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女人管自己的丈夫叫老公,老公這個詞怎麼得來的?

張孝連


老公最初可不是專指丈夫的,而是民間對太監、宦官的俗稱。

例如,談遷的《棗林雜俎》在提到李自成進京後驅逐宮中宦官時,稱“群呼逐打老公”。老公指宦官、太監,而打老公的意思就是打太監。

當然,偶爾在一些文學作品中,也會將老公等同於丈夫。例如,在《水滸傳》的第五回中,有這樣一句記載:

那大王叫一聲:“做什麼便打老公?” 魯智深喝道:“教你認得老婆!”

在這段對話中,老公是跟老婆相對應的。就像老婆這個詞在最初只是指老婦人一樣,當他具有妻子的含義時,對應的老公也就有了丈夫的意思。

不過,這些只是零星的記錄。在通常情況下,老公還是用來指太監的。

情況的徹底改變,應該要等到20世紀,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了。

在80年代以前,國內普遍的稱呼是“愛人”。由於當時香港的摩登女性用老公這個詞來稱呼自己丈夫,作為流行文化、經濟的強勢地區,這種用法自然也就影響到了內地。

時至今日,老公已經成為普遍化的丈夫代稱,而這段流行的歷史其實是非常短暫的。

以上就是老公的由來與流行,不知道大家有什麼看法?


HuiNanHistory


現在女人叫丈夫老“老公”十分普遍,“老公”一詞成了丈夫的代稱。將丈夫稱作“老公”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古代對丈夫的稱呼有很多種,像夫君、相公、外子等等,這是比較文雅的叫法,流行於上流社會或者讀書人中間。我個人理解,“老公”可能是古代民間百姓對丈夫的稱呼。

據《現代漢語詞典》解釋,“老公”一是指古代的太監;二是指丈夫。據說“老公”一詞出現於唐代,但我最早見“老公”這個詞是在宋代話本《錯斬崔寧》中。

宋代話本《錯斬崔寧》

《錯斬崔寧》的作者不詳,這篇白話小說後來被馮夢龍收到《醒世恆言》中,更名為《十五貫戲言成巧禍》,後來又被改編成多種藝術形式,這就是後世赫赫有名的《十五貫》。

這篇白話小說中有這樣一句話:“你在京中娶了一個小老婆,我在家中也嫁了個小老公。”這裡面的“老公”就是丈夫的意思。後來元明時期的《水滸傳》和《西遊記》中也出現“老公”字樣,其意也是丈夫。

除了老公外,今天對丈夫的稱呼還有許多,比如先生、愛人、對象等等,在某些農村地區還叫男人、當家的等,這些顯得比“老公”要正式一些——當然,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叫什麼是每個人自己的私事,別人無權干涉。


民國年間那些事


在唐代有一個名士,名叫麥愛新,他看到自己的妻子年涉衰老,便想另娶新歡。

名士嘛想納妾也要有新意於是便寫了一副上聯放在案頭:“荷敗蓮殘,落葉歸根成老藕。”

名士的妻子也不是普通人一看對聯就知道丈夫的想法,於是便提筆續了一副下聯:“禾黃稻熟,吹糠見米現新糧。”

這幅下聯對的工整。以“禾黃稻熟"對“荷敗蓮殘”,以“現新糧”對“成老藕”,不僅十分工整貼切,並且“新糧”與“新娘”諧音,繞有風趣。

麥愛新讀了妻子的下聯,被妻子的打動了,便放棄了納妾的念頭。

妻子見丈夫回心轉意,不忘舊情就揮筆寫道:“老公十分公道”。

麥愛新也寫道:“老婆一片婆心”。

這個帶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後來成了佳話..從此便有了“老公”和“老婆”這兩個詞。


熊林L


“民國年間那些事”回答非常好,講得有根有據,非常欽佩;不過,依我個人的看法:社會的發展史來說――由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至今社會主義社會,這也就是說由母系社會到父系發展;到了父系社會後,男人有特權,男人養家能力強,男人稱霸,女人不敢不從;這時男人有豐富的物質基礎養話女人,男人年齡大、老,可得到及小的女人,後來被寵的女人叫自己的丈夫,叫老公,也就到至文人作著戲戲,也就有了“民國年間那些事”的歷史依據了!

而今,有陰勝陽衰,女人強,男子弱,有的男人難找到老母,有的男子靠老母在家為主,看老母行事,男人小女人大、老,可能有“老老母”的稱呼的可能性哦!笑話別當真啊!看法

就別較勁了麼?


