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的摇滚乐:我们本打算改变世界,结果只改变了自己

文|戈弓长

在刚过去的91届奥斯卡上,三部谱写音乐人生的电影占据半壁江山,包括斩获最佳男主角奖的《波西米亚狂想曲》、最佳影片《绿皮书》和最佳原创歌曲得主《一个明星的诞生》。自1927年华纳公司的《爵士歌王》宣告电影进入有声时代以来,音乐和电影已难舍难分。演员通过演绎音乐名人成就事业辉煌,更有成名歌手涉足银幕,把星光延续到影坛。早期音乐传记片多为古典音乐家,如1937年法国导演阿贝尔·冈斯的《贝多芬传》;还有1938年米高梅出品的约翰·施特劳斯传记片《翠堤春晓》,以及1984年米洛斯·福尔曼导演的《莫扎特传》。相比严肃庄重的古典乐,丰富多彩的现代音乐家传记片反映着激变的20世纪风貌。

电影里的摇滚乐:我们本打算改变世界,结果只改变了自己

《一个明星的诞生》剧照

1991年,摇滚乐的狂热爱好者奥利弗·斯通拍出《大门》,主人公是美国迷幻摇滚乐的代表——“大门”乐队主唱吉姆·莫里森。莫里森儿时在路上看到车祸,过早目睹死亡让他对生命有了别样的体悟。大学期间组建“大门”乐队逐渐走红。如同迷幻摇滚的名字,莫里森的生活中充斥着毒品、酒精和性,他神志不清地在台上唱出“弑父淫母”的歌词并裸露下体,多次入狱。1971年,27岁的莫里森在浴缸里去世,结束了惊世骇俗的一生。电影为观众洞开一扇透视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精神的门:那是一个动荡激变、喧嚣躁动的年代,冷战的阴云在战后精神废墟上盘旋,垮掉的一代和世俗决裂,在药物的致幻效果中追寻精神的乌托邦。片中的摇滚乐演唱会犹如印第安人的宗教仪式,观众一丝不挂地狂舞扭动,在迷乱中释放本能、返璞归真。舞台另一边则是严阵以待的警察,随时架走歌迷,中断演出。片中莫里森说道:“大门是知觉之门而非头脑之门”,他以音乐反叛一切制度、法律、道德,以大逆不道的姿态打烂现实的桎梏,最终抛弃物质和理性,在迷幻中通向自由的永恒之门。

电影里的摇滚乐:我们本打算改变世界,结果只改变了自己

《天鹅绒金矿》剧照

摇滚从20世纪60年代走来,到了70年代,爱与和平只剩下空洞的口号,群居和性自由也无法激起兴趣,怀疑主义盛行,大众的政治参与度降温,于是华丽摇滚开始了。华丽摇滚在思想上没有多少突破,风格就是全部,性别问题成为新的反叛要点。1998年由托德·海因斯执导的《天鹅绒金矿》,主人公布莱德·斯莱德的原型是英国华丽摇滚代表人物大卫·鲍伊。片中斯莱德原本留着长发,抱着吉他弹唱,在音乐节看到美国摇滚歌星库尔特·怀尔德的演出而爱上他。狂热的同性之爱激发灵感,让斯莱德彻底释放,他涂上眼影发胶,换上紧身亮片装,在舞台上妖艳亮相。雌雄莫辨的美和魅惑自恋的歌声倾倒众生,伦敦一夜之间拥进了比彩虹更多的颜色,年轻人褪去了波西米亚风,换上缤纷绚丽的服装,宣称爱什么性别都可以。影片用报社记者阿瑟的调查串联故事,如今西装领带的他也曾是华丽摇滚的信徒,躲在屋里听唱片,小心翼翼地躲开爹妈,在家门口换上艳丽服饰走向人群。摇滚伴随着青少年的性觉醒,危险又甜蜜。还用王尔德的绿宝石做道具,给追求感官唯美的音乐找寻精神源头——别管道德教条,美就是一切,只顾享受青春,耽于美丽。影片最后斯莱德已变成通俗歌手,已分手的爱人怀尔德哀伤地说道,“我们本打算改变世界,结果只改变了自己”。华丽摇滚的时代一去不返,像一场中年时忆起的春梦。

电影里的摇滚乐:我们本打算改变世界,结果只改变了自己

《席德与南茜》剧照

摇滚乐生来带着着反叛的胎记,舞台上是激烈的鼓点,噪音轰响般的电吉他和疯狂嘶吼,乐手们装扮另类,生活浪荡不羁,而疯狂极端的表象下是超越世俗的纯洁理想。1986年的《席德与南茜》根据“性手枪乐队”的贝斯手席德·维舍斯的事迹改编。席德是个剃着鸡冠头、瘦骨嶙峋的朋克歌手,南茜是个化着浓妆、穿着艳俗的“骨肉皮”。两人相爱后,南茜的毒瘾影响了席德的音乐事业,但席德不肯放弃爱人,宁愿陪她堕落。两个被家庭和社会抛弃的边缘人,爱的绝望却义无反顾。影片中英国处在经济萧条的背景下,破败的街道上垃圾遍地,墙上涂着无政府标语和反战符号。席德厌恶经纪人的势利和其他摇滚明星的虚假,他根本不要观众的喜欢,鄙视名气和财富。南茜面对唱片公司老板要求她离开席德,送给她一套房子的利诱,想都没想就拒绝,这迫使观众重新看待两个为人唾弃的毒鬼。他们像两个单纯的胡闹的孩子,活得太过真实,和现实的一切格格不入。他们的爱情如同污秽中开出的花朵,脆弱而珍贵。影片最后,1978年,两人结伴在纽约西街切尔西饭店100号房自杀,南茜死了,次年22岁的席德死于吸毒过量,歌迷将他视为朋克精神的终极表现,他拒绝被同化,留了在青春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