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夷小镇"无中生有",破解日照三大难题

东夷小镇被誉为离海最近的特色旅游小镇。就是这个“无中生有”的旅游项目,解决了日照旅游转型、国企改革、旧村改造三道难题。

数据显示,自2018年4月29日试运营以来,小镇先后吸引了558万人次前来打卡消费,实现收入9000余万元。

时下,全国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东夷小镇如何把握发展风口,跻身“网红”行列?“生于创新,成与创新”,日照市城投集团董事长李伟一语道破:“从筑巢引凤到招商选商,从规划建设到管理运营,东夷小镇创新而为,既握住市场的手,又抓住游客的心。”

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开发实现“多赢”

蓝天、碧海、金沙滩,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是日照发展滨海旅游的自信与筹码。然而,多年低水平开发、粗放式经营,一度成为日照旅游发展的痛点,这其中就包括董家滩的“渔家乐”。

尽管位于日照滨海旅游核心区,但董家滩的民俗旅游档次不高,收入较低。2012年,借棚户区改造政策,日照市创新采用“旅游+旧城改造”模式,在董家滩村原址建设东夷小镇,在距原址1.5公里处建设安置住宅,实现整村搬迁。


东夷小镇


上图为航拍东夷小镇夜景全貌(原址董家滩村)。

下图为2012年6月4日拍摄的秦楼街道董家滩村。


东夷小镇


李伟告诉记者,东夷小镇建成后,日照城投集团作为项目承建方,曾为如何经营“挠头”。“6.8万平方米东夷小镇,6万平方米是村级资产,如果交由村民自主经营,可能又会是‘家庭旅馆’的模式。”

于是,一方面,日照城投集团与董家滩村签订合同,将归该村的小镇资产交由城投租赁经营。李伟算了一笔账:“租金是每年1800多万,加上安置区沿街的租金收益,目前每名村民每年有1.3万元的收入,村民还可到小镇从事物业管理等工作,真正实现‘拆一片旧村,带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

另一方面,依托东夷小镇,日照城投集团聘请《舌尖上的中国》顾问王喜庆团队,高标准打造融民俗客栈、特色餐饮、文化休闲街区于一体的旅游小镇。“文旅特色小镇在全国异军突起,背后是全民旅游时代井喷式的消费升级,”李伟认为,日照打造旅游之城,随着滨海旅游的蓬勃发展,吃在哪?住在哪?购在哪?“抓住旅游消费升级的市场机遇,东夷小镇作为游客承接地,解决了所有问题,也给日照旅游多了一个非来不可的理由。”

东夷小镇的打造,解了日照旧村改造之难和旅游升级之困,对城投而言,项目坚持市场化思维主导的背后,更是推动集团由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并重转变,同时实现集团从“重资产”持有到“轻资产”运营的理念革新。

聚焦品牌打造,创新营销实现“爆红”

东夷小镇经历了六年的开发建设,但它的爆红却是一夜之间。

2018年4月27日,首届中国(日照)新闻摄影周在东夷小镇开幕,不仅中央、省、市70余家主流媒体大篇幅报道了本次活动,摄影周期间,活动相关新闻总浏览量达5000余万人次。

“开幕式的前一天晚上,小镇还在加班加点进行卫生扫尾工作”,据日照文旅集团总经理李鑫回忆,当时东夷小镇刚刚结束施工,没运营也没什么名气,“借助摄影周,小镇一经亮相便被叫响、放大,可以说是一鸣惊人,开业两个月就接待游客180万人次。”

以摄影周开场,东夷小镇一年举办了30多项主题活动,包括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感恩母亲节、“寻味东夷”美食评选大赛等等,同时穿插“美食星探”联动以及非遗文化展演,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

淡旺季冷热不均是日照旅游的短板,如何做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在李鑫看来,东夷小镇通过创新营销方式,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营销活动,不仅实现了宣传效果的事半功倍,更破解了旅游淡旺季的困局。

从大年初一开始,今年整个春节期间,东夷小镇的各种精彩民俗表演层出不穷,再加上日照元宵灯会的举办,让小镇在料峭的寒风中火了起来。

淡季更旺,在猪年春节期间成为了东夷小镇的新状态。数据是最好的说明,2019年春节节日期间,小镇共接待市民游客近20万人,实现收入约350万元,“元宵节当天游客达5.9万人次,这是东夷小镇运营一年以来单日客流量的最高值,比夏天旺季还高,这效果可想而知。”李鑫说。

聚焦特色塑造,创新运营实现“持久”

东夷小镇火了,除了营销手段的“推波助澜”,人气的聚集提升还在于“闲在小镇、品在小镇、泡在小镇”的特色魅力。

当前,大众旅游的需求日益多元,特色小镇贵在特色,也难在特色。特色,即是由创新而生,采访中记者发现,东夷小镇创新运营机制实现持久保鲜,是其特色塑造的关键所在。

项目初期,小镇发起了征集山东108匠活动,寻找日照本地及周边城市最能代表山东半岛特色的美食和文创产品。据东夷小镇经理朱志伟介绍,因为小镇没名气招商很难,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坚持不招商只选商。

在选商过程中,坚持“一店一品一产业”的模式,既要选择有市场的商户,还注重引入文化与艺术产品,确保各类业态配比适宜,以减少低端同质化竞争。目前,小镇共有特色美食、民俗客栈、文化展馆、手工文创、休闲酒吧5大类别176家商铺对外营业。郑杰的东夷老酸奶便是其中之一。

当初来东夷小镇是为了创业,如今老酸奶高峰期一天的营业收入过万,平时也在两三千,这让郑杰的自我成就感“爆棚”。他告诉记者,当初来小镇一分钱不用投,拎包入驻,这才有了他创业的机遇和平台。

郑杰所谓的“拎包入驻”,其实是东夷小镇创新的联营机制。据了解,小镇在规划定位、品牌营销、平台共享、招商选商、管理服务实行“五统一”模式,对特色美食实行“统一装修、免房租、联营扣点”政策,业主无需缴纳固定租金,而是按照收入与城投集团分成,同时,对在经营中日均销售额低于小镇标准的商铺实行末位淘汰。

在朱志伟看来,这种模式更能有效地对商户进行约束,既避免了商户之间恶性竞争,不管是从进货渠道,还是售卖价格都能有效监管。

品质的保障与持续的创新,让联营机制赢得了市场的肯定。数据显示,自小镇运营以来,联营商铺的每平方米日绩效是5.05元,是传统商铺每平方米日租金1.5元的3.36倍。东夷小镇不仅火了,还活了。

特色小镇的发展,不只是传统建筑空间、商业业态的变革,更是其内在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乃至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质变。“下一步,东夷小镇要在一店一品一产业上下功夫,拉长产业链,同时注重引入有情趣、有品位的商业业态,推出一批好吃、好住、好玩、好礼等衍生品,打造‘有一种生活叫东夷小镇’。”李鑫说。(孙向阳 许崇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