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界鄙视链:刘昊然>鹿晗>蔡徐坤?

偶像界鄙视链:刘昊然>鹿晗>蔡徐坤?

4月29日,影视剧《在劫难逃》公布主演阵容,其中与王千源、吴越的名字列在一起的是——鹿晗。跟所有的与演技派放在一起的流量一样,鹿晗的出现,瞬间就激起路千层?浪。

偶像界鄙视链:刘昊然>鹿晗>蔡徐坤?

严格上来说,这可能算是鹿晗为转型做出的首次努力,尽管《重返20岁》《我是证人》《择天记》都可以算是他在影视方向上的尝试,但这一回,从艺人自身项目的选择上来说,与之前的作品明显有所不同。

悬疑题材、亦正亦邪的角色又搭档演技派,可谓是流量转型的基础套餐了。参考李易峰的《动物世界》、杨幂的《宝贝儿》,《在劫难逃》可以算是鹿晗寻求转型的重要信号了。转型这个词,29岁的鹿晗在面对,18岁的TFBOYS三小只也在面对。

一代流量们都在努力从爱豆转入B端赛道,那么二代偶像呢?

偶像界鄙视链:刘昊然>鹿晗>蔡徐坤?

昨日,乐华官宣6月2号周年家族演唱会将于澳门开唱。“家族演唱会”让人不能不想起SM,而这也确实能与乐华向来标榜的“中国SM”对的上号。

抛却目前乐华是否能称得上“中国SM”的疑问,偶像运营角度来看,家族演唱会的方式更像是专门针对粉丝的营业服务,从根本上来说与48系握手会的差别不大——都是在吸引特定群体消费。

蔡徐坤、范丞丞、李汶翰这一届的偶像们,似乎正在经历韩式培育,日式收割的国产模式,难道国内“偶像”的下一步是精准粉丝用户画像,守着一亩三分地收割?

大流量拥抱B端,结果如何?

鹿晗上一次的消息,是单曲销量风光不在,上上一次,是演唱会售票难回巅峰。

参考吴亦凡一年一个新词的热度,无论粉丝是否愿意承认,“恋爱”这张王炸牌,几乎毁掉了鹿晗的顶流之路,流量红利流失,对于鹿晗来说转型迫在眉睫。

偶像界鄙视链:刘昊然>鹿晗>蔡徐坤?

(截图来自韩剧《她的私生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第一批流量明星诞生于鹿晗、吴亦凡四人的回国、李易峰陈伟霆古剑爆红、TFBOYS出道,外加一个杨洋,他们组成了国内第一批流量明星阶梯。那是个完全属于他们的时期,这批人几乎占据了所有的曝光和荧屏,无处不在。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批流量明星也都交不出有口碑的作品。他们演大众中意已久的IP,让观众没得选;他们拿不属于他们的奖,让实力派无奖可领。但伴随着批判,流量的市场号召力减弱,他们不得不寻求转型。

演了多年男配角的李易峰,靠着《古剑奇谭》爆红,之后从《心理罪》演到了《动物世界》,转型的诚意满满;杨幂轻装上阵,顶着“这可能会是你(导演:刘杰)口碑最差的一部作品“的觉悟也要朝实力派狂奔。

偶像界鄙视链:刘昊然>鹿晗>蔡徐坤?

客观来讲,截止目前,鹿晗主演的两部电影作品,口碑评价均尚可。

《重返二十岁》里的北京大男孩曾为他赢得过不少好评,超过25万豆瓣网友给这部影片打出了7.1的分数;与杨幂合作的《我是证人》也拿到了6.1的及格分,但这些都是他巅峰时期的巅峰作品。

至于电视剧作品,《甜蜜暴击》豆瓣评分2.7,《盗墓笔记》4.7、《择天记》4.1,不提也罢。

再看看其他流量队友们,无论你如何嘲讽吴亦凡的skr和大碗面,他都确实早早规划了国际音乐的路线,虽然中间也穿插着不少“凡的怒吼”;张艺兴从《老九门》努力演到了《一出好戏》;王源在《天长地久》之后,又进入了音乐节目、王俊凯被传自降片酬接演陆川的《749局》,而易烊千玺时尚路线正在开花,还握有待播的《长安十二时辰》等剧。

偶像界鄙视链:刘昊然>鹿晗>蔡徐坤?

各届流量作品情况表(不完全统计)

这是市场选择下的倒逼转型,鹿晗、张艺兴以及更年轻的TFBOYS三人都一样。

但也很显然,转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走了太久的捷径,想要回到大路上,(投黑马Tou.vc专注于文创领域的众筹平台)就难免会有一个滚下坡的过程。

粉丝们蛮不讲理为吴亦凡打榜,真金白银只换来铺天盖地的嘲讽;王源上周在《我是唱作人》崩溃哭泣,说着“希望把自己的脸蒙起来,然后让大家听到我的声音,想让大家知道,我也是会唱歌。”

某导演在采访中曾说“他们(年轻流量们)说努力,观众不信了。”

新偶像圈地自嗨,后路在哪?

