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男女私奔的經典案例?

阿扁侃歷史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

歷史故事千千萬,愛情總能分一半;中國古代有很多愛情故事,或圓滿或悽美,不過其中最能引起人們八卦之心的,可能還是五更私會,一眼終身,浪跡天涯一類。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個古今中外都存在的,因為違背所謂“禮法”卻又有所謂“愛情”作為理由的一個行為:私奔。

所謂私奔,可以解釋成“不顧阻攔投奔所愛的人或一塊逃跑。舊指未婚私自投奔戀人而逃走。”。

既然題目中問的是歷史上的“經典私奔案例”,那就是沒有父母之命私自逃走生活了。可能在很多人心裡,所謂“私奔”是待字閨中的小姐一日夜遊,驀然回首,一見情郎誤終身。不過事實上,古代幾個有名的私奔案例或者故事,都不是這種典型,參與選手包括寡婦,侍妓等;黃花大閨女主要還是在西廂記風格的私會大隊中,私奔大隊狂放大膽的行事風格還是少數人。下面我們來看看各對選手的故事。

私奔大隊隊長組合:司馬相如和卓文君

之所以選擇這兩位作為隊長,是因為他們真的太有名了,是多年來為愛奔走的典型代表;更何況,這兩位一位文采卓然,一位才貌雙全,自然是讓很多人腦補了一出才子佳人的畫卷,加之愛情點綴,堪稱甜文第一主角。

顏值擔當私奔大隊隊長司馬相如和卓文君

不過實際上,根據歷史記載,首先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看對眼的時候是一位寡婦,是因為出嫁不就丈夫去世了,就回到了孃家。在一次卓家邀請文人墨客的晚宴中認識了一無所有但是才華橫溢的司馬相如。兩人郎有情妾有意,一曲《鳳求凰》傳千古;可惜得不到父母的首肯,便計劃跑路,之後開了個酒肆。

韋莊寫“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用的就是卓文君當壚賣酒的典故。後來卓家於心不忍,給了二人金銀僕從,終於讓這兩個人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這個故事到這裡都充滿了甜蜜,讓人不得不感嘆愛情的偉大;不過司馬相如作為窮書生標配,後來果然也還是走上了負心男道路,卓文君的《白頭吟》就此而生。有人說司馬相如因此幡然悔悟,有人說渣男只是迫於輿論壓力作秀。不過無論怎樣,這個充滿玻璃渣的甜文流傳後世,這兩位作為私奔大隊隊長名副其實。

私奔大隊骨幹成員:西施和范蠡

說起范蠡,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他的商業才能,而西施則是以四大美女之一的身份聞名。不過這兩個人之間的纏綿,也是私奔界比較有名的一個故事。

眾所周知,越王勾踐因為戰敗做了三年俘虜,而身為臣子的范蠡為了越國的存亡,提出了著名的休養生息政策,伍子胥評價為:“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 ”

這個休養生息的政策有一個必要的外部條件:吳國不來攻打。於是范蠡提出了美人計,以集全國之力選擇出的美女來迷惑夫差,給越國提供重要的發展時間差。西施就是在這個計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這個勾心鬥角的開端之後,民間故事突然走入了純情路線,范蠡這個美人選的顯然十分成功,把自己也迷進去了。不過為了國家大義,范蠡還是把西施送到了夫差身邊,併成功剿滅了吳國。

吳國滅國後,有傳說人們再也沒有見過西施,又有人傳說見過范蠡與西施縱情山水。若是范蠡最後接到了西施,和她一起遊山玩水,共度餘生,也能算一個美好的故事;不過春秋時期戰亂紛繁,各國政治軍事鬥爭不斷,范蠡和西施本來住在越過的兩頭,可能此生不會相見;但是因為政治鬥爭兩人產生了接觸,卻又因為政治而無法圓滿,只能選擇私奔,大概算是強行Happy ending的類型。

但是也有人說范蠡和西施私奔只不過是後人強加於之上的美好想象,西施在吳國滅國後,本來可以榮譽還鄉,但是因為美色,卻被越國皇后視為亡國的不祥之物,於是在越國大軍凱旋時被害。後人只不過給急流勇退的范蠡,強行安排了帶西施逃亡的Happy ending,彌補大家的遺憾罷了。

