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子被土匪燒死,他被迫逃亡南洋,回國後成為“廣東菠蘿第一人”

1921年的春天,發生了一個故事。

在我國廣東,有一個跟海南隔海相望的地方,叫徐聞。

當時,社會動盪,廣東匪患橫行。徐聞匪患鬧得很兇。在一次匪患中,土匪來到了徐聞縣倪國良的家裡。

倪國良跟他的侄子躲在屋子裡。土匪放火燒了屋子,倪國良的侄子被活活燒死。

躲起來的倪國良拿出土槍,打傷了匪首,然後逃了出來。

侄子被土匪燒死,他被迫逃亡南洋,回國後成為“廣東菠蘿第一人”

後來,倪國良悲憤離鄉,逃到了南洋。

故事發生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會以為這是一個“剿匪和復仇”的故事。

而實際上,我們今天要講得故事還是主要跟水果有關。

逃到南洋的倪國良來到了菠蘿園裡,種植起了菠蘿。憑著個人的能力和種植技術,本來是逃難過來的倪國良卻成為了當地小有名氣的菠蘿種植能手。一個開槍打傷土匪的狠人,居然還是一個種植高手。

在南洋過了5年,倪國良聽說徐聞的匪患已平,他開槍打傷的那個匪首也已經被剿滅了。於是,倪國良決定回到家鄉。

如果倪國良這一次回鄉是空手回去,或者只帶一些金銀細軟,那麼這對未來的廣東農業或許是一個嚴重的損失。

還好,酷愛並擅長種植菠蘿的倪國良在回鄉的時候帶了一些菠蘿種苗。

從1926年,倪國良再一次回到徐聞縣時,徐聞的菠蘿栽培之路就正式拉開了序幕。

在倪國良的帶領下,徐聞多地轟轟烈烈的種植起了菠蘿。

侄子被土匪燒死,他被迫逃亡南洋,回國後成為“廣東菠蘿第一人”

如今,90多年過去了。

徐聞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菠蘿之鄉。10個菠蘿,必有3個來自徐聞。徐聞菠蘿的產量已經佔到了全國菠蘿產量的40%以上。在菠蘿產業中,徐聞的地位就如同煙臺棲霞在蘋果中的地位。

尤其是徐聞的愚公樓菠蘿,已經被列為了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2015年,徐聞菠蘿產值突破了5億。

在90年前,恐怕倪國良也沒有想到,自己當時的“順手牽羊”居然為廣東農業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

倪國良當年引進的菠蘿品種主要是巴里品種的菠蘿,也就是目前大家吃得最常見的菠蘿品種。這一品種從倪國良引進起,在徐聞縣種植90多年了,是徐聞最古老的菠蘿品種。

近年來,徐聞菠蘿也加大了品種更新的力度。像臺農系列、美國金菠蘿等也陸續種植了起來。只是,令人擔憂的是,雖然倪國良引進了巴里菠蘿,但90多年了,國內菠蘿的品種研發鮮有成功者。一些佔據消費者市場的主要菠蘿品種,還是從我國臺灣省或者美國等地進行引進。

侄子被土匪燒死,他被迫逃亡南洋,回國後成為“廣東菠蘿第一人”

徐聞坐擁著全國最大的菠蘿種植基地,品種研發進展依然緩慢,只能被動更新換代。

對比一下新西蘭。當年新西蘭當年從中國引種了獼猴桃,100多年了,新西蘭對獼猴桃的品種進行了徹底的優化,產生了多個深受消費者喜愛的獼猴桃品種。在國際市場上,新西蘭獼猴桃已經佔據了多數的市場份額。

而徐聞菠蘿,已是菠蘿之鄉不錯,但更多還是從產量和規模上講。如果從品質和品牌上來說,徐聞菠蘿還得繼續努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