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心情低迷的時候該做些什麼,看看這些吧,記住永不言敗

藝術來源生活,又高於生活,我們的生活不會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很多挫折和坎坷。這個時候是最需要調節我們心情的,首要推薦就是推薦大家看電影。看人生百味體會自己的人生百味。如果你正處在人生的迷茫期或者失去了人生方向,不妨看看這10部勵志電影,相信你一定會從中有所收穫。

這10部經典影片中,幾乎有一半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他們也曾平凡,也曾懦弱,也曾茫然,但他們堅持了自己的夢想,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苦難,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最終走向了成功。相比他們,我們的條件可能要好很多,起點也高很多,他們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如果的你暫時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勇氣,你會從這些電影中全部找回來的。

1、《當幸福來敲門》

你剛剛拿到大學文憑,雄心勃勃,希望在事業上大展身手,可是找工作的過程漸漸泯滅了你的雄心,四處碰壁後該怎麼辦?這個時候你可以看看這部片,再怎麼樣你都不會比主角還慘。

這部片講的是一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幸福,會來敲門。很多人往往會關注對於夢想的樹立,而往往忽略過程的艱辛。特別是,當面對一個看似無望的現實的時候,有多少人會堅持,而多少人會放棄呢?生活總是在不斷地修正,並且提醒我們,順應大潮的人總是較有可能抵達成功的彼岸。可是,確實是有些人,願意逆流而上。我相信,這是導演對於逆行者的一點鼓勵。

2、《阿甘正傳》

在踏上這個充滿競爭與排擠的社會之前,《阿甘正傳》教給你處世方的不是與世無爭、息事寧人,而是為目標默默奮鬥、樂天知命。看了《阿甘正傳》,創業者內心能多一份平靜,少一份浮躁,就已經很寶貴了。

對上帝不公的怨恨,也許是人類精神痛苦的一大來源。而這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問題:世間幾人能真正豁達超脫?就像被截去下肢的丹上尉,為何要用最粗魯的語言辱罵上帝,為何宣稱要“吸取政府的奶水,直到吸光為止”?因為當時的他沒有認識到,自己必須“承認自己是個殘疾”,就像阿甘“承認自己是個傻子”,人為了自己心中的夢想就要一直為之不停地努力,可能過程艱苦,但是隻要堅持下來,一定會柳暗花明的。

3、《畢業生》

達斯汀.霍夫曼對未知世界的彷徨和嚮往,以及那個洋溢著激情和衝動的結尾,都一絲不差地契合了畢業生的心情。從畢業生走上創業之路,正是擺脫彷徨,揮發激情的康莊大道。

有網友說:第一次看《畢業生》我上大一。看的是愛情。看本駕駛車汽車在公路上飛馳去追尋他那的愛情。看本的執著最終讓他在教堂搶走了自己的新娘。成就了那永恆的經典。

第二次看《畢業生》我上大二。看的是表演。那時正是我崇拜達斯汀·霍夫曼的時候,看了他的幾部電影之後,再回過頭來重看《畢業生》,對他的演技由衷地讚歎。

第三次看《畢業生》我上大四。看的是心情。“畢業生”這三個字對我來說,不再是簡簡單單的三個字了,終於理解了為什麼這部電影叫《畢業生》,終於明白了那個暫時離開生活正軌的本為什麼是一個“畢業生”,終於明白了本的心情,“畢業生”的心情。

4、《風雨哈佛路》

麗茲出生在美國的貧民窟裡,從小就開始承受著家庭的千瘡百孔,父母酗酒吸毒,母親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貧窮的麗茲需要出去乞討,流浪在城市的角落,生活的苦難似乎無窮無盡。

隨著慢慢成長,麗茲知道,對於她的現狀只有讀書成才方能改變自身命運,走出泥潭般的現況。她抓住一切能夠讓她讀書的機會,並且為之努力奮鬥,每天努力拼命賺錢養活自己,利用一切空餘時間看書,她千方百計申請哈佛的全額獎學金,面試時候連一件像樣的衣服也沒有。但是最後她成功了。經歷了人生中漫長的黑暗時光,最後太陽終於照射進來了。在她的人生裡面,從不退縮的奮鬥是永恆主題,成功是必然的,只是早晚的問題而已。

生活有時候可能很黑暗,讓人窒息的絕望,但是不要放棄,最好利用它,它逼迫你向前,因為你無路可退。你要看到事物的根本,這個世界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本質之後依舊熱愛生活。

5、《 美麗心靈》

影片講述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卻在博弈論和微分幾何學領域潛心研究以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數學家約翰·福布斯·納什。納什出眾的直覺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擾,使他向學術上最高層次進軍的輝煌歷程發生了巨大改變。面對這個曾經擊毀了許多人的挑戰,納什在深愛著的妻子艾麗西亞的相助下,毫不畏懼,頑強抗爭。經過了幾十年的艱難努力,他終於戰勝了這個不幸,並於199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他曾經非常輝煌過,但是生活又得到了重擊,所幸的是他並沒有放棄,最終他的人生在此輝煌,有挫折一定不要言敗,生活最大的對手只有自己。

