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盛期佛羅倫薩三巨匠之達芬奇

(讀書這玩藝,還是讀過就擼一下最好;昨天來不及,今天就費功夫。)

文藝復興盛期佛羅倫薩三巨匠分別是: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這三人出道都很早。達·芬奇11歲就師從著名的畫家、雕刻家安德烈阿;米開朗基羅10歲就跟師著名畫家多米尼哥;拉斐爾父親是皇家御用畫師,從小就耳濡目染。看來成大師要趁早。

一、達·芬奇

文藝復興盛期佛羅倫薩三巨匠之達芬奇

達·芬奇我原來以為是真名,後來一書友跑去意大利一趟,回來告訴我們:錯了,真實名字是李奧納多,因為 Da 是在的意思,Vinci是小鎮的名字,全名的意思是住在芬奇的李奧納多,所以意大利他的雕像上只寫了Leonardo......,中國的譯名一開始錯了,後來就一直錯下去了。

(所以名字僅僅是一種幫助記憶與聯想的符號,一切文字也只是一種表意的符號,……)

達芬奇的代表作有《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等。他的繪畫有兩個特點(自己為了好記):

一、解剖寫實法。

這個人真正是好研究、好思考、好探索,通過研究畫畫,他能把其他東西(科目)都順便搞明白了,再用到繪畫上;因為這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互通互融的。

他學畫畫時,腰帶上總是繫著一本筆記本,上面畫滿各種人的面孔、軀幹、動植物的速寫,也寫滿了寓言、哲學、科學和文學札記,實際上也就是他畫畫時想到的心得、感想。

為了畫好最真實的人體,達芬奇解剖了近30具屍體(常常偷墓),記錄了成百上千頁的筆記。人的頭骨選的頭骨是怎樣的?身體肌肉的運動對於人體行動有什麼影響?尤其是嘴部肌肉對於表情的影響等等。

文藝復興盛期佛羅倫薩三巨匠之達芬奇

《最後的晚餐》是米蘭一座修道院餐廳的壁畫,是達芬奇應米蘭大公斯福查的委託而作。畫面一共描繪了十三個人,以耶穌為中心,左右各六人。刻畫耶穌的門徒在聽到耶穌說“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出賣我了”的時候瞬間所表露出來的不同的心理反應。

過去從沒有哪一個畫家能夠表現這樣一個複雜的場面,同時還要處理各不相同的內心精神活動(驚慌失措、迷惑不解、難以置信、交頭接耳、互相詢聽、......)。

為什麼這樣逼真?最大原因在於,達芬奇描繪的不僅僅是一個個人的外在形態,還在於他詳盡地研究了人體的真實構造。對人物表情、人體機理、肌肉運動的等等原理,都有著極為清晰的認知。

另外,為了畫《最後的晚餐》,表現人物的複雜的表情與心理,繪畫期間,他每天都在居住著小偷、妓女等三教九流、名聲不佳的衚衕裡轉悠;以及其他現實生活中對各種不同個性人物進行仔細的觀察,以獲得不同的個性形象。

這幅壁畫從創作到完工花了三年時間(慢工出細活、冰山理論,完美透視法),成功不容易。

二、明暗漸隱法

這是達芬奇獨創的。達·芬奇認為,畫家必須給觀眾留下猜想的餘地,如果輪廓畫得不那麼明確,如果形狀有些模糊,彷彿消失在陰影之中,那麼枯燥、生硬的印象就能避免,這種模糊不清的輪廓和柔和的色彩使得一個形狀融人另一個形狀之中,“喚醒了好似禁錮在畫布中的一個個僵直的形象。
文藝復興盛期佛羅倫薩三巨匠之達芬奇

《蒙娜麗莎》就採用了這種方法。畫中主角是以當時佛羅倫薩的富豪弗蘭切斯科的妻子麗莎為原型,因為稱呼上流社會的夫人要加

尊稱“蒙娜”,於是就成了“蒙娜麗莎”。

“明暗漸隱”使人像的輪廓和陰影顯得模糊而柔和,像煙霧一樣朦朧生動。這就使蒙娜麗莎的表情看起來非常的神秘,塑造出一絲若有似無的微笑,使人浮想聯翩,遐思不已。

另外,精通透視學的達·芬奇偏偏給這個坐在陽臺上的少婦創造了一個透視不一致的背景——左邊的地平線低,而右邊的地平線高(真是藝高人膽大,什麼都敢來)。當觀者注視畫面左邊時,覺得背景下降而人物上升;注視右邊時,感到背景上升而人物下降,使她的面部兩側也隨之變化不定。

“明暗漸隱”加上背景透視的高低不一,使蒙娜麗莎換一個角度就會有一種不同的精神與視覺感受,充滿了神秘感。

1904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