歐老師838


老公,在宋代戲曲中漢代尊老的“老”和“公”兩個字,轉義成為丈夫。宋元以前,老公是老公公的意思,即老年人。

《三國志.魏志.鄧艾傳》:“七十老公,反欲何求!”
《宋書.蕭思話傳》:“既久廢射,又多病,略不能制之,便成老公,令人嘆息。”
《南史.賊臣傳.侯景》:“請兵三萬,橫行天下;要須濟江,縛去蕭衍老公,以作太平寺主。”

把老公成丈夫的例子,幾乎在宋元明清的戲曲及小說中都出現過,又如:

《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你在京中取了一個小老婆,我再家中也嫁了個小老公。”
《水滸傳》第五回:那大王叫一聲:“做什麼便打老公。”魯智深喝道:“教你認得老婆”

《西遊記》:“這樣個寶貝,也怕老公,雌見了雄,就不敢裝了。”

老公一詞的演變

由於宋元明時候的戲曲小說流傳較廣,並直接對社會底層的百姓有著極大影響,因此老公這個詞彙便快速的散發開來。到了清朝時期,文史學家平步青的著作《霞外捃屑》中,已經把老公定為丈夫之稱了,也就是說,到清朝時,老公的叫法已經是一個通用的稱法。

老公的叫法雖然流行語元明清,但到民國時候,稱老的尊稱不如稱先生來的雅緻,因此那時候稍微有點身份的人,都稱先生。新中國成立後,老公和先生的叫法都被去除,夫妻之間用同志或愛人相稱。

改革開放後,老公和先生又隨著港臺劇的流行一起迴流大陸,先生一詞點有點階級的色彩且太過雅緻,沒有老公的稱呼來的順口簡便,久而久之眾人都習慣老公這個稱呼。但是,也有人認為老公一詞太過於市井之氣,是一種底層的俗語,上不了檯面,因此在正式的場合,有人又喜歡用先生來稱呼自己的丈夫。

古代丈夫稱謂

  • 良人:上古時的稱呼,為良好之人,作為妻子對丈夫的稱謂,帶有尊敬和期待的含義。


  • 先生:在古代指的是出生在先的人,進而演變成年長者、有學識德高望重之人的尊稱,引申作為丈夫的稱謂。
  • 郎:郎的稱謂比良人和先生來的較晚,郎是秦漢郎官的簡稱,雖不是定員,但也是前途極佳之人且郎者多為大家族的俊美兒郎,因此民間取其美意用以作為丈夫的稱謂。
  • 卿:卿的含義與郎相似,由先秦的貴族與官員之間的稱呼,經過漢代發展成為了夫妻之間的稱呼。卿在夫妻之間可以互稱,可以妻稱夫,也可以夫稱妻,卿發音親暱、相互尊敬,代表著單純、乾淨。
  • 官人:宋朝流行起來,包含著對丈夫未來的期望的稱謂。官人一詞原本是做官之人所用,後稱士人,再後來成為了對丈夫的稱謂。官人在唐朝時是官員的專稱,在唐末之後宋初時已成普遍。
  • 夫:意原為勞動者,即成年男子,後引申為丈夫。夫是上古時用的最多的丈夫之稱,因字簡而符合當時的語言習慣,由夫引申的夫君、丈夫都是在夫的基礎上而產生的美稱。
  • 漢子:漢子的稱呼比較粗俗,通常在文學作品中描繪底層婦女對丈夫的使用。漢子在南北朝時期,少數民族對漢人的一種蔑視稱呼。隋唐時期,民族矛盾逐漸融合後,漢子一詞也被保留下來,俗稱男子,對於漢子的叫法看對方的口氣而定。
  • 相公:在唐宋時期,漢字、語言得到極大的發展,由此也產生了幾個新的詞彙,相公也成了丈夫的新稱謂。相公一次最早出現於曹操身上,曹操以丞相封魏公,後來的朝代拜相即封公,相公的稱呼原是高官之意。進入社交領域後相公也俗稱男子,再後來演變為對丈夫的稱謂。但相公一詞在古代並不待見,多出現在宋元戲文之中,清代時更是氾濫為男妓之稱,因為有過這段不堪歷史,所以很多人不喜歡把丈夫稱為相公。

大國布衣


現在很多男人喜歡他的女人叫自己“老公″,說聽到女人嗲嗲的拖長聲調叫一聲“老公”,骨頭都穌了,那麼,他們知道這個詞怎麼來的嗎?

一、源於閩粵等地的方言

現在的“老公”這一親暱稱呼,我認為源於閩粵等地方言中“公婆”一詞。"公婆″指夫妻,分開稱呼自然就是“老公”和“老婆”了。

小時候,做為福建人,聽大人用方言聊天講故事,我常聽到"公婆"″老公″"老婆"這幾個詞。上中學後發現書上、電影里人們是互稱“愛人”的,那時候的我認為有文化又有愛的人都說"這是我愛人";沒什麼感情的則以″丈夫"“妻子”稱對方;只有沒文化不會說普通話的人才會用方言說“老公”“老婆”。

到了八、九十年代,隨著港臺粵語版影視劇在內地的流行,嗲聲嗲氣的“老公""老婆″的稱呼聽去特別親熱,先是情侶們學著叫,隨後就成為大眾稱呼在國內流行起來。即使是以前習慣了說"我愛人"的中老年人,也變彆扭了,不再稱″愛人"了。

二、詞義的歷史演變

“老”本義是歲數大的意思,“公”一般是指老年男子。“老公”兩個字開始並用最早是在魏晉時期,但是卻是對老年男人的一種貶義稱呼。

同樣的“老婆”這個稱謂,最初的含義也是指老年婦人。後來王晉卿有一句詩寫道:“老婆心急頻相勸。”

