰相反,他們什麼都懂。

或許他們哪次在你們那裡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就會懷疑他們不是你們親生的……

他們真的會像蘇明玉那樣,去偷偷的做親子鑑定……

做親自鑑定很簡單,不需要你的血液之類的,一根帶毛囊的頭髮,甚至是咀嚼過的口香糖,使用過的牙刷等等這些可以偷偷收集不被你們發現的東西,就可以偷偷的被他們帶去,做一個親自鑑定……

對不起,你的孩子可能揹著你,偷偷的做過親子鑑定

或許他們不止一次的在想:

“我一定不是爸媽親生的對不對?一定是這樣?”

然後結果會讓他們失望:

“怎麼可能呢?我怎麼可能真的是他們親生的呢?為什麼他們會這樣待我呢?”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是上帝。

父母有責任要讓孩子心服。

講道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公平。

不管幾個孩子,不管男女,一碗水端平;至少,不能讓他們察覺到,你偏愛哪一個,你偏心哪一個!

否則,被忽視的那一個的委屈,都是一部能夠令人潸然淚下的小說。

講道理其次一點就是以身作則。

父母對於孩子來講。

身教絕對大於言傳!

你若想要孩子不撒謊,首先你就不能對孩子失信。

比如像你考試60分就帶你去遊樂園啊……

等明天媽媽給你買啊……

三,適放手

第三點,就是學會適當放手,換句話說,讓他們逐步適應獨立。

蘇明哲不缺愛。

蘇明成也不缺愛。

但是他們二人,一人是好面子,遇事只會逃避,推卸責任。

對不起,你的孩子可能揹著你,偷偷的做過親子鑑定

一人是啃老。

蘇明哲考上斯坦福的時候,嘴上說著不去唸了,可是蘇明成說學費的確很高的時候,卻立刻賭氣走了……

而蘇明成就更加的幼稚,衝動……

父母對孩子不能不管,但也不能全管……

100%的寵愛可以給伴侶,但不能給孩子,因為我們能夠做到寵伴侶一輩子,但卻無法做到寵孩子一輩子,總有一天,我們會先一步離孩子而去……

你的教育方式,藏著孩子的未來。

所以,父母,的確需要培訓一下上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