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米之鄉——九江鎮

說到九江鎮,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800年商埠、全國百強鎮、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還是海、陸、空立體交通優勢,南海西部新的產業高地……其實這裡還是龍舟文化、漁耕粵韻的最美嶺南,擁有傳承不息的書香儒韻,更是嶺南水鄉和淳樸家園。(文丨 江宣、黎曼 圖丨梁平、胡森榮)

認識九江

魚米之鄉——九江鎮

九江鎮是一個典型的“魚米之鄉”,境內河涌縱橫、魚塘密佈,農業以淡水養殖業為主。目前,全鎮有各類農業用地58507畝,其中魚塘34290畝,大小魚苗場63個,養有四大家魚(鱅、鰱、鯇、鯪)、桂花魚、加洲鱸、艮鯽、豐鯉、鯰魚等十多個品種,魚花、魚苗每年產量為800多億尾,佔全國魚苗產銷量的50%。

九江鎮是一個具有八百多年曆史的古商埠,歷史上商貿之風鼎盛,素有“小廣州”的美譽。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九江人憑藉過人的膽識和智慧,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開拓進取,一馬當先,民營經濟遍地開花。

魚米之鄉——九江鎮

在《人民日報》發佈的《2018年度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區、鎮)名單》中,九江鎮位列2018年度綜合實力千強鎮榜第69名。這也是九江鎮連續四年闖入“百強榜”。如今,九江依託中國醫衛用非織造產品示範基地和臨港國際產業社區兩大平臺全力打造百億級先進產業集群,並引進了引進南海南新、日本東麗等一批龍頭企業,推動九江整個醫衛用非織造布產業鏈逐漸成型。

九江鎮是一個宜居之地。這裡環境優美可不是一句空話,藉助佛山“全國森林城市”建設契機,九江因地制宜開展了一系列生態建設項目,掀起一股“增綠潮”,全力打造一座生態宜居之地!見縫插綠,送苗下鄉,增綠1150畝,建設森林家園11個,讓森林走進了九江的千家萬戶。新增造林綠化面積5145畝以上,出門見景,綠樹飛花逐漸成為常態,人與自然在這座水鄉城鎮和諧共存。

九江鎮是一個旅遊勝地。原生態的海壽島,植被茂盛,果木成蔭,環境優美;群鷺上下翻飛,萬鳥齊鳴的璜磯鷺鳥天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崔氏大宗祠,嶺南建築藝術與西歐文化建築藝術的經典建築吳家大院,以及早晚霧鎖,若煙霧繞,景色優美的煙橋古村,都帶著生活的痕跡,歷史的氣息滾滾而來。

魚米之鄉——九江鎮

九江驕傲

現如今,九江龍舟又成為九江鎮的一個閃耀的名片。其實,九江龍舟,可追溯至300多年前。“端午飲艾酒、釀角黍、競龍舟奪標,至六七八九月興猶未闌。”——順治十四年(1657年)刊行的《南海九江鄉志》,最早的九江龍舟文史記錄。雖說九江龍舟歷史悠久,但九江龍舟隊真正成型並受到社會各方關注,是源於1984年。

1984年,原國家體委把龍舟競渡這一民間傳統活動列入體育比賽項目。於是,九江選拔當地29名漁民組隊參加南海縣的省“豐收杯”龍舟選拔賽上奪得冠軍。1985年,九江龍舟隊在澳門國際龍舟邀請賽中首次亮相,併成功折桂,驚豔四方。

1999-2006年,在香港國際龍舟賽(記錄最早的龍舟國際賽事)豪奪七連冠,成為龍舟屆的神話佳績。2007年,九江龍舟發展達到新高潮。舉辦“2007全國龍舟之鄉”爭霸賽等一系列活動,致力打造“龍舟之鄉”。同年9月,南海九江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首個“中國龍舟名鎮”稱號。

魚米之鄉——九江鎮

與此同時,九江龍舟女隊也正式成立,從此九江龍舟雙劍出鞘、征戰四方。2016年,名門世家南海九江男、女龍舟隊代表國家出征第二屆國際龍舟世界盃。成功囊獲混合標準龍100米、200米、500米、小龍400米接力賽、100米環繞追逐賽,以及總成績冠軍共6面金牌。實現國際龍舟世界盃的大滿貫!豪奪六金,盡享王者本色!