這是一個不知道說是美好還是悲傷的故事


私奔大隊傳說成員:紅拂女和李靖

私奔的故事說到這裡,已經到達了哥只是個傳說階段。接下來說的這一對,是唐代傳奇小說中的一個故事,當然男主人公是真實存在的,這就是虯髯客和紅拂女的故事。

紅拂女敢於追求愛情

這個故事記載於唐代傳奇《虯髯客傳》中,說的是紅拂女家道中落,成為了隋代著名的權臣楊素的侍妾,卻在一次高官party上對名不見經傳的李靖一見鍾情,甚至夜裡女扮男裝敲開了李靖的門。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李靖看著美貌的紅拂女,也為她的勇氣所感動,便答應了她深夜出逃的要求。於是這一對當晚連夜奔出長安,可能是私奔大隊裡發展最快的一對,由此也有了“紅拂女夜奔”的傳說。


除此上述三對之外,中國歷史上的私奔大隊成員還有:元雜劇中的《牆頭馬上》中的裴李二人(講述李家小姐千金與裴家少年少俊遊園偶遇,互相愛慕,互致情詩。男問:“為誰含笑在牆頭?”女答:“莫負後園今夜約。”二人相約私奔,在裴家花園匿居七年,終被裴父發現趕出。後幾經周折,再得團圓。);

還有越劇《淚灑相思地》中的張青雲和王憐娟(講述蘇州書生張青雲遊學杭城,偶遇丹徒縣令王守禮之女王憐娟,兩人一見傾心,私訂終身,後來張青雲貪慕權勢,揹負前盟。王憐娟生下孩子,孤身一人去蘇州尋找張青雲,張青雲翻臉不忍。王憐娟生下兒子後因病而亡。)

這些私奔的成員中,雖然大部分故事都是“王子和公主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便終止了,但是也不乏像司馬相如/張青雲這種渣男。

在中國歷史上,不論是真實記載還是民間傳說,各種關於私奔的記載可以說層出不窮,雖然熱門的私奔記載中,不乏悲劇結尾的故事;

但是對於衝破禮教束縛,大膽追求愛情可能永遠是人類心靈的最美好的追求之一。這也是文人們大都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一個還算美好的結局給這些大膽私奔的人,給他們賦予了忠貞,勇敢而美好的愛情。這也大概就是“私奔”從古至今不算是一個褒義詞,卻又有無數傳說留下的一個原因吧。

我是以史為鑑,每天都有有趣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


以史為鑑


趙四小姐和張學良“私奔”。

少帥風流倜儻,也是出了名的。他除了有三位妻子外,還有眾多女友。在晚年時,少帥曾說:“于鳳至是最好的夫人,趙一荻是最患難與共的妻子,貝太太是最可愛的女友,我的最愛在紐約。”

在少帥身邊的女人們中,趙一獲(排行老四,趙四小姐)是陪伴張學良時間最長的,將近72年。

少帥和趙四小姐(趙一荻)相識的時候,少帥已經有兩位妻子了:原配于鳳至,二任谷瑞玉。而且,張學良還比趙一獲大11歲。但是,這不影響兩人相戀,最後“私奔”。

為何加雙引號,是因為“私奔”其實也是趙一獲父親“默許”的。

1929年3月,張學良請趙一獲到奉天(瀋陽)來旅遊,而趙一獲也是徵得家人同意的。並且,在上火車時,趙家人也來送行了。可是,等趙一獲到瀋陽後,其父趙慶華就在報上發表聲明:

"四女綺霞,近日為自由平等所惑,竟自私奔,不知去向。查照家祠規條第十九條及第二十二條,應行削除其名,本堂為祠任之一,自應依遵家法,呈報祠長執行。嗣後,因此發生任何情事,概不負責,此啟。"

這件事,可以看成是趙父“逼女嫁人”。與其讓女兒跟張學良不明不白,不清不楚,不如登報公開此事。這樣做有兩個好處:第一,讓張學良和趙一獲沒有退路,只能堅持在一起。第二,趙父在北洋政府任職,而張學良是奉軍,有敵對矛盾,他必須出來表明立場。此後,趙父辭職回家,不讓女婿張學良有顧慮。

趙一獲和張學良的愛情也是非常圓滿了。自1940年2月始,趙一荻接替于鳳至陪伴在張學良身邊,一直到老。趙一獲死後,張學良一直握著他的手,久久捨不得放下。後來,張學良曾對人說,他這一生欠趙四小姐太多。

孔令侃和白蘭花私奔。

孔令侃是孔祥熙和宋靄齡的兒子,為人也是很風流。不過,在玩膩了小姑娘後,孔令侃把手伸向了“有夫之婦”!