长江后浪推前浪,大流量失灵,养成综艺的出现又为市场提供了一大批新的偶像。

偶像界鄙视链:刘昊然>鹿晗>蔡徐坤?

相对新偶像而言,第一批流量明星经历的蛰伏期要长的多,吴亦凡四人都是应对了长时间的练习生生活,之后才获得出道机会;李易峰毕业多年一直在娱乐圈摸爬滚打;TFBOYS基本符合养成的路线,在观众眼皮底下长大。

反观当下的养成偶像,综艺大幅度缩短了他们成名的时间,养成形同虚设,他们辗转在各个选秀节目之中,寻觅着一夜成名的机会。

但有趣的是,从选秀节目中快速崛起的新偶像们,却似乎正在慢慢将“流量明星”摆放回“偶像”的位置——运营更加垂直,饭圈更加集中。

偶像界鄙视链:刘昊然>鹿晗>蔡徐坤?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研究粉丝文化的学者曾提出过一个观点:粉丝不单单是个体消费者,他们是比个体消费者更主动,更愿意去创造、消费的一群人。一个成功的偶像,就是一个成功的“作品”,这是一笔贩卖想象的生意,在这个商业过程中,艺人本人被品牌化。

这样的现象,它是可读懂的内容比如音乐作品,与可购买的形式(盈利手段)比如巡回演唱会和单曲EP,二者的结合,且有明确目的的商业行为。

以音乐单曲为例,流量歌手的作品如今基本全部付费,热衷数据的粉丝们已经通过无数案例证明了自己的购买力。

感受一下,2019年QQ音乐数字专辑榜畅销榜排名:

(截图来自QQ音乐)

排名第一的是陈立农,《一半是我》2019年1月1日上线,截止4月30日售出超过258万张,单价3,总计折合人民币超过776万元,购买榜单中排名第一的粉丝会购买了接近38万张,其中个人最高购买超过4万2千张。对比周杰伦《床边故事》最高购买的405张,流量偶像的粉丝购买力确实惊人。

(截图来自QQ音乐)

而去年,火箭少女的《撞》销售额则高达2099万。这还仅仅只是单曲的销售,粉丝在品牌上的购买力也不容小觑,在国民度难以扩展的当下,从粉丝购买上已经能获得相当大的回报,新偶像们似乎已经不执着于出圈。家族演唱会也好,周年巡回也罢,收割的都是原属地里的麦子。

但,这是“短命”的玩法。除了饭圈女孩,没人知道,去年,王子异,一张团专之外至少还有三四首单曲;乐华七子绑定的Justin、朱正廷和范丞丞,人手还有两张乐华七子的团专和个人单曲。

轻投入、轻资产、接力宣发、商务优先,会是什么结果?

不断有新的训练生涌入,今天为了打投爆肝的粉丝,明天就有可能换一个人努力。去年现象级选秀综艺,今年只剩饭圈女孩在狂欢。孕育新偶像们成长的土壤,只靠巡演、见面会是无法开花结果的。为了长久的“活”着,他们最终也会重复前辈们走过的路,并且艰难程度只会更甚。

流量派演员稳扎稳打,笑到最后?

而在B端,“千禧一代”其实有不缺作品与流量的佼佼者——刘昊然和吴磊。

流量派演员主要作品情况表

这两人平均每年都有至少一部电视或电影作品。

2016年,刘昊然凭借《最好的我们》成功冒头,之后几乎没有重复类似题材;2017年出演《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和两部电影;2018年的《唐人街探案》2拿下了超过33亿的票房,值得一提的是“唐探”已经形成系列化,至少还有一部东京篇可以稳定输出。

这个观众缘奇好的流量型选手,在演员这条赛道上,确实先行了一步。

商业上,上个月刚拿下TOD'S鞋履系列大使,是知乎的代言人,手里还握着科颜氏与彪马,与路易威登和TIFFANY关系良好;杂志封面上,五大男刊目前虽还未满贯,但也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张,拿下了《智族GQ》11月刊,还是《风度》的心头好。

2018年,吴磊同样主演了《斗破苍穹》和《沙海》两部热门大剧,以及《阿修罗》和《影》两部电影,尽管评价不一,但这都并不影响他四大墙头之一的地位。

有意思的是,这两人一前一后都在正午的《琅琊榜》里磨练过。(投黑马Tou.vc专注于文创领域的众筹平台)那么流量转型就真的没有机会吗?也不是。

王源的《地久天长》今年就开了个好头。这部作品携柏林国际电影节影帝影后双银熊之势于三月上映后,成为了年初国产电影口碑佳作;往前一点,王俊凯去年的《天坑鹰猎》也收获了不少好评。

事实上,无论一代流量、二代偶像还是流量型演员,他们目前都还有很强的市场转化能力,因为这是一笔注意力生意,而他们时刻吸引着大量的注意力。但,这个商业内涵究竟要如何理解以及实现长久的挖掘,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验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