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公安:忠诚之师,扛起守护首都的职责使命

■牢记总书记嘱托

首都公安:忠诚之师,扛起守护首都的职责使命

2019年2月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公安局考察调研。(资料图片)

有一种关怀,虽时隔多日却丝毫不减温暖。

距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市公安局看望慰问公安民警的日子已过两个多月,几位在现场接受慰问的民警告诉记者“至今还记得总书记跟我握手时掌心的温度”。

有一段嘱托,时常会在耳畔回响、历久弥新。

“要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坚决完成好任务,让党中央放心、让全国人民放心”,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民警们精神振奋。

肩负着守卫首都的重大职责,首都公安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特殊的使命需要过硬的队伍,“忠诚”尤为重要。

“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安工作的总要求,是公安机关建警治警总方略。其中,“对党忠诚”是一切公安工作的政治灵魂。

总书记的深切关怀与殷殷嘱托,在首都公安产生了怎样的回响?在首都警营中走访,从民警的话语、工作的状态中,记者看到了“忠诚”的模样,深切地感受到首都公安民警忠诚使命的担当、拼搏向上的奋斗、再立新功的精气神。

——— 忠诚·担当 ———

“我们的样子,就是中国警察的样子”

到西城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采访胡辛时是一个周末,但他依然很忙。

首都公安:忠诚之师,扛起守护首都的职责使命

人民公安报记者采访胡辛

“这是速效救心丸,万一有人需要。还有执法记录仪、便携警棍、玫瑰金手铐……”胡辛向记者展示着他随身携带的“百宝箱”,他正准备去一家酒店开展住宿登记检查。

作为一名从事涉外警务工作的民警,胡辛曾通过一句“外语糙话”抓获了外籍涉毒犯罪嫌疑人,通过生僻的药品单词救过一名外籍人士的性命……

有效的语言沟通,才能让执法与服务更加顺畅。为此,胡辛每天都在学习。他告诉记者,日常英语与警务英语之间有很大差别,“如果你在执法中不能作出更为精确的询问,就会耽误很多时间甚至不能问出你想知道的信息。”

如何让涉外警务工作更加高效?

一次吃饭时,看到外语水平不高的餐馆服务员借助菜单就能够迅速为外籍人士点菜,胡辛找到了灵感,“我们的民警也需要这样一个菜单”。在征得上级同意后,他制作了“多国语言警用提示卡”,这张提示卡成为民警们涉外警务工作的利器。

“今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市公安局慰问民警时,我有幸在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感受到作为首都民警,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胡辛说。

“我们的样子,就是中国警察的样子。”胡辛说,“出入境民警的工作很少有破大案的风光,更多的是极为琐碎的日常。但在外籍人士面前,我们代表着中国法律,在各类涉外案事件中,我们执行着中国的法律。”

“我没想到中国警察工作这么认真,才知道中国的公务员是如此值得人们信赖和尊敬的人……”在胡辛的办公桌上,有一张来自国外政府机关高级官员的感谢卡片。从警十几年来,胡辛收到过很多外国当事人的感谢信。

今日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首都北京,也越来越多地汇聚着世界的目光。向世界展示中国警察形象,首都警察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他们用一次次的规范执法和热情服务让世界向中国警察竖起大拇指。

从胡辛还有更多像他一样的民警身上,我们看到了忠诚的模样——对“中国警察”身份的珍爱与担当。

——— 忠诚·奋斗 ———

“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北京西华门大街,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便是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西城支队府右街大队所在地。

府右街大队因肩负着首都重要区域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等工作,素有“红色警营 忠诚卫士”之称。

首都公安:忠诚之师,扛起守护首都的职责使命

人民公安报记者采访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西城支队府右街大队大队长孟昆玉

高高的个子、黝黑的皮肤、帅气阳光的笑容,记者在这里见到了被网友赞为“北京最帅交警”——府右街大队大队长孟昆玉。

2009年,孟昆玉在路口执勤执法的飒爽身影被拍下来传到网上,“一夜成名”,帅气阳光的外表、标准规范的执法,让孟昆玉获得了老百姓的广泛认可。

不久前,在北京市公安局,站在英模和民警代表队伍的排头,孟昆玉是第一个与习近平总书记握手、交谈的民警,“总书记拍了拍我的肩膀,跟我握手,他像是一位邻家长辈,很亲切。”

