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經開區龍背街道青龍村:一個“軟弱渙散”村的美麗嬗變

走進渭南經開區龍背街道青龍村,一條條水泥村路穿村而過,一戶戶農家小院整潔乾淨,一壠壠莊稼滿目蒼翠,田間地頭,花前樹下,遇到的每一個村民,臉上都洋溢著熱情和喜悅。

然而,在幾年前,青龍村卻是有名的“落後村”、“軟弱渙散村”。“基礎設施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用水都保障不了;村風民風差,鄰里間不和睦,過事兒大操大辦不說,還有人打著各種旗號亂收費;產業發展弱,全村沒有一個像樣的產業,村民們守著幾畝土地過日子……”提及過去的青龍村,該村黨支部書記陳學文深有感觸。幾年時間過去了,青龍村以基層黨建為抓手,抓班子、帶隊伍、強基礎、樹新風、興產業,成為了“先進村”、“文明村”,還被推薦申報市級衛生村,實現了從軟弱渙散村到美麗富裕村的華麗“嬗變”。

抓隊伍 凝聚起強大發展合力

青龍村位於渭南經開區龍背街道辦東2公里處,全村共有11個村民小組,2580人,黨員88人,長期以來,由於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多年來村級班子不齊,各項工作一直沒有起色,尤其是在村級管理、村容村貌、村風民風等建設上問題突出,群眾反應強烈。2011年的村“兩委”換屆選舉中,由於各種因素影響,“兩委”班子遲遲確定不了人選。

不能讓青龍村繼續軟弱渙散下去了!”龍背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意識到,要想改變青龍村“軟弱渙散”的面貌,必須要緊抓該村“兩委”班子。

落後不容忽視,改變迫在眉睫。龍背街道黨工委為該村派駐了駐村工作隊,指導村民開展選舉,最終幾名平時在村裡群眾基礎好,為人公道正派、工作能力突出的人進入“村兩委”,配齊了班子。

“村裡面貌要得到改變,必須要解決黨員隊伍在思想、組織、作風、紀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陳學文說,帶著上級黨委和村民的信任,陳學文與88名黨員逐一進行了談話,瞭解黨員的思想狀況和對村裡發展的建議,同時還結合黨的政策與村裡實際和黨員進行了深入交流,讓黨員在思想上團結了起來。

統一了思想,還要建章立制。對此,青龍村黨支部制定了出臺了幹部管理制度和學習制度,釐清了村幹部的職責權限,樹立起了村幹部的服務意識,明確了工作方法和要求。此外,青龍村還結合實際制定了學習制度,將每月5日定為“統一活動日”,每次活動日上確定不同的學習主題,每逢上級黨委出臺了政策文件,都會第一時間組織學習,並及時通過黨員幹部傳達給村民。

通過強化管理和學習,黨員幹部學會找差距、比不足、強能力、增幹勁,思想覺悟和工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先進性和模範性也極大調動起來,結合村內工作開展,每名黨員都安排了任務,切實發揮了黨員模範帶頭的作用。

“通過一系列舉措,我們村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有了質的提升,村兩委幹部齊心幹實事,有效推動了村裡各項工作的開展。”陳學文說。

強基礎 繪就村美人和新圖景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垃圾隨處堆,人人都皺眉”,這是對青龍村原來道村容村貌的真實寫照。多年來,該村主幹道年久失修,其它巷道全部是土石路,碰到下雨天,泥濘不堪,無法行走。特別是在村容環境方面,村民衛生意識薄弱,生活垃圾隨處堆放,房前屋後被柴草包圍,嚴重影響到了村民生產生活。

開展農村環境整治成為青龍村刻不容緩的一件事。在青龍村“兩委”班子的爭取下,上級撥付資金對村裡道路進行了拓寬和硬化,同時村裡還建起了垃圾轉運處,生活生產垃圾有了固定堆放的地方。為維護村裡的環境衛生,村裡還設置有11名保潔員,每天定時清理垃圾、打掃衛生。

