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價錢高,農民為啥都不願意種?

一柯花草


記得小時候我們這邊很多人都會種植芝麻,將其採收之後就可以拿到油坊裡進行榨油,此時就可以聞見十分香濃的味道,在家裡燒湯、煮麵的時候總會放上一些,吃著香油更有食慾感。如今的農村集市上有很多現磨的香油,在製作的時候香味可以傳到很遠的地方,很多人都會購買。

這些香油的價格可是十分昂貴的,一般超市販賣的200ml香油就已經達到了10多元一斤,外面集市上也賣到了30元一斤左右,之所以價格這麼貴,說白了還是因為它的出油率比較低,產量也比較低,而我國的芝麻多半都是進口的,很少有人會種植。很多人奇怪,為啥芝麻會沒有多少人種植呢,畢竟販賣的價格高,就算是收購價都達到了7-8元每斤。

首先就是芝麻對環境的要求太苛刻,不能水澇也不能幹旱,氣溫不能高也不能太低,不然很容易就會枯死。一般在20℃以上才能很好的出苗,但一畝地的出苗率才不過60-70%,這樣一來農民還需要去補種,這樣的話成本可就是大很多,後期受到烈日或者暴雨的影響,芝麻就會陸續死亡。

但實際上夏天的時候,暴雨是十分正常的,如果一直不下雨的話那就會有高溫的天氣,這樣一來芝麻的生長多少都會有影響。下雨天需要及時的排水疏水才行,一旦天氣比較幹,還需要人工灌溉,這樣一來對人工的要求比較高。

更重要的是,芝麻就算是收穫,產量也低得有限,正常也就120斤每畝,好一點的150斤每畝,這樣算的話,一畝地才不過1000多元,但對人工的依賴太大,誰願意種呢?


惠農圈


芝麻雖然說價錢高,但是種植的難度比較大,我在2017年的時候,我家有一塊二分地的自留地。在以前種植的是桐樹,由於響應國家號召退林還耕,畢竟我們這是平原地帶在地裡栽樹影響不是太好! 父親在當時也是出去打工了,就給我打了個電話,讓我隨便種點莊稼,在當時我也是種植了30多畝地,所以對這二分地種植什麼農作物也是比較頭疼!聽了隔壁老大哥的話說種植芝麻吧比較簡單!結果借了老大哥家的芝麻種子就匆匆忙忙地給種上了!


由於以前沒有種植芝麻的經驗,所以也種植的時候就隨便的開溝撒施芝麻種子了,在芝麻出苗以後,發現種的太稠了,所以我和媳婦兒又花了一天的時間剔苗!到開花的時候還要及時的摘頂!最麻煩的是在芝麻收穫的時候必須及時,不然的話芝麻穗就會開裂然後芝麻就會崩出來!我和媳婦不得不放下其他的農活趕緊砍芝麻棵,並且還得捆紮起來拉回家晾曬,閒的時候還得倒磕芝麻!倒磕芝麻也是芝麻和葉子都摻和在一起了!最後還得用籮篩一遍!但是賣芝麻也是比較麻煩的,因為它屬於一種小眾的農作物,基本上沒有收購的商人,所以只能賣給做香油的,當時我賣的是七塊錢,二分地收穫了30斤左右的芝麻!因為留了一點換香油!


所以種植芝麻不能夠實現機械化的種植和收穫是我們老百姓不願意大規模種植的一個重要原因,再一個就是芝麻的市場價格不高,既給我們老百姓帶來的收益不大!


豫東小農


芝麻價格確實比黃豆、花生、油菜等價格高,為什麼現在農民都不願意種,個人認為原因主要有:

1、收入的增加。以前的芝麻可是作為經濟作物的。在那個土地刨食的年代,什麼賺錢種什麼。比如我小時候夏收後主要種紅麻、芝麻等,因為這兩種產品好賣,賣的錢能補貼家用。而現在呢,隨便出去工作幾天的收入就能超過種植一畝地芝麻的收益,所以現在很多人不在從事種植業。


2、芝麻產量太低、收入低。芝麻畝產80-100公斤,價格高也高不到哪裡,去年我回家的時候問家人芝麻多少錢一斤,家人說7快多,就是10塊錢一斤,不計算成本總共才多少錢,最多不超過兩千,這麼低的收入讓你種你願意嗎?

3、管理太費事。芝麻籽粒小,播種比較費事,出苗率也低。出苗後要查苗、補苗。芝麻既不能旱也不能澇,而且成熟收割比較困難,收割後要經過一段時間涼曬,涼曬後要脫粒,脫粒全靠人工,而且反覆要好幾次脫粒(老家叫磕芝麻)費時費力。


4、農村勞動力短缺。現在青壯年大量流入城市,留在農村裡都是老人和小麥,只能種植一些容易管理的農作物如小麥等。


農作物栽培知識講解


芝麻價錢高,農民為啥都不願意種?

