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本改變世界觀和自我認知的頂級好書

十本改變世界觀和自我認知的頂級好書

前段時間說過,等有空的時候推薦一下沒在公眾號中提到過的十本好書,結果拖了好長時間,總算寫出來了。

現在很難準確說出每一年的閱讀數量,原因是因為要更新公眾號,閱讀非常雜,有時翻完 2、3 本書才能寫出一篇文章,有些書是翻,有些書是正常閱讀,有些書精讀,閱讀時間也不一樣,好書通常會讀的比較慢。這十本書是我去年讀過所有書中質量最高的十本。

每一本都算是經典,閱讀時都很花時間,平均要一個月左右一本書,並且讀完 1、2 遍之後的感覺就是讀過,距離理解或者有什麼過於深刻見解還有不小的距離。

這十本書我是用來補充和完善自己的通識教育知識的,這裡面的每一本書都能讓你提升眼界,並增強對某一領域的認識。每一本都是五星好書,豆瓣評分都在8、9分左右,缺點就是每一本書都很貴,要是沒興趣很難讀下去,因為質量太高,哪怕看完之後,細節忘的特別快。



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


十本改變世界觀和自我認知的頂級好書



心理學大師菲利普·津巴多的經典著作,當時的閱讀目的是為了研究習慣如何形成,翻閱了很多資料,後來順騰摸瓜找到了這本書。

這本書是社會心理學領域的經典之一,主要是講心理學在態度和改變方面的內容。一個人在社會上如何是別人所影響以及他又如何去影響別人。

在社會影響方面講的非常全面、系統,把社會心理學在影響、說服、服從方面做了很好的總結。

不管你是自我提升,還是廣告、營銷、策劃、傳播或者是社會學,全都有用,值得反覆讀上好多遍。


國富論


十本改變世界觀和自我認知的頂級好書


估計很少人沒聽過說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但真正讀過這本書的人並不多。這本書是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起點。

要是你對對經濟、政府、投資和理財有興趣,推薦閱讀讀。200 多年的作者,寫的內容很多都今天同樣適用,談的是經濟運行的本質規則,雖然只是一小部分,但足心讓你受益非淺

想多賺點錢,最好要多知道一些經濟常識和相關規則,這本書就是。


人生的枷鎖

十本改變世界觀和自我認知的頂級好書


毛姆的經典代表作,前半本基本上就是自傳,後半本才是小說。

生活有意義嗎,毫無意義。全書基本是講他如何獲得精神自由的過程,每一個過程歷經磨難,反覆糾結,想獲得自由,你需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金句頻出:

枷鎖,只有當你嘗試掙脫它時才成其為枷鎖。若只在其劃定的界限內自安,就感受不到枷鎖了,反而覺得很快樂。

老實說這本書也就是現在讀,要是早二十年讀,三觀一定會受這本書所影響或者被這本書所改變。這本書讀的非常痛苦,當時正遇到低潮,情緒不穩定,差點讀抑鬱了。

毛姆的三本書,要是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去讀或者讀的順序不同,都會影響你的人生。

看《月亮與六便士》要去闖蕩世界去追求夢想,可以放棄一切;多讀幾遍,又得出不要因瞎仰慕月亮,而忽略自己腳下的六便士銀幣,學會面對現實。

看完《刀鋒》覺得理想主義又美又正確;看完《人生的枷鎖》,直接從理想主義過渡到現實主義,生活毫無意義,有很多條不同的路。

《1948:天地玄黃》

十本改變世界觀和自我認知的頂級好書


1948年,中國的社會與政治面臨著重大變局的前夜,各路知識分子的不同選擇。

人物和話題很駁雜宏大,典型的“萬曆十五年”風格。早十多年這本書估計就看不懂,相關的歷史知識太淺,對那時各種選擇的後果有了解之後很感慨。,知識分子直接被歷史的車輪所碾壓,想影響大勢,百無一用是書生。但對書中的有些知識分子,非常敬佩。

2018 年的時候看這本書特別有感觸,又到了歷史重大變革的前夜,過40、50年之後,會有人去寫這個時代嗎?

