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有300萬人零點看復聯4……(無劇透)

昨天,大家都去電影院過年了嗎?

小編的朋友圈已經被轟炸了,到處都是這樣的

據說,有300萬人零點看復聯4……(無劇透)

或者這樣

據說,有300萬人零點看復聯4……(無劇透)

甚至這樣的

據說,有300萬人零點看復聯4……(無劇透)

電影院堪比過年!

由於國內首映比北美提前2天,零點首映300萬人相聚電影院不在話下……

據說,有300萬人零點看復聯4……(無劇透)

而《復聯4》的上映之所以能夠成為整個院線電影市場的狂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作為一個文化產品,真正的影響到了很多人。無論你是哪位超級英雄的粉絲,在這場三個小時的終極之戰中,你都會得到情感上的滿足,並且為此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而在2018年,有一本書同樣影響了很多人,同時也火爆了全中國:上市前,中國半個金融圈都在期待;一上市,穩坐各大圖書銷售榜榜首達數月之久;年底,一舉斬獲2018亞馬遜中國年度紙質書暢銷榜、紙質書新書榜和Kindle付費電子書新書榜三料冠軍,成為近五年來首次奪得亞馬遜中國年度紙質書暢銷榜冠軍的經管類圖書。

這就是瑞·達利歐在中國出版的首部作品《原則》。2018年內,《原則》的印量達115萬冊;截至到目前,《原則》的印量達到130萬冊,並仍保持著強勁的銷售勢頭,成為了中信出版社又一本現象級圖書。豆瓣2018年度圖書商業·經管類No.1、第一財經“年度人氣書籍”、 微信讀書2018年度好書、2018書業年度評選·年度經管類圖書、彭博新聞社2018年度最佳書籍……2018年底,《原則》代表隊更是在各種好書評選中,拿獎拿到手軟。

據說,有300萬人零點看復聯4……(無劇透)

《原則》在中國的火爆,讓低調的瑞·達利歐再次站在了大家聚焦的目光中。瑞·達利歐是對沖基金公司橋水創始人。他出生於紐約長島一個非常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26歲時在自己的兩居室公寓內創辦了橋水。經過40多年的發展,橋水位列美國最重要的私營公司榜單第五位(《財富》雜誌)。他入選《時代週刊》世界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並躋身《福布斯》世界前100名富豪行列。由於他獨到的投資準則改變了基金業,投資界知名刊物CIO稱其為

“投資界的史蒂夫·喬布斯”

據說,有300萬人零點看復聯4……(無劇透)

關於瑞·達利歐和橋水的故事,最為人稱道的就是他們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的表現。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引發的金融危機狂風驟雨般席捲全球,多個超大型金融機構倒閉或被政府接管,全球經濟受到重創。此後十年,全球經濟仍然在苦苦尋求復甦之道。橋水卻安然度過了2008年金融危機,逆勢斬獲正收益,因為其創始人瑞·達利歐準確預測到了這場撼動全球的金融危機。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橋水的《橋水每日觀察》是時任美國財長蓋特納每日必讀的材料。

瑞·達利歐為什麼可以預測到金融危機?正如他在其全球暢銷書《原則》中解釋的那樣,他相信,絕大多數事情都是一遍又一遍地反覆發生的,所以通過研究事物的規律,人們可以理解事物背後的因果關係,並制定妥善應對的原則。

據說,有300萬人零點看復聯4……(無劇透)

他通過深入研究歷史上經濟和市場的發展,找出每種經濟現象的平均值,完善對現象背後因果關係的設想和研究,建立了債務週期模型。在理解危機的基礎上,橋水打造了計算機決策系統,詳細列出了在每種可能發生的情況下的應對之策。早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8 年,橋水就已經設計打造了“蕭條計量指標”,瑞·達利歐通過模型分析成功預測到了危機的來臨,橋水也採取了相應的防範和應對策略。

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10週年之際,瑞·達利歐將他獨創的債務危機應對原則,提煉為新書《債務危機》,在萬眾期待下,中文版於3月重磅推出。

據說,有300萬人零點看復聯4……(無劇透)

大師自述

我從一名投資者的視角建立了本書中的模型。作為投資者,我的視角與大多數經濟學家和決策者都不同,因為我通過資本市場押注經濟變化,這促使我關注推動資本運動的相對價值和流動,而資本運動反過來推動了這些週期。作為全球宏觀投資者,在努力應對經濟和市場的變化時,我發現沒什麼比判斷錯誤所帶來的痛苦和判斷正確所帶來的喜悅更能為我們提供現實的經驗和教訓,這些經驗和教訓都是經濟學教科書無法提供的。