第一個和孔令侃有染的“有夫之婦”是宋子文的小姨子!要知道,宋子文可是孔令侃的舅舅!宋子文,孔祥熙,宋靄齡等人堅決反對。不過,孔令侃到是很有幽默感:

“孃舅怕什麼,討了他的小姨子,我和他(宋子文)不就平起平坐了。”

幸好,宋子文的小姨子也是“逢場作戲”,並不想真的嫁給孔令侃。在全家人的反對下,這門親事算是崩了。

後來,孔令侃又和經常去他家打麻將的“白蘭花”(盛宣懷的兒媳婦)好上了。白蘭花雖然已經快40歲了,但是,保養的非常白嫩,再加上她閱歷豐富,人情世故玩的轉,比她小十幾歲的孔令侃被她迷的神魂顛倒。不過,盛家也是大家族,他們這麼搞肯定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對。

後來,孔令侃因為在香港私設電臺,被日本特務向香港當局告發。蔣介石指示要孔令侃回重慶。宋靄齡怕兒子回來受到政敵打擊,趕緊找宋美齡說情,讓孔令侃去了美國。

孔令侃去美國之前,給白蘭花發電報,讓她速來香港。兩人在菲律賓馬尼拉私自舉行婚禮,結為夫妻。孔祥熙知道此事後,大罵:“孽種,這個孽種!”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李靖與紅拂女

李靖,字藥師,陝西三原縣人。生於公元571年,死於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是隋朝大將韓擒虎的親外甥。李靖是歷史上少數可比肩韓信、白起、吳起等將領的軍事天才。而他的愛情也是充滿神奇色彩,為人津津樂道。

李靖身材魁梧,容貌俊秀,為人忠厚老實。他從小讀書就非常刻苦,年不滿二十,經史子集了然於胸,對兵法也極有研究。韓擒虎素知李靖之賢,就想考考這個外甥,與他討論歷史上的將相得失及用兵之道。李靖侃侃而談、口若懸河,有史有據,還充滿自己的想法和見解,韓擒虎對他讚不絕口,歎服不已。

韓擒虎很欣賞這個外甥,判斷李靖以後是個將帥之才,遂領他去認識一些朝中大員。當時宰相楊素與李靖談話之後,拍手稱奇,還說:“以後我的位置會是你的。你好好幹,會有大出息。”

相傳有一次,李靖去洛陽出差。想返回長安時,天色已黑,奔波一天的李靖找了一家客棧休息一晚再走。這家客棧的主人是個裝扮得體的中年婦女,身邊有兩女僕,一個穿青衣,一個穿紅衣。

女主人一見李靖,熱情有加,連忙讓女僕準備飯菜,酒至半酣,女主人對李靖說:“君容貌非凡,前途無量,我這兩女僕已至成年,還未嫁人,君若有意,可兩選其一許配給你。”李靖聽後,竟有這等好事,李靖仔細瞧了瞧,藉著酒勁說:“夫人若不棄,我兩個都要。”女主人一聽,沉了臉:“太貪不行,只能選一個。是穿青衣,還是穿紅衣?”李靖想想,走過去把紅衣服那個姑娘牽過來。

第二天清晨,李靖醒了,仔細一瞧:自己躺在一片青草地上,全身露水,狼狽不堪。哪有什麼美女,原來昨晚做夢來著!

李靖回到長安,馬上找楊素彙報工作。在彙報時,李靖高談闊論,英氣逼人,這時,剛好有一個手執紅拂的美女站在楊素旁邊,屢屢用溫柔的目光顧盼李靖,含情脈脈。李靖定睛一看,這人好似昨晚夢境紅衣姑娘。不過也沒在意,當晚他就在京城找了家客棧住下了。

時至半夜,酣睡中的李靖忽聽有人敲門,打開一看,原來是白天手執紅拂的那個美女,現在身穿紅衣來找他了。李靖大驚:“姑娘深夜造訪,宰相會怪罪你的,你快走吧。”美女說:“妾身在紅塵已久,閱人無數,今能見你絕倫儀表,過人才華,妾身願以身相許,相公意下如何?”李靖想起長安途中的奇遇,覺此事似是命中註定,心裡也是願意的。但又問:“楊素是當今宰相,你跟了我會惹來災禍的。”美女冷笑道:“楊素尸居餘氣,老不中用。”於是,兩人在當晚就結為夫妻,為了躲避楊素之害,兩人連夜私奔,往山西太原方向去了。



