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過早的教他“學會體諒與換位思考”

之前的時候,我發過一篇文章。

《 》

反響還不錯。

雖然有人不同意,但是大部分還是感同身受。感興趣的可以點開看看。

那段時間,收到很多的私信。說不想讓自己的孩子總自己的老路。

其實,看你的教育成不成功,或者你父母的教育成不成功,拋開感情的因素,捫心自問,問自己這樣兩個問題。

如果你是個女孩,你問下自己:

自己想不想成為媽媽這樣的人?

未來自己想不想嫁一個爸爸這樣的男人?

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過早的教他“學會體諒與換位思考”

如果你是個男孩,你問下自己:

自己未來想不想成為父親那樣的人?

自己未來娶的老婆想不想是母親那樣的人?

誠然,我十分願意相信,我們這個世界上有著很多的寵兒,對於上面問題的答案,他們的回答是:我願意,我太願意了。

但是我也更願意相信,我們這個世界上,還有更多的棄兒,對於上面的兩個問題,對他們來說,那是最恐怖的事情了……

但是還有更恐怖的……

比恐怖更恐怖的是什麼?

是你認為它不恐怖,但是它卻能把你毀了……

他吸菸,他酗酒,他賭博,他家庭暴力,是個女孩就知道最好不要嫁給這樣的男孩……

她自私,她拜金,她心機,她扶弟魔,是個男孩就知道最好不要娶這樣的女孩……

同樣的,如果恰恰你們是這樣的父母,你們的孩子也肯定會逐漸的知道自己未來不要像你們這樣,自己的另一半也不要這樣……

這些,反而不那麼恐怖,因為我們發現了,就能夠遠遠的躲開!

更恐怖的是,你無法躲開,是讓你認為,那是好的!

你認為那是好的,你的另一半認為那是好,你的孩子認為那是好的;

但是最後你卻發現,為什麼我明白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一生?

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過早的教他“學會體諒與換位思考”

因為你的那些道理是錯的啊傻孩子。

沒錯,今天我們的主題就是:一個父母過早的給孩子灌輸節儉好不好?

一對父母時長的在孩子面前講:“賺錢不容易啊,我們家不富裕啊”好不好?

很多人認為那是好的。

教會孩子節儉有什麼不好?

教會孩子體諒有什麼不好?

太不好了!

你打孩子一頓,孩子只是痛一時,但是你灌輸給孩子的理念,會伴隨他一生!

父母天然是愛孩子的,孩子同樣也是天然愛父母的。

而上面的那種論調,比如“你看,我賺錢這麼辛苦,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你別和人家攀比啊,你要好好學習啊,我和你爸未來的好日子就指望你了……”諸如此類。

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過早的教他“學會體諒與換位思考”

類似於這種話,都會形成一個巨大的包袱,壓在孩子身上。

這個包袱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愧疚感。

他們的潛意識裡就會認為,父母現在的一切不好的境遇,都是自己導致的!如果不是自己,那麼父母不會那麼慘!

恐怖就從這裡開始了……

這個時候孩子意識不到,其實這也是一種家庭暴力……比打罵更加恐怖的家庭暴力……

孩子意識不到,他會覺得那是對的!

然後,基於天然的愛,孩子會開始壓迫自己的需求,來不斷的壓迫自己,來討好自己的父母……

比如,看到一個好看的玩具,忍者不要……

比如,想出去玩,但是怕父母不開心,不敢提要求……

比如,偷偷的開始攢錢,省錢……

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過早的教他“學會體諒與換位思考”

更加的恐怖的一件事接著就來了……

就是父母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愈發的“懂事”了!

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真棒!”

甚至,左鄰右舍,都要誇自己的孩子“懂事!”

甚至,你的孩子開始成為左鄰右舍教育他們孩子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於是……

他們覺得自己的教育理念很成功!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過早的教他“學會體諒與換位思考”

但是,他對孩子的傷害在哪裡呢?

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之後,孩子會形成一種性格。

1)這種性格叫做“討好型”人格。

你認為他只會討好自己的父母嗎?

錯了!

他會討好任何人!

