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又有人說五穀養生,究竟哪種說法對?

夕顏35252123


我有個朋友,愛上了養生,一天三頓五穀粥,沒過半個月,身體就出現了浮腫。五穀雜糧是否養生?應該怎麼也吃?聽聽不藥不藥博士怎麼說:

五穀雜糧粥,被很多人視為養生的法寶。尤其是近些年興起的五穀粉,被很多人推崇。借這個問題,糾正一下,不算闢謠,大家可以看看:

不是每一種穀物都適合放在一起研磨打碎

每種食材都有一個最佳的加熱溫度。例如:燕麥粉的最佳加熱溫度為80℃、時間為20分鐘,紅豆、黑豆的最佳加熱溫度為120℃、時間為40分鐘,黑米的最佳加熱溫度為80℃、時間為20分鐘。所以如果把黑豆、黑米同時放在一起加熱40分鐘,那麼黑米中的營養成分就會有較大的損失。

不是穀物種類越多越好

要學會選擇最佳搭配,把養生價值發揮最大。

應根據自己的體質,有側重點的選擇一些穀物雜糧養生食用。比如上述提到的脾虛體弱的人群,可以小米為主,同時搭配上同樣有補益脾胃的山藥、板栗玉米等雜糧更有效果。

對於經常出虛汗、手心發熱的朋友,可以以黑米為主,同時搭配上黑豆、黑芝麻、核桃等滋補腎精的雜糧更有益處。

熬粥就一定容易消化吸收嘛?

喝粥的方式吃五穀,是養胃的,因為至少減輕了胃的消化負擔,但是對於營養的吸收而言,卻不如咀嚼一下再吞嚥,營養物質更容易吸收。

正常人進食五穀,會有充分的咀嚼,刺激口腔分泌消化酶,更利於胃腸有效吸收其營養成分。各類養生粉被研磨成了粉狀,有的甚至還較粗糙,就用開水衝後,不用怎麼咀嚼,直接喝到肚子裡了,無法與口腔中的消化酶充分接觸,反而會影響其營養成分的吸收。

五穀養生粥也不能"隨意"吃!

這裡的隨意指的是代餐用,要說早飯,配合喝一些粥,是很不錯的選擇,但是如果長時間的只喝粥,身體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

也要注意,不可隨意的搭配中藥食用,或者認為是無害的藥食同源類中藥,盲目選擇添加中藥成分的養生粉可能適得其反。

還要注意食物的偏性,比如生薏苡仁偏於清利溼熱,熟薏苡仁則偏於健脾胃。所以如果想清溼熱而食用,熟吃可能就沒啥效果了。

科學的食用,平常做個營養補充,還是不錯的,如果哪位朋友正巧也喜歡吃,不妨分享出來看看,不藥博士可以為大家把把關。

【不藥不藥】簡介

生命科學博士,執業藥師,高級營養師,守護生命健康,拒絕偽養生,手把手調養一個健康的你!


不藥不藥


第一個五穀雜糧是泛指,

指的是,

人會吃各種各樣的東西,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第二個五穀雜糧是特指,

指的是,各種穀物,

穀物多樣性,可以有益於控制一些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等



郎醫生愛營養


人體生不生病主要跟自己的體質有關,免疫能力越強就少生病,生命在於運動,適當運動才是提升身體體質的關鍵。一日三餐,按時就餐,有良好的習慣就是長壽的關鍵。


心語健康


實際上,偶爾的生病也是在殺死身體內的有害細菌的,總體來說五穀雜糧還是對身體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