權力的轉移


十本改變世界觀和自我認知的頂級好書



本書是托夫勒《未來三部曲》的第三部,可以結合前兩部《未來的衝擊》、《第三次浪潮》閱讀。知識會在權力轉移中扮演關鍵角色,在企業界的權力爭奪戰裡,主要的鬥爭工具跟其他社會階層的鬥爭相同,就是暴力、金錢和知識。

要是你不知道這三樣工具如何變動,在變動中你就可能就被淘汰,只能賭運氣了。誰佔據知識,誰就佔據權力。

這三本書都讀完之後,才明白托夫勒為什麼是未來學的巨擘,他早在幾十年前就想到了在未來科技是如何改變和影響社會結構和生活方式的。

當下的啟蒙


十本改變世界觀和自我認知的頂級好書



史蒂芬·平克的每一本書都值得閱讀,他在這本書中對當前世界進行了全景式的評述,讓讀者瞭解人類狀況的真相,當面面臨的挑戰,以及該如何應對這些挑戰。要是你平時很少讀社科類書籍,一定要讀下這本,對人類的現狀能一個宏觀的瞭解。

完全用數據說話,書中的圖表特別牛,但作者明顯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對他的很多觀點和看法很難認同。要是喜歡《今日簡歷》,應該也會喜歡這本書。

做哲學


十本改變世界觀和自我認知的頂級好書



你可以把這本書當成哲學的知識樹,去了解哲學中都有哪些核心問題,每個是什麼,要如何解決,為什麼要解決?

本書有88個哲學的思想實驗能讓對哲學怎樣跟日常生活產生聯繫,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跟其它的同類書籍相比,它是圍繞問題來講,不同的思想實驗是怎樣檢驗理論的,在這個過程對你原有的世界認知進行挑戰和重塑。

一本非常棒的哲學入門書,讀完之後對為什麼要培養批判性思維的能力有更深刻的認知,讀的時候有些燒腦。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


十本改變世界觀和自我認知的頂級好書



讀完國富論之後再讀這本書,就對能對經濟學的思維方式有所認同。什麼是世界的本質,經濟社會的運轉規律都有哪些。

書中把需求和供給這個概念講的特別深入,分配時間與金錢的方式直接影響著我們性格和生活,經濟學就是教你應該如何選擇。

作者是托馬斯·索維爾,經濟學大佬,還讀過他的《美國種族簡史》。

對了,還有一本跟這本書同名,作者是保羅•海恩,那本書的質量也很不錯,同樣強烈推薦。

追尋生命的意義


十本改變世界觀和自我認知的頂級好書



這本書的作者叫弗蘭克爾,他是猶太人,全家都被納粹關進奧斯威辛集中營,一家人只有他和妹妹活了下來。

他因為這段痛苦的經歷,創立了“意義療法”,戰勝了痛苦,變成一個心理學家,在心理學上的地位跟弗洛伊德和阿德勒平極。

有三種方式能幫助你找到生命的意義:

1、創造和工作

2、體驗和愛

3、痛苦和磨難

當你找到了自己的意義,哪怕面對地獄,也能生存。反之當你放棄自己的信念,就是崩潰的開始。

書中描述了作者從集中營到生為心理學者的過程中的經歷和心理變化,最終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意義。

非常佩服作者對生活的熱情,67歲時還去學開飛機,80歲的時候登上了阿爾卑斯山。希望我有一天也能做到這一點。

世界觀


十本改變世界觀和自我認知的頂級好書



這本書是人類在2000多年,是如何認識認知世界的,世界觀都經過了哪些變化,把科學和哲學在2000多年的發展和演變,做了梳理,一直到近代科學發展的主要事件,比如相對論、量子力學和演化論等理論是如何改變的世界的。

這本書像一個拼圖一樣,讓我對哲學、自然科學、科學之間的相互影響和聯繫有了解,牛頓的世界觀是受三大科學理解所影響,最終導致相對論的出生。

比較麻煩的地方是,限於個人知識水平,書中有些觀點和內容不太理解,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擴展閱讀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