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28】万峰林游记 ●李红军

万峰林游记

●李红军

题 记

万峰林,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东南部,由近20000奇峰翠峦组成,是国家级风景区马岭河大峡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峰林壮如千军万马,气势宏大壮阔。这片浩瀚的峰林有的与湖水相伴,有的与田园相依,有的雄浑,有的灵秀,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勘称中国锥状喀斯特博物馆。早在三百多年前,足迹遍神州的徐霞客老夫子在这里留下了“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的名句,“万峰林”也因此得名。

近几年来,因为工作关系,每年的3月到4月份,我都有幸到兴义市的万峰林去。囿于时间有限,每次都是在车上惊鸿一瞥,不能尽情享受它的美色,只能引以为憾。我本“好色之徒”,面对如此美景,总想有一天一亲芳泽,大饱眼福,以偿相思之苦。据当地友人介绍,雨雾中的万峰林景色才是最迷人的。终于在一个细雨绵绵的上午,我放下所有的琐事,收拾好心情,从万峰林景区入口处的徐霞客广场徒步出发,开始了我的寻芳之旅。


美丽中国【28】万峰林游记  ●李红军


将军峰

施施然迈入景区,放眼西望,群峰环绕着一陡峭矮小的孤峰冲天而立,是为将军峰。将军峰在郁郁葱葱的林木之中昂首挺胸,气宇轩昂好似一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在他身后不远处,众多影影绰绰的高大山峰,酷似一队队随时准备战斗的士兵。将军峰脚下静静地流淌着一条蜿蜒的小河,当地人称之为纳灰河(“纳灰”二字是布依语,翻译成汉语大意是“美丽的田园。”)。将军和士兵就这样站在纳灰河边,不分晨昏夜昼,不畏严寒酷暑,世世代代忠诚地守护着这片神奇而美好的家园。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汪洋,鱼肥虾美,勤劳的布依人世世代代背靠山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仓”的幸福生活,加之盛产大米,是远近有名的鱼米之乡。可惜好景不长,不久,从远海游来一只巨大的水怪。那水怪体型硕大无比,嗜血成性,残害百姓,生吞家畜,为祸人间。当地百姓惧怕不已,称之为巨魟。此事很快惊动了天上的玉皇大帝,他急令二郎神前去为民除害。二郎神得令后,唤上哮天犬、带着天兵天将、骑着白龙马,火速奔赴前线。经过多次激烈的大战,二郎神终于战胜并斩杀了那只罪恶的巨魟。

为了守护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二郎神决心站在纳灰河边,世世代代做他们的保护神。就这样站呀站呀,沧海桑田,千万年过去了,汪洋变成了纳灰河,二郎神和那些天兵天将也站成了那一望无际的、密密麻麻的山峰。

为了表达对二郎神和天兵天将的敬意,老百姓在斩杀水怪的地方修了一座桥,名为“斩魟桥”。同时为了让后人永远铭记其功德,老百姓还在“将军峰”处的纳灰河上修建了另外一座石桥,亲切地叫它“将军桥”。


美丽中国【28】万峰林游记  ●李红军


日月田

走过将军桥,便到了一个叫上纳灰村的村寨。上纳灰村因村边环绕的纳灰河而得名,还有中纳灰村和下纳灰村。上纳灰村是个风景优美、民族风情浓郁的布依族村寨。进村的道路叫“更好街”。“更”在布依语中是吃喝饮的意思,街名寓意村寨里的家家户户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有吃有喝,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穿过“更好街”就是寨子里的文化广场,迎面而来的是一棵大约五六个成人怀抱粗的大榕树。树枝上挂满了大大小小、色彩艳丽的布带,粗壮的树干上同样如此。听旁边溜达的老大爷说,这是布依族的神树,在树上挂彩带是因为人们希望祈求保佑平安,祛病消灾。每逢布依族的重大节日,人们就会身着当地的民族服饰,在广场上载歌载舞,喝着便当酒(布依族的一种米酒。一说是用甘蔗渣发酵而成的酒,酒精度数不高,初入口味苦,而后回甜,使人不觉喝多,啪嗒一声摔倒在地,也称啪嗒酒,此种说法真假未知。),吃着糖糍粑和年糕,听着“八音坐唱”(八音也叫布依八音,指箫筒、牛角胡、葫芦琴、月琴、鼓、包包锣、小马锣和钗等乐器。),对着山歌,纵情欢乐,共度佳节。