6、《肖申克的救贖》:

1946年,年青的銀行家安迪被冤枉殺了他的妻子和其情人,這意味著他要在肖申克的監獄渡過餘生。銀行家出身的安迪很快就在監獄裡很吃得開,他懂得如何幫助獄卒逃稅,懂得如何幫監獄長將他收到的非法收入“洗白”,很快,安迪就成為了獄長的私人助理。一名小偷因盜竊入獄,他知道安迪妻子和她情人的死亡真相,興奮的安迪找到了獄長,希望獄長能幫他翻案。虛偽的獄長表面上答應了安迪,暗中卻派人殺死了小偷,只因他想安迪一直留在監獄幫他做帳。安迪知道真相後,決定通過自己的救贖去獲得自由!他忍受欺辱,壓抑憤怒,默默的在統籌自己逃獄的事情,最終成功逃出,拯救自己的真的只有自己。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監獄,要救贖自己,不要困住自己。

7、《永不妥協》

埃琳·布羅克維奇是一位經歷了兩次離婚並拖著三個孩子的單身母親,在一次交通事故之後,無路可走的埃琳只得到律師埃德·馬斯瑞處打工度日。一天,埃琳偶然地發現了一些十分可疑的醫藥單據,在埃德的支持下,埃琳發現當地社區內隱藏著重大環境汙染事件,而居民們對此並未察覺,居民們逐漸被埃琳打動,團結起來對抗汙染。埃琳也成為了他們的核心人物。鄰居喬治在整個事件一直堅定地支持埃琳,在各方的幫助下,終於得到了賠償,並創造了美國曆史上同類民事案件的賠償金額之最。埃琳向世人證明了一個“弱女子”的價值。

這世界上的每個人來到世界都是有價值和有任務的,不要低估自己,認為自己是無用之人,更不要像現實妥協,你的價值只是還未到發揮的時候,這世上沒有人是無用之人。

8、《穿普拉達的女王》

剛從學校畢業不久的女孩安德莉婭,機緣巧合的進入了一家頂級時裝雜誌社作總編助手。然而好景不長,很快,安德莉婭就發現自己的工作簡直是噩夢,因為她的頂頭上司女總編米蘭達,除了在時尚圈呼風喚雨,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之外,還向發設法地對自己喝來喚去,以把自己榨乾為樂趣。

作為新人,你也許會遇到像惡魔一樣的boss,怎麼辦呢?不妨學一學這部片子裡的女主角。如果你喜歡這份工作,那麼好好幹,拼命展現自己,以博得上司的青睞;如果無法繼續工作,那麼就別再花自己的時間去抱怨公司或老闆,不如去找適合自己發展的地方。拿得起,放得下才是職業發展的根本心態。

9、《一公升的眼淚》

15歲的池內亞也(澤尻繪里香飾)突然患上了不治之症——脊髓小腦變性症,身體機能開始不受控制,但是,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亞也決心努力無悔地度過每一天,不給自己的青春留下遺憾。為了鼓勵自己以及家人和朋友,亞也從知道自己患病的那一天起便開始寫日記,記錄了自己的抗病過程。

在堅持了10年後,亞也終於在1988年5月23日凌晨零點55分,她25歲零10個月的時候,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在醫院裡靜靜地停止了呼吸,結束了自己短暫和“不幸”的一生……

為了可以回報這個美好的世界,亞也在離開前不久,要求死後可以捐獻遺體,希望可以找出惡疾的發病原因,她不想這種病再毀滅更多人的人生,所以願意把自己的身體獻出來作為醫學的治療和研究之用,這也是作為亞也唯一可以報答大家恩情和為全世界人著想的做法。

10、《喜劇之王》

片名雖然叫做喜劇之王,但是並不喜劇。該影片中周星馳雖然以搞笑為主,但內容卻相當悲劇化:描述一個實力派演員在明星制度下難有出頭的悲劇。

“其實,我是一個演員”,這句經典臺詞不知激勵了多少人,不知讓多少懦弱者勇敢,讓多少脆弱著堅強,讓多少迷茫者找到出口!人應該堅持自己的夢想,雖然會被人蔑視,會被人恥笑,但是心中的那團火不能磨滅。歷經多少年之後,當我們再細細地看一遍這部電影,心裡對星爺的奮鬥史又多了一些敬佩。在這個空虛的世界,只有夢想在陪著自己。只有這樣,自己,才永遠不會倒下。而通往夢想大陸道上的機會,都是靠自己爭取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