面對從未經歷過的事件,我曾一次又一次遭受打擊,因此痛下決心,要超越個人經歷,深入研究歷史上經濟和市場的發展,進行虛擬實踐,就如同我親身經歷那些歷史事件一樣,假設自己的投資活動與事件同步展開,做決策時並不知道事件未來的走勢。我以時間為序,詳盡研究各類歷史事件,逐日逐月地追蹤事件的發展。我的視角不再為個人的直接經歷所限,從而變得更為廣泛、更為深刻。從個人角度看,我經歷了1966—1971年國際貨幣體系(“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削弱和最終崩潰,美國20世紀70年代的通脹泡沫1978—1982年的泡沫破裂拉丁美洲國家20世紀80年代的通脹性蕭條日本20世紀80年代後期的泡沫經濟和1988—1991 年的泡沫破裂,導致2000年科技泡沫破裂的全球債務泡沫,以及2008年的債務大危機。而通過研究歷史,我體驗了5世紀西羅馬帝國的崩潰1789年美國的債務重組

20世紀20年代德國魏瑪共和國的惡性通脹1930—1945年席捲許多國家的大蕭條和世界戰爭,以及許多其他危機。

據說,有300萬人零點看復聯4……(無劇透)

出於強烈的好奇心,也為了成功應對未來的危機,我必須瞭解危機的運作方式。因此,我著手研究危機背後的因果關係。我仔細鑽研各種經濟現象(例如經濟週期、債務週期)的大量案例,找出每種經濟現象的內在特徵,完善對現象背後的因果關係的設想和研究,建立每一種現象的典型模型,例如典型經濟週期、典型債務週期、典型通縮性去槓桿化、典型通脹性去槓桿化等。針對同一種類型的經濟現象,我記錄下每個案例的差異(例如,每個經濟週期與典型經濟週期的差異),分析導致差異的原因。通過把這些模型拼接在一起,我對所有案例有了簡化而深刻的理解。我看到的並不是大量的單一事件,而是類似的事件一遍又一遍地發生,事件之間的相似度越來越高,彷彿一位經驗豐富的醫生每天看到不同的病例,但他知道這些病例與之前看到的並無本質差別。

在橋水諸多優秀的合作伙伴的幫助下,我完成了對債務危機的研究,開發了相應的模型。有了這個模型,我們就可以更好地應對史無前例的經濟風暴,就像一個對過去100年間所發生的洪水或瘟疫有深入研究的人,可以更好地識別此類災害來臨前的信號,從而做好充分的準備應對災害。在理解危機的基礎上,橋水打造了計算機決策系統,詳細列出了在每種可能發生的情況下我們的應對之策。這一方法極大地改善了橋水的業績。例如,2008年,全球遭遇了1929—1932年以來最為嚴重的金融危機,但早在此次金融危機爆發前8年,橋水就已經設計打造了“蕭條計量指標”,就是為了應對類似2007—2008年的事態的發展。因此,在絕大多數人因此次金融危機而遭受嚴重虧損時,橋水卻實現了可觀的盈利。

據說,有300萬人零點看復聯4……(無劇透)

在本書中,我會分享以下內容:

(1)我的典型債務大週期模型;

(2)針對三個標誌性案例的詳盡研究(2007—2011年的美國,其中包括“大衰退”;1928—1937年的美國,其中包括通縮性蕭條;1918—1924年的德國,其中包括通脹性蕭條);

(3)針對48個案例的研究綱要,其中包括過去100年間發生的主要債務危機。

我保證,如果你能潛心學習並理解這三個部分的內容,你將會從全新的視角理解債務大危機。

通過對比這三個部分的差別,我們可以發現,書中所有危機案例的演變模式和典型危機在本質上是相同的,但也存在差異,這就促使你思考產生差異的原因以及如何去解釋這些差異,進而加深自己的理解。這樣,當下一次危機出現時,你將做好更充足的應對準備。

據說,有300萬人零點看復聯4……(無劇透)

作為成功駕馭危機的極少數人之一,達利歐提供了他看待債務危機的非常規視角、一線市場操作經驗。無論你是政府決策者、市場投資者,還是僅僅對危機感興趣的讀者,《債務危機》這本書都將幫助你以備受啟發的新方式理解經濟與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