绕过文化广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具有布依族特色的民居。这些两层高的民居,黑色的瓦、红色的屋檐、白色的粉墙上装饰着色彩亮丽的人物和风景画,掩映在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荫下,令人眼前一亮,神清气爽,刹那间心情愉快。我站在一座名叫“风逸居”的民族客栈的二楼走道尽头,深吸一口气,微微抬头极目远眺,但见万峰环抱的纳灰村坝子里,一幅精妙绝伦、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妙画卷徐徐展开:绿色夹带些许金黄的田园、缓缓流淌的小河、几十座古朴的小桥、红白相间的村舍、漏斗似的几多大小坑洞,骑着单车或步行的游人,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犬吠……我这时忽然明白了什么是天人合一,什么是世外桃源。


美丽中国【28】万峰林游记  ●李红军


八卦田

客栈老板,一位漂亮的布依族姑娘大花介绍说,我们现在目力所及的大大小小的漏斗型坑洞也叫天坑,共有37个,是因地下河长期冲刷导致地表沉陷而成的。这些漏斗有竖井与地下暗河相连。每到大雨时节,山洪会通过竖井被地下暗河消化。而遇到干旱,农人则可以通过竖井取水灌溉。其中最大的一个漏斗,宽而浅形如碟状。村民们以中间的洞口同心圆耕种,根据原来的地形垒了田埂后,一道道弯曲的田埂就变成了富有韵律的线条,形同道家的八卦,因而得名八卦田。这也是万峰林的一个著名景点。

清清的纳灰河全长约27公里,河水从北向南绕着万峰林田园流淌。我谢过大花姑娘后,向她介绍的下一个景点慢慢走去。近了,更近了,现在我看到的是纳灰河边上一块吸纳了日月精华的田地,它叫“日月田”。严格来说,是两块田:一块田圆圆的好似太阳,另外一块弯弯的仿佛月亮。它们就像一对甜蜜的恋人,相依相偎,相拥相抱,组成了日月田。它与万峰相望,与村寨相守,亘古未变,述说着美丽而坚贞的爱情故事。而这日月田的边上也有一个如同月亮一样弯弯的寨子,名曰月亮寨。

看完日月田,雨下得越来越大了。迫不得已,我只好依依不舍地坐上了返程的景区绿色公交车。窗外烟雨朦胧中快速闪退的万千山峰,犹如有灵性般向我挥手道别。摇摇晃晃中,我脑补着这样的画面:夏夜,万峰含黛,小桥流水人家,炊烟袅袅,稻香阵阵,蛙声一片,清风徐来,嗑着南瓜子,再来口黄牛肉汤……


美丽中国【28】万峰林游记  ●李红军


天坑

哈哈,美哉!快哉!爽哉!想想都是令人向往的。嗯,今年夏天还来万峰林避暑,就这样愉快地决定了。

夏季的万峰林更美。朋友,约吗?我在兴义等你!

后 记

我一直想写一篇关于万峰林的文章,无奈时间太紧,今天终于写成了。我不想把它写成百度万峰林,足足花了5个小时,不断地修改,不时与当地的友人沟通,搞得我头昏脑涨,精疲力尽。可我是很认真很努力地在写这篇文章,力图把万峰林的美和神奇呈现给尊敬的读者朋友。我尽力了,没有遗憾。水平有限,文章没能描绘出万峰林百分之一的魅力,敬请原谅。


美丽中国【28】万峰林游记  ●李红军


李红军,笔名:风月郎。42岁,南充职校老师,文学爱好者。

美丽中国【28】万峰林游记  ●李红军


《天府散文》编委成员

总 编:胡大奎

主 编:唐明霞

编 委:张小明 李红军 姚 佳 梁有劳

美丽中国【28】万峰林游记  ●李红军

您看见或者没有看见,《天府散文》都在这里,等着与散文、诗歌、小小说有缘的您!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