2018年,九江龍舟女子隊首次為國出征亞運會,成功拿下一金一銀,這一塊金牌不僅僅是亞運會龍舟項目的首金,更是屬於佛山人的第一塊金牌!

據統計從2008年至今,九江龍參賽無數,共獲613枚獎牌,其中,金牌346枚、銀牌175枚、銅牌92枚。其中,其20次代表國家參賽,獲得國際獎牌106枚,在賽場升起國旗74次,這樣的戰績在龍舟界絕對稱得上“一哥”!當然,九江人的龍舟故事還在續寫……

魚米之鄉——九江鎮

老龍“巨鰲”

九江鎮的龍舟能取得這樣傲人的成績,或許這還與老龍“巨鰲”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老龍“巨鰲”是何方神聖呢?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這老龍“巨鰲”已有幾百歲了,對於老一輩的九江鎮西橋村村民來說,這條老龍就是他們村裡的“魂”。

今年77歲的九江鎮西橋村村民盧燦明清楚地記得,“巨鰲”龍船由黑坤甸木製造,船身長度超30米,船上有40多個座位。儘管盧燦明對起龍記憶猶新,但是卻說不清“巨鰲”龍船的來龍去脈。

關於‘巨鰲’的歲數,村裡人說法不一。有人說這是開村時期祖宗留下來的威龍,因為開村時期西橋叫“巨鰲社”;也有人說,清朝是“巨鰲”龍船的鼎盛時期。但總的來說,大家都認同它是一條超過兩百歲的老龍。

就算是村裡最德高望重、年齡最大的長者,得以見“巨鰲”的“真容”,也僅僅有兩次機會。一名年過80歲的老人說,他見過“巨鰲”的時間,一次在上世紀50年代,最近的一次則在1978年。“當時是阿契(九江梅圳)找我們借龍,借完沉回湧裡就再也沒起來過了。”

由於坤甸木自身的特點,其必須保存在水中才能長年不腐。因此,“巨鰲”每次使用完,都需要重新沉於塘中。但由於當時龍舟並不像現在如此盛行,因此數十年過去了,沉積在“巨鰲”上的淤泥越來越多,要重新打撈起“巨鰲”,根本就不是幾個村民便能解決的事情。

因此,九江鎮西橋村村民“眾籌”,讓“巨鰲”重見天日。雖然過程也是一波三折,但“巨鰲”龍船終究以光彩奪目的新裝亮相在大家面前。

魚米之鄉——九江鎮

漁耕粵韻

建築和街道只是一個城市的軀體,而精神則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在產城互動共進的同時,九江還圍“水”著文,著力打造其獨特的城市精神內核。600年的煙橋古村成為佛山唯一入選2017年中央財政支持範圍的中國傳統村落。離煙橋不到一公里的九江鎮璜磯湧,自本世紀初以來,一直是九江龍舟隊的訓練基地。一支支冠軍隊伍從這裡奮力起槳,划向世界。自上個世紀初以來,九江雙蒸酒一直暢銷港澳乃至東南亞各地。

時代在進步,這個依水而建的儒鄉小鎮,也散發出更加悠遠綿長的醇香。進入新時代,作為南海“文翰樵山最嶺南”文化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九江也正積極打造更多文化精品項目和服務平臺。

其中,九江“漁耕粵韻”文化節自2012年創辦,至今已成功舉辦第七屆。文化節充分挖掘九江傳統的文化底蘊和內涵,將九江的生態、文化優勢與鄉村振興相結合,塑造生態文旅品牌。

魚米之鄉——九江鎮

目前,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大背景下,圍繞“重振南海虎威,再造高質量發展新南海”的戰略指引,九江正全力推動生態旅遊與工業旅遊同步發展。在九江鎮黨委書記徐永強看來,通過深化文旅融合、產能融合,九江也可以把生態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打造地方特色生態文化品牌。通過黨建強鎮、產業興鎮、生態立鎮、文化活鎮, 九江人繼續弘揚力爭上游,團結奮進的龍舟精神,精準實幹,就一定能重振南海虎威,將九江打造成為南海城鄉統籌融合發展先行區。

當前一個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文化高品的大美九江畫卷,正在人們期待中徐徐展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