作为一名“80后”,从一名普通民警成长为大队长,孟昆玉奋斗的脚步从未停歇。确保各项交通保障工作绝对安全、保障管界道路畅通、攻坚克难解决致堵难题,孟昆玉带领大队成员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各项工作,以无言的坚守绘就首都街头最靓丽的风景。

“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走进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中关村派出所接待大厅,显示牌上滚动的字幕引人注目。

位于中关村辖区的华清嘉园社区,紧邻高校、地处五道口商圈,聚集着大量外籍人员,负责这一社区的“片儿警”闫昕卓被称为“社区外交官”。

“27栋楼,实有人口1.3万人,流动人口接近一半,其中有来自49个国家、1000名左右外籍人员。” 闫昕卓向记者介绍着他负责的社区。

社区复杂程度高,敲不开门、入不了户,闫昕卓说在刚接管社区的前几年吃了不少苦头。

怎么办?他着手组建起外国留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国际联盟”,创新社区警务工作网上办理、网上预约等便民服务举措,依托社区党委副书记的身份开展群防群治……

首都公安:忠诚之师,扛起守护首都的职责使命

人民公安报记者采访中关村派出所华清嘉园社区民警闫昕卓

“口碑都是慢慢干出来的。社区工作就是风声雨声群众声,声声入耳;急事难事闲碎事,事事关心。”今年刚到而立之年的闫昕卓在社区扎下了根,在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小舞台上演绎着自己的警察人生。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连续多年攀升的首都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指数,是首都公安向人民交出的答卷,这份成绩单凝聚着首都民警的心血与汗水。

从孟昆玉、闫昕卓还有更多像他们一样的民警身上,我们看到了忠诚的模样——牢记嘱托、逐梦新时代的奋斗姿态。

——— 忠诚·奉献 ———

“站好每一班岗,请党和人民放心”

走进北京市公安局合成作战指挥中心和指挥大厅,大屏幕上画面不断切换,民警们紧张地忙碌着。

今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通过大屏幕了解勤务指挥调度、巡逻警务、视频警务、区域警务合作和京津冀警务协同发展等工作情况,并通过视频连线一线执勤民警,向他们表示诚挚慰问。

“总书记当时就站在这个地方,距我不到一米。”指挥部110接警中心处长刘琳指着接警台旁的地方,说话间还难掩激动之情。

三尺接警台留下了刘琳的青春岁月,“110是政府和群众间的一条纽带,它不是冷冰冰的,而是有温度的。”

“首都无小事,作为首都110接警员,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用真心、热心、诚心、耐心接好每一起报警,努力化解矛盾纠纷,竭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坚决守护好首都人民的‘生命线’。”刘琳说。

从刘琳还有更多像她一样的民警身上,我们看到了忠诚的模样——坚决站好每一班岗的默默奉献。

“让党中央放心、让全国人民放心”是总书记对首都公安的殷切期望,更是首都公安的自我期许。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每年承担着众多重大活动以及重要国际性会议,安保任务艰巨。APEC领导人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首都公安以优异成绩完成了一项又一项重大安保任务,创造了重大活动安保的“北京经验”。

思想政治工作是队伍战斗力的基础和动力源泉。近年来,北京市公安局突出党建引领,大力开展民警忠诚教育,积极创新战时党建工作,为各项工作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

北京市公安局政治部党建宣传处处长徐伟告诉记者,出台“首都公安政治建警二十条”、以考促学推动全警思想理论武装、扎实推进“五有”“七型”党支部建设等,首都公安以党建促队建,切实筑牢队伍的忠诚警魂,着力打造一支忠诚之师。

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首都公安民警将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担负起护航平安的神圣职责,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看!车来车往间,交警们在指挥交通;接警台前,110接警员们正在忙碌着;街头巷尾,社区民警正在走访群众……

采写:付 静 董蕾阳 侯泽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