紅拂女與李靖美女配英雄,紅拂女也以賢惠著稱,甘願做李靖背後的那個女人,陪完李靖走完了充滿傳奇的一生。


阿扁侃歷史


我來介紹兩對情人吧,一對是美輪美奐、人人嚮往的愛情故事,一對是放蕩不堪、為人不齒的十年等待。

一、卓文君和司馬相如,卓文君為蜀郡臨邛的首富卓王孫之女,不僅貌美,還精通音律,是中國四大才女之一。十六歲時嫁過人,後來丈夫死了,又搬回卓家居住。

當時,有一個落魄才子司馬相如,得知卓文君的事後,和他的好友臨邛縣令王吉設了一個計策,縣令王吉裝作對司馬相如必恭必敬,天天去拜訪司馬相如,而司馬相如裝作有病,不肯接見他,越是如此縣令卻越加恭敬。

卓王孫聽到這個消息後,覺得司馬相如不簡單,於是請司馬相如做客,司馬相如應邀前往,在卓家彈了一首曲子《鳳求凰》(有人懷疑不是《鳳求凰》),卓文君聽後愛上了司馬相如,晚上卓文君就跟司馬相如私奔到了成都。卓王孫非常惱怒,發誓“不分一錢也”。

司馬相如家裡家徒四壁,二人生活得很貧苦。過了一段時間實在堅持不下去了,他倆又返回臨邛,開了一家酒館。卓王孫聽說女兒又回來了,還開了一家酒館當壚賣酒,哎呀,我這老臉往哪擱呀,得了吧,給他們一些錢財,打發他們走得了。於是給了他們一百奴僕,百萬錢財。二人得了錢財回到成都置房買地,生活富足。

卓文君不但能為愛情勇往直前,而且愛情保衛戰也打得很漂亮。

後來,司馬相如得到漢武帝的賞識,被封為郎,感覺自己有本事了,就有了納妾的想法。卓文君知道後,寫了一首《白頭吟》給司馬相如,表達了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悽悽復悽悽,嫁娶不須啼。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白頭吟》(作者存疑)。

後來司馬相如寫了一首十三個字的信給卓文君: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卓文君看後,知道丈夫忘了自己了(此詩少了億,暗示沒有回“憶”了),心如刀割,給司馬相如回了一首《怨郎詩》。

“一別之後,二地相懸。只道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絃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怨郎詩》。


司馬相如看後,覺得對不住妻子,遂迴轉心意,兩人白首到老。

下面這兩位如果看了上面這個故事,不知他們是何感想。

二、夏姬和巫臣,夏姬春秋四大美女之一,因為她的放蕩行為,有九個男人因為她而死,號稱“殺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國兩卿”。

夏姬前面的不恥行為就不說了,從
正題開始,夏姬和陳國君臣三人穢亂不堪,導致陳國大亂。楚莊王出兵平定陳國內亂,把夏姬帶回楚國。

楚莊王和大臣子反看到夏姬生的嬌豔欲滴,楚楚動人,都有了娶夏姬想法,卻被被巫臣以紅顏禍水等理由勸阻(巫臣可沒那麼好心,因為他自己想得到夏姬)。楚莊王就將夏姬賞賜給了大臣連尹襄老。

後來,連尹襄老在晉楚戰爭中戰死,巫臣看到了機會,相約夏姬私奔。夏姬就以尋找老公連尹襄老屍體的名義,逃出楚國來到鄭國等著巫臣,這一等就是十年。

十年後,巫臣借出使齊國的機會,帶著家室到鄭國與夏姬完婚,然後一起投奔到了晉國。子反得知消息後,大怒,怪不得阻止我娶夏姬,原來你給自己留著呢!於是帶兵滅了巫臣一族。



巫臣得知族人被滅,發誓:“定叫子反疲於奔命而亡。”最後楚國果然亡國。他們的事情在4月17日的問答裡介紹過了,這裡就不多說了。(史料來源於《史記》等、圖片來源於網絡)


探索真歷史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紅拂與李靖


樓嘉


杜十娘,梁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