典型的表現就是不太會拒絕別人的要求,會成為一個“老好人!”

這種討好是“潛意識的!”是“下意識的!”

他和諂媚不同,和左右逢源不同。

諂媚和左右逢源,是討好別人,以為自己博取某種利益,好處,或者方面!

而這種討好,純粹的是“捨己為人!”

他們甚至會發條微信都會思慮再三,忖度語氣,在想這麼對方會不會誤會我是那個意思啊……

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過早的教他“學會體諒與換位思考”

2)他們會討好自己的另一半;會逐漸的被另一半所“控制!”

是的,會被另一半所“控制!”

這種控制是精神上的。

去哪吃飯一定會聽另一半的,因為他害怕被另一半認為自己不夠“體諒對方”;

看什麼電影一定會聽另一半的,因為他害怕被另一半認為自己“一點也不夠體貼”;

有什麼需求一定不會和另一半提,因為他害怕被另一半誤會自己“別有目的!”;

然後會因為“沒主見”而被另一半甩掉。

是了,這種性格,往往一定是被分手的那一個。

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過早的教他“學會體諒與換位思考”

他們會處處遷就,處處討好,在他們看來,自己這是體貼,懂的換位思考,懂的體諒他人,可是,在外人看來,就是沒主見!

他們不會主動分手的,因為他們害怕傷害別人。

但是過於害怕傷害別人的人,除非你具有大氣運,否則最後的結果一定是遍體鱗傷,沒有例外!

3)他們不會有至交好友

或許這種討好型人格不會有什麼敵對勢力,不會有那種時刻想要弄死他的人。

但是同樣的,也一定不會有至交!

沒有絕交,何來至交?

你可以想想你平時比較鐵的哥們,閨蜜,至交好友。

你會發現,你們關係鐵的原因,一定不會是因為你們彼此相敬如賓(相敬如賓是原意是形容夫妻的,這裡借用一下),你們關係鐵的原因一定不是因為你們彼此說話謙辭敬辭一大堆,一堆不會是時長把“謝謝”,“對不起”那些禮貌掛在嘴邊的人……

相反,你們可能打過架,你們因為一件事爭吵不休過,你們甚至是彼此的最佳損友,你們可能去拿他家冰箱的可樂都不用提前通知他一聲的……你們可能一起逃過課,你起偷過人家地裡的瓜,一起罵過某個渣男渣女……

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過早的教他“學會體諒與換位思考”

所以,你們成為至交……

但是,對於討好型人格,他會嗎?

爭吵?不存在的,你說的對,都聽你的,只要你開心,我怎樣都無所謂!

他們很偉大的,很懂得犧牲自己的感受,來滿足大多數人的快樂!

但是,這種犧牲,是100%不被領情的。

4)他們會是那個出力最多,收益最少的人

即便走上工作崗位,也是一樣的。

垃圾他來收。

部分需要提交漲薪人員名單,但是隻有一個名額。

小張找到他,用“商量”的語氣說:“那個哥們啊……我剛剛買了房,最近手頭緊,能不能這次把這個名額讓給我啊……要不……您……下次?”

“行,沒問題!”

“謝了兄弟,下班請你吃飯!”

“算了,你也不容易,這次就讓你了!”

“夠義氣!”

只是下次會有李,下下次會有張。

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過早的教他“學會體諒與換位思考”

部門加班也是啊。

“我家有事,要不今天您辛苦辛苦,我早回去?”

“歐了,這些活交給我了……你早回去吧!”

“真不好意思,明明是我漲薪了,還讓你多做這麼些活!”

“客氣了,你回去吧!”

……

他們是一個好人……

但是,卻遠遠不止如此……

他們活在自己很偉大,很懂得體諒,懂的換位思考的夢裡……無法醒來。

或許有的人醒來了,他們知道了自己的行為是多麼的可笑,可是他們卻發現,自己早已不受控制,改不了了……

畢竟這是幾十年養成的性格習慣啊……

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難易啊……

而追根起源,過早教孩子“學會體諒”的父母,為首罪。

最近開通了一個專欄,《你的教育方式,藏著你孩子的未來》,感興趣的可以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