環境變好了,村民觀念也發生了改變。開展農村環境整治以來,該村黨員幹部帶頭清掃街巷,村民們積極配合,主動參與清除柴草雜物,村民享受到了環境整治帶來的成果,也逐漸形成了講衛生、護環境的好習慣。“最近幾年我村風氣不好,別的不說,哪家過個事兒,執事的都會讓主家出‘勞務費’,少則幾百元,多則四、五千,隨禮還得收‘登記費’,群眾對此苦不堪言,我覺得我們應該出面剎住這股歪風。”在一次支部黨員會上,老黨員陳秋芹建議說。說幹就幹,青龍村“兩委”立即安排黨員幹部進行走訪調研,在調研的基礎上,該村通過村民集體,決議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制定了村規民約,對村民行為進行規範。同時,青龍村還組織黨員幹部挨家挨戶宣傳動員。“村裡誰家過事,我們就派黨員幹部去做宣講。”陳秋芹回憶說,一開始有群眾存在牴觸情緒,但聽得多了、見得多了,慢慢就改變了觀念,自覺遵守,村裡風氣慢慢扭轉變好。

青龍村“兩委”還以掃黑除惡為契機,給群眾做動員、講政策,一些歷史遺留的侵佔集體財產等問題得到徹底的處理。

為鞏固發展成果,青龍村積極開展文明村、文明家庭、文明個人創建,將個人美德、社會公德與村級發展統一起來,實現村民間自我教育、自我激勵、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目的。

都想“自己說了算”,結果“誰也說了不算”,這是導致青龍村“軟弱換撒”的根源,人心不齊事難辦,由此陷入了惡性循環。如今,通過抓住黨建這個發展的“牛鼻子”,夯實了發展基礎,凝聚起了民心民力,讓青龍村不斷在美麗富裕文明的路上闊步前進。

興產業 共同走上脫貧致富路

 “今年計劃種植10畝紅蘿蔔,行情好的話能賣上5萬元。”穀雨時節,一場久違的春雨後,讓青龍村的田間地頭跟洗過一樣清新、乾淨,趁著雨歇的空當,青龍村村民袁民倉到地裡查看春玉米的長勢。據他介紹,春玉米收穫後就可以種上一季紅蘿蔔,春節前後就能上市銷售。

渭河岸邊的青龍村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遠近聞名的紅蘿蔔優生區。長期以來,由於缺乏引導,該村紅蘿蔔都是零星的種植,農業產業以玉米、小麥為主,折算成收入一畝地能掙2千元。

守著金窩窩過著窮日子,深深的觸動了村“兩委”班子成員。群眾為什麼不願意種?一是傳統觀念束縛,二是怕擔風險。在充分認清產業優勢和了解市場行情後,青龍村首先做通黨員幹部的思想工作,積極動員黨員幹部帶頭種,由於趕上了好行情,大規模種植的第一年每畝就賣到了8000元,村民的積極性一下被帶動起來了。

群眾相信黨員,黨員就不能讓群眾失望。為了發展好紅蘿蔔產業,在種植上,村裡請來專業農技人員和種植能手為群眾做技術指導,同時積極動員懂市場、會經營的種植大戶為種植戶提供市場信息,暢通銷售渠道,解決群眾後顧之憂。

青龍村還成立起“青龍村紅蘿蔔產業合作社”,按照“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利用上級撥付資金以土地流轉的形式進行種植,對於貧困群眾,採取土地入股形式進行分紅,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還能通過務工獲得一份收入。“目前,我們已經流轉土地80畝現行試點建立紅蘿蔔產業園區,按照發展規劃,後期我們將建設200畝產業園區,同時還將制定統一的產品標準,註冊‘青龍紅蘿蔔’品牌,將紅蘿蔔發展成我村主導產業、特色產業。”陳學文說。

如今在“黨建+產業”模式下,青龍村發展紅蘿蔔 1000餘畝,年產值500餘萬元,有效帶動了群眾增收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