覺得芝麻價錢高,估計題主是與玉米、小麥等大田作物價格作比較,卻未考慮其畝產量差異,以及種植收穫晾曬所付出的人工麻煩程度。

阿兮分析,芝麻價錢高,農民為啥都不願意種芝麻?原因有以下幾條:

一、種植芝麻還無法機械化收割

沒種過芝麻的不懂種芝麻的麻煩,尤其是收穫時,還沒聽說有收芝麻機械,農民只能人工勞作。將芝麻趁芝麻莢未開裂割回家,一把一把紮好頭朝上放太陽下暴曬,等芝麻莢裂開,然後地下鋪了乾淨塑料布,手工拿了芝麻捆頭朝下輕輕拍打,讓芝麻粒掉落到塑料布上。

這工作一般要經歷數天時間,因為芝麻莢不會一次性全部開裂,芝麻粒都掉出來,所以要看著曬,敲打,再曬,再敲打,人工重複無數次這動作,直到確認芝麻柴曬乾透,再也沒有遺漏的芝麻為止。

阿兮兒時割過芝麻,也看著晾曬過芝麻,對此記憶深刻。大太陽下暴曬著敲芝麻,你說能好受?真是汗流浹背。這也是農家只小塊種一點芝麻的原因其一,種多了真的忙不過來。

二、芝麻產量極低,綜合效益並不高

芝麻畝產量80~100公斤,在我們膠東丘陵地帶種植,一畝芝麻能有個80公斤左右,農民已經很開心了。

我們就高不就低,按照最高畝產100公斤來算,按照今日青島港白芝麻價格行情(見下圖),最好的一級品芝麻,也不過是13元/公斤,一畝地手工收割晾曬,付出這麼多辛苦,也不過是一畝地毛收入1300元!

何況能達到畝產100公斤的極少,還不如種玉米和小麥、花生收入高呢,就賺了個手工幹活更累人,你說農民憑啥願意去種?根本沒動力。

三、土壤不適合種植芝麻

不是所有田塊都適合種芝麻,芝麻喜歡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疏鬆土壤,強酸強鹼地塊種芝麻都會直接影響產量,只適宜種植在土壤酸鹼度PH值5~7之間。阿兮還記得自家種芝麻,一定是自留地北高坡上一塊陽光充足又土質疏鬆的田。

四、芝麻儲存不像玉米那麼省心

芝麻是油料作物,因含油量大,導致不好儲存。這麼說吧,芝麻作為小雜糧種一點,農家還能承受,如果像種玉米那樣大批量種植,儲存就是個讓人頭疼的大問題,若是儲存不好發黴,或者是生了蟲子,你說上火不?從這點考慮,農人也不願大規模種植。

綜上四點所述,都是導致農民不願意種植芝麻的因素。很多時候,單價高低並不是農民必須種植的條件,你有單價,還得有產量,種植起來省力省心,綜合效益要高,才會吸引農民去種植。目前來看,吸引力遠遠不夠。這就是阿兮對“芝麻價錢高,農民為啥都不願意種”給出的分析,希望對你有參考價值。


阿兮隨筆


芝麻油作為高檔香油,被大部分人推崇。炒芝麻作為菜品裡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市場上少不了。但是,現在芝麻種植很少,到底什麼原因呢?


首先,芝麻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人工費要求較多。在商洛,種植芝麻都在立夏前後,或者芒種前後小麥、油菜收穫後種植,秋末收穫。間苗、培土等工作必須到位,否則漲勢很差。

第二,出苗率很難控制。芝麻種植只是撒在地面上,稍加踐踏或者用掃帚掃一下就可以。但是,這個階段氣溫較高,如果土壤溼度低,又不下雨就去話,很難出苗,容易造成大範圍缺苗,無法保障基本苗,就不可能有高的產量。



第三,少面積種植沒有效益,大面積種植費用太高。芝麻產量一般在100~200公斤左右,按照目前市場價格10元的話,一畝地的收入只有1000~2000元,種植幾分地,跟不上打工收入,大面積種植需要租地500元,加上中耕除草、收穫、晾曬費用,沒有300元是下不來的,遠沒有其他經濟作物划算。


第四,大部分地方都沒有加工芝麻油的設備,靠手工壓榨費用很高。市場上假冒芝麻油很多,如果沒有可靠的銷售渠道,還是賣不上好價錢,也賣不動。


鄉村諸葛


芝麻在我們這邊每年收購價格大概在5元左右,好的年成會更高。這個價格看著並不低,那麼為啥農戶不願意種植芝麻呢?