詩中“老婆”是指主持家務的妻子,後來男人稱呼自己的妻子叫“老婆”。

而“老公”經過詞義的轉化,也變成女人對自己丈夫的稱呼,但還是帶有貶義色彩。直到了宋代,“老公”一詞才開始成為了女子對自己丈夫的正式稱呼。

不過到了清代,“老公”一詞逐漸變成了對太監的稱呼,又有了貶義。所以到民國時期,"老公"這一稱呼變成了"先生″。

三、有關"老公″來源的浪漫故事

“老公”一詞的由來還有一個浪漫有趣的故事。說的是唐代一個叫麥愛新的人,結婚多年後,嫌棄妻子人老珠黃,想要納妾。

他寫了一副上聯:““荷敗蓮殘,落葉歸根成老藕。”放在醒目之處來提示妻子。這妻子也是個聰明有學識之人,看到之後明白了丈夫的用意,提筆續寫了下聯:“禾黃稻熟,吹糠見米現新糧。”

上下聯對仗工整,“新糧”還與“新娘”諧音,十分有趣,麥愛新被妻子才情打動,不再嫌棄糟糠之妻,便放棄了想要納妾的想法。

妻子見丈夫回心轉意,放棄納妾的想法之後,揮筆寫道:“老公十分公道”。

麥愛新回應:“老婆一片婆心”。於是後來這個故事當中的“老公、老婆”便開始流傳開來,漸漸的成為了夫妻之間的愛稱。

說完"老公"這一稱呼的來源,請你說說你喜歡這一稱呼嗎?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老,本義是歲數大大。公,在古代可以用來稱呼老年人。顏師古注《漢書》,說:公者, 老人之稱也。也就是說,老公開始是老人的通稱。兩個字並用,最早在魏晉時的文獻裡出現。那時候,跟“老公”意義相近的一個詞還有“老奴”,是對老年人的蔑稱。

在《世說新語》裡出現了一個現象,就是老公即是人們蔑稱的“老東西”,同時也是女人對自己丈夫的蔑稱。也就是說,詞義由泛指所有的老年人,漸漸變成專指自己的丈夫, 當然開始還是蔑稱, 感情色彩沒變。

語義學上有個語義反向引申的說法,就是說,道詞義發展 到一定的程度會向相反方向轉化。在《世說新語》里老公除了對丈夫的蔑稱,同時海存在是對丈夫愛稱的情況。也就是說,《世說新語》的成書時期,也是老公這個詞語義轉變的時期。之後到了宋代,老公正式用來稱呼丈夫。

這個意思一直被用到了明末清初,成書在明代的《 水滸傳》,出現7詞老公的稱呼,都是指丈夫。但是到了清代,老公又變成了對太監的稱呼。《紅樓夢》路的老公,都是這個意思。從這裡開始,人們一般不說老公這個詞,這給詞也也就漸漸被淡化處理了。

內地又用到老公這個詞,是從港臺傳過來的。因為港臺保留了一些詞的古代用法,加之開放之後,港臺文化隨著經濟強勢而不點被傳播至內地,並流傳開來,老公這個詞指代丈夫的意思又被廣泛使用。


了不迪


這個詞我在七十年代,搖船去上海聽到上海人這麼叫的,上海方言有老好的,老字搭配詞,跟江南的阿字意思差不多,上海人自稱阿啦,我們這裡聽起來鴨啦,在們地方只有偷老公這個貶義詞,偷老公指女人睡了別人家的男人,公婆是常稱,結了婚小夫妻二人,叫小公婆二個,他們的父母稱老公婆二人,妻子向別人介紹丈夫稱這是我裡男人家,丈夫介紹妻子,這是我家裡的,或娘子,


一生平安126700100


現在很多女人管自己的丈夫叫老公,老公這個詞怎麼得來的?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在過去的貧民老百姓,家庭女人基本叫自己的哪一口,為老頭子,當家的。這是最普通的叫法。

男人有點功名的,都會叫自己的那一口,為項公,管人,夫君。很本沒有老公這一說,那麼老公這一說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哪。

這隻能從八十年代說起,中國改革開放後,不但叫法都改了,並且個各方面都出現了變化。就連我們的服裝,也是五花八門。特別女性穿的如同妖怪一般。西洋化學的太快了。

就拿我國的國服中山裝來說吧。從上到下沒人穿了,都改西裝了。我想中山裝應該普及,在不然中山服會讓朝解申遺啦。如同端午節那樣,成了韓國的節日。


農村農民萬歲


管自己丈夫叫“老公”,現在被自然的約定俗成了。可是,確實知道這個叫法的由來的,不是很多。今天,我就給講講了。

首先,這個“老”字,指的是女人自己,因為女人會自稱“老孃”。對不對?“公”是雌雄的雄的意思,剛好,自己是老孃了,那丈夫肯定也對應的叫“公”了。意思是老孃的老伴。

“老公”這種叫法,是帶著詼諧玩笑的意味的,也自然透出一股親密的味道。大家叫著好玩,叫來叫去,就被大家所接受了。因此,如今中國大地,也就約定俗成的,自己的丈夫就是“老公”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