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劳动合同,劳动者怎样证明存在劳动关系?

没有劳动合同,劳动者怎样证明存在劳动关系?

各位读者及粉丝,五一国际劳动节快乐,“景山说法”就跟各位粉丝和读者聊一聊劳动者权益保护的事儿。

按照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在现实中,特别是县级以下城市的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规避法律义务,降低成本,往往不愿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而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不均衡,劳动者为了获取工作机会,往往被迫放弃订立书面合同。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另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在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欲主张双倍工资或在发生工伤后主张工伤待遇,应如何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呢?

没有劳动合同,劳动者怎样证明存在劳动关系?

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劳动行政部门的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应证明如下内容: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这些规定在我们专业法律从业人士看来是很清晰且很具有操作性的,但是对于我们普通的劳动者来说,法律条文可能就显得有些生涩,从而无从下手,今天景山就借着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机会,给大家介绍下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用哪些材料证明存在劳动关系,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1、了解公司的注册信息,最好能获取用人单位的工商注册信息;

2、入职或到岗前后的相关证明文件,比如录用通知书、入职通知书、员工登记表、通知入职或到岗的短信、微信聊天记录、通话记录等;

3、单位的规章制度、考核表单、岗位说明书、岗位要求、操作规程等;

4、具有辨识性的工作服、工作牌、工作帽、打卡记录、签到记录、工资发放记录、车辆出入通行证、专业技术人员年检的相关信息等;

5、工作中相关的相关记录,包括日常工作产生的文件、电子邮件、本人签署过的合同、收到条、工作安排记录、工作汇报记录、互联网通讯工具的记录等;

6、工作中的奖惩记录,比如获奖证书、通报表扬或批评的记录等其他奖励或惩罚类的记录;

没有劳动合同,劳动者怎样证明存在劳动关系?

7、具有公司印记或名称同时具有本人签名的管理流程性单据,包括借款单、报销单、内部联系单等;

8、证人证言类,包括其他劳动者的证人证言、上下游合作单位的证人证言等;

9、向行政管理部门的投诉、询问笔录、调查笔录等;

10、其他可以证明劳动者在接受用人单位指派而劳动、领取劳动报酬的证明材料。

总之,若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一定尽量多的保留与上述所罗列的内容有关的记录,随着科技的发展,上述内容的证明已不限于书面或文字性材料,照片、微信或QQ聊天记录、录音录像材料等均可以证明上述内容。

本期分享到此结束,欢迎关注“景山说法”,了解更多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律知识。

声明:本文为“景山说法”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各媒体(包括自媒体)转载请联系作者,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没有劳动合同,劳动者怎样证明存在劳动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