種植芝麻產量低

芝麻主要有黑芝麻和白芝麻兩種,在很多地方,一般夏秋之間種植,但是在農村種植一畝芝麻的產量不算高,在我們這邊,白芝麻,管理好的話,一畝地的產量在160-200斤,如果是種上以後就不怎麼管理的地塊,有些連100斤都達不到。因此看出這個產量確實不怎麼高。

價格確實不怎麼高

在網上看到的芝麻報價,從五塊到十幾塊都有。不過目前在底層收購的大概就是五元左右,這個價格看著挺好的,但是在許多農戶看來並不是很高。因為芝麻的產量太低了。

芝麻收穫困難

小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收芝麻,一家幾口人在地上鋪一個大大的被單,然後將該收穫的芝麻砍斷,頭朝下進行倒粒,一畝芝麻要收很久,很麻煩。

需要精細化管理

芝麻在種植時,一方面是提前育苗種植,後期要防蟲害,防猝倒、倒伏,收穫前還要防止鳥蟲危害,種植芝麻以後農戶無法脫身。

芝麻是一個非常有營養的農產品,而芝麻也渾身是寶,芝麻葉是一種比較好吃的乾菜,芝麻可以直接加入到各種湯中或者做成芝麻油,都特別受歡迎。因此,在我看來種植戶只要找到固定的銷路,科學管理,種植芝麻還是不錯的。


植保小貼士


相比於過去,現在農村裡種植芝麻的缺少越來越少了。在小時候,爺爺每年都會種植一些芝麻,可是隨著老一輩人的逐漸老去,現在村裡已經沒有一個人種植芝麻了。不僅我們村裡沒有,就連附近的幾個村莊裡都沒有了。芝麻作為一種油料作物,它的種子含油量高達55%,其在國內栽種的歷史非常悠久。並且芝麻的用途非常廣,在民間就有很多和芝麻、芝麻油製作的各色美食。佳餚,另外芝麻還可以用來製作飼料、肥料等。既然芝麻用途這麼多,並且在市場上價格也不低,那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種植芝麻了呢?

首先芝麻種植困難,出苗率低,保苗也不容易。

芝麻是一種喜高溫的農作物,其一般都是在氣溫高、蒸發量大的季節播種,在我們南方這邊一般都是在5、6月份的時候才開始播種。而這個期間氣溫高,雖然利於芝麻出苗,但是芝麻的出苗率並不高,而且出苗以後也不容易保苗。芝麻的苗很小,如果出現大晴天了,或者是暴雨天氣,很容易被曬死或者是澇死。

其次,芝麻管理很麻煩,採收更麻煩。

芝麻是一種很較弱的農作物,其對生長環境要求比較高, 尤其是對土壤水分反應是非常敏感的。這種農作物既怕漬澇,又不耐長期乾旱,因此必須注意灌溉和排水。而芝麻的生育期又正好是在一年中雨水較為充足的時期,因此在種植芝麻的時候,後期管理是絲毫不能鬆懈的。另外芝麻就算是種植採收了,也全部需要人工,這個同樣是一個很費力氣的精細活,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都沒有這個耐心去幹了。

最後,芝麻的產量並不高,價格高也不掙錢。

生活中我們常說“芝麻大點的小事情”,可見芝麻是很小的。而也是因為芝麻很小,其產量也不高。一畝地的產量能達到150-200斤,這已經是很不錯的了。可是芝麻在市場上的價格也才10元左右,所以一畝地的收入最多才2000元錢。但是從芝麻播種到採收差不多要三個月,除掉肥料、農藥、人工成本,根本就不掙錢。

何況現在相比於過去,生活水平提高了,農民也有了更多掙錢的方式。在過去種植芝麻,那是因為生活條件差,能不花錢的就儘量不花錢。何況種植芝麻還能補貼一點家用。可是現在外出打工一天也能掙一兩百塊錢,而且還要比種田種地輕鬆,並且很多的年輕人現在都不會種田種地了,因此種植芝麻的就越來越少了!


農夫也瘋狂


金子價錢更高,為什麼人們都不願意淘呢?根本原因太稀少,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芝麻也是一樣的,因為產量低,不是一的低,而是非常低,付出與收穫也不成正比,所以大部分人都不會去種!



痴騎朽翁


產量太低,種苗難出,保苗不易,收割麻煩。


手機用戶50808974685


最主要的問題是收割麻煩以及難出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