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药神」:活下去,不是每个人

麒闻医事·第七季

一直想评价《我不是药神》,感谢聊城假药事件给了我重新提起这个话题的机会。

《我不是药神》的浅尝辄止,特别是在一堆推文说其深刻揭露社会现实的赞颂下,显得更加突出。

单从剧本上来看,《我不是药神》几个主要人物刻画是鲜活的,男主整个自我救赎的过程动机是存在的并且是被渐进推动的。但是反过来看,不管是制药公司,还是只有几句台词的医生,形象刻画单一单薄惨不忍睹,使得如果以现实角度去审视这部「现实主义」电影,其实充满了非现实的一厢情愿和刻意而为。

如果电影写吃药之后病人离世,家属拿着药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鉴定认定为假药,向公安机关报案,导致男主锒铛入狱,我觉得这电影就会更进一层了:因为人性的复杂,导致在价值层面上的善恶难辨,这才是最真实的现实。

而且这个情节根本不用编撰,聊城最新版的「假药」事件中,当事医生已经被责令暂停一年执业活动,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免去科室主任职务,分管领导副院长、医务处主任也被诫勉谈话。

而这种「假药」的故事并不是第一次,而是发生了很多次,所以我甚至曾经把这个情节写进了麒闻医事第四季《进度·x%》里。

我不想说这个事情到底是不是农夫与蛇,我的题目也不是想表达有这样的患者家属,患者没有资格活下去。

而是,活下去的权利,本来就不是平等的。

尽管这句话听上去非常地「政治不正确」

《我不是药神》有两段爆款台词。

现实版「药神」:活下去,不是每个人 | 协和八

(他才二十岁,)他只是想要活着,犯了什么罪。

(4 万块 1 瓶,我病了 3 年,吃了 3 年,为了买药,房子没了,家人也拖垮了,)谁家还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我不想死,我想活着。

这两句话激发了广泛的共鸣。

但是仔细想一下,这两句话都是在进行一种道德绑架。

一个人想活下去,所以做的任何事都是理所当然么?即便做的事是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也是应当被原谅,至少被理解的么?

我不想再重复讨论药厂开发出的新药到底应不应该卖高价,这方面的讨论已经够多了,我相信大多数人对此是有共识的。

其实高价的抗癌药该不该进医保,这个问题也同样复杂。

如果高价抗癌药是可以纳入医保的,那么现在堪称天价的肿瘤质子治疗要不要进医保,是不是也可以讨论一下?

公共的钱与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某一种疾病因为更受关注而占取了更大的比例,对于其他疾病的患者是不是公平?

那么反过来,对于那些长期压在 ICU 无意义(不好意思这个词也许用得有些无情)占用大量医疗资源的植物人,是不是应该停止医保支持?

类似的情况,是不是可以说,够了,你没有活下去的权利了?

现实版「药神」:活下去,不是每个人 | 协和八

《我不是药神》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但是并不匹配现在豆瓣 9.0 的评分。因为它在立意层面实在太浅了。

但它有一句台词是对的:

「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

你要有足够的钱,就可以出国看病,用正版新药,上最新的治疗,不用纠结钱没了人死了,还在公安都不予立案之后还要扯上记者媒体继续「讨个说法」(后面这个在说聊城案)。

前段时间有人批评《流浪地球》让地球人口减一半的设定很不道德。

其实道德本就是有立场和前提的。

即便是在「谁有资格活下去」这种直接涉及生命权的问题,也会因为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得出不同的答案

「谁有资格活下去」的问题会产生,就在于现实中很多情况下不可能「谁都能活下去」。

很多道德批判都忘记了这个前提:结果就是说得很有道理,但其实毫无意义。

现实版「药神」:活下去,不是每个人 | 协和八

最后安利一下《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它告诉你:

活下去,是需要自己去争取的权利。

质控:粉条儿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