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一本好書,你會和別人分享你的讀書感受嗎?

沸騰的靈感火花


會分享,好的東西就值得和大家分享。最近我在讀《我們仨》,楊絳充滿人生智慧的力作。

每當讀到精彩之處,我就會和同事說一說,說他們如何的會做人做事。有智慧的人做人做事,都有自己的堅持。

當他們沒有地方住的時候,江青打電話讓他們住釣魚臺國賓館,按照常理,有的人也許忙不迭就搬去住了,可是他們沒有,寧願住屁股大小的校宿舍,卻藉口不去住不該住的地方。

讀到這些精彩的地方,我就會和同事分享,還有當國亂的時候,很多人出國了,但是他們沒有,儘管有出國的條件,但是作為知識分子,他們有自己的氣節和操守,她說:我們不去做二等公民,去國外,仰人鼻息,我們愛自己的國家。

他們只是平凡的讀書人,也一樣的會經歷生老病死,當最後一節,我讀到她寫女兒,丈夫,相繼去世的一段,淚眼模糊,忍不住和同桌分享了這一段話:“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仨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我和同事說:再好的人間情意也會消失,楊絳女士讓我們好好的熱愛生活,過好當下每一天。

分享是快樂的,讀書分享,更是傳播知識文化的精髓和活著的智慧。





勵志小屋


會的啊,好書我首先會直接寫書評,回答悟空問答,知乎的問題。我身邊對讀書感興趣的人不多,愛讀書的人,讀的書的類型也是相差很大的。所以一直是跟網友分享。網友的基數比較大,會讀到同一本書的概率就大的多了。我是屬於閱讀範圍算廣的,哪方面的都不排斥。從網文到古典小說,從散文到推理小說,從職業成長類到雞湯,從財經到心理學,各方面的書我都有感興趣,但是會在一段時間沒偏重於一方面。連續幾年讀了50+本的書,今年讀了二十多本了。

跟不喜歡讀書的人討論書,別人會認為我在炫耀,其實真心就是覺得,對書裡的內容很有感觸,想找個人討論討論。整理書評的過程是對這本書知識點的鞏固。看的時候會覺得,都看得懂,但是寫書評的時候才發現,有的東西看起來好像很懂,但要整理成邏輯通順的一篇文章,還不是那麼容易的。整理書評的過程,也是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概括能力等。發表書評會得到他人的評價,可以和人討論。寫書評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的,輸出方式。

剛開始讀書不多的時候,會因為自己比身邊的人多讀幾本書而洋洋自得。也會引用書中的內容,獲得一些談資。讀書,認識一些同樣愛讀書的人,見識到了自己的無知。也因為多讀了一些書,越意識到自己是井底之蛙。我非常認同蔡康永說的,讀書這個愛好跟,打遊戲,打球之類的興趣是一樣的,沒什麼可有優越感的。但是讀書這個愛好能夠給人,的精神帶來極大的滿足感。

最近在看阿德勒心理學,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之父。個體心理學的核心,目的論,真的在很多書裡,和平常的生活中對照觀照都非常有現實意義。這就是讀書的意義,可以用來指導生活。


帽帽的小宣園


當然會有這種想法,但平時不允許實現。現在不論哪個年齡段,一個比一個忙。五十五到六十五,忙著看孫子孫女,外孫子外孫女。接送幼兒園,還得陪著到小區廣場上玩。上哪有閒功夫聽你叨叨叨什麼讀後感,聽你的狗屁書評。

今天的現實生活。已經沒有了文化交流。這就是一些人來頭條說說的原因。

實力還真的容下文化交流這份雅,太過奢侈了。人民幣擁有的實在太少,精力留著用在節省計算上。真的有點閒心,看個視頻一哈哈了事。書已經在生活的外圍了。是無心的,是被生活自己甩出去的。

碎片化的信息支撐起了精神大廈,書己經失職缺位。任何個人都己無能力。哈哈,死死地抱住它,一個源自古老的幻想,就是這樣的,傳統之死,一個幻想的消失而已。

沒關係的,你讀書是你的福氣,已經無關乎別人,有閒得閒,已足夠奢侈了。就別過份乞求什麼交流。

都在忙,頻道不交集,交流還剩下虛擬世界了……


秋歌988


必須會~~不過我會選擇跟不同的人分享不同的書,看書之人能理解看到一本好書迫切想分享給別人的心情,但並不是誰都會喜歡你正在看的這本書,所以我們也不要強人所難,因為“好的東西,要給真正懂它的人”!


比方說大力金剛掌的《茅山後裔》這套書,我陸陸續續追了有3年時間,每次看到激動人心處總是心裡在喊:“怎麼會能寫的這麼好!作者到底是怎樣的牛人啊!!”但我不會輕易推薦給別人,原因有三:

  1. 因為這是部靈異小說,免得有膽小的盆友被嚇哭.....

  2. 因為這部書寫的實在太好,看完之後基本不會再看進去其他同類書,這對喜歡靈異的筒子們來說也是種折磨啊!

  3. 不想逢人就推薦,因為不想把自己那麼喜歡的書推薦給壓根就不喜歡這類的人,這是對它的不尊重。


卦嬸


分享是肯定的,但要注意表達方式與度。

分享這個詞比較廣義,我們可以分兩個緯度去看。

第一種分享:“我看了一本書,我覺得不錯,值得你抽空看看。”

這樣的分享也就是一句話,怎麼理解就看被分享人的了,他可能會覺得這本書說不定還真值得一看;也有可能他滿口答應,卻不會去看。

斯以為,這樣的分享不能算是分享,頂多算是“推薦”“介紹”這本書。

第二種分享:“我看了XX書,書中說這樣那樣,所以我覺得我們也應該這樣那樣。”

把書中的觀點和思想表達出來的確是達到了分享的第一步,但以此為標準難免會讓人覺得你是在用書中的知識“教導”他。

這樣的分享會讓朋友覺得你好為人師,也不太好。

所以好的分享,一定要引起共鳴,探討書中的觀點,並且能聽聽外人的觀點。這樣一來你得到了書本外的啟迪,朋友也會因為你們兩的討論,對這本你推薦的書格外感興趣。


閒時生活


很想分享,但身邊愛讀書的人實在太少。讀過一本好書,我會壓制不住自己的想跟別人分享,期待有個人能跟我暢談。但很多時候是我一廂情願的表達,不讀書的人根本理解不了這種感覺。慢慢的也就不這樣與別人分享了。

但每讀完一本書,都很想去說點什麼,不說憋的慌。於是,我開始寫公眾號、開頭條號。說實話,我寫公眾號、開頭條,沒有所謂的想獲得粉絲、獲得經濟報酬的目的。我的公眾號至今未做任何的宣傳,連朋友圈也不轉發,哪怕家人、朋友都不知道,粉絲僅有幾個。在茫茫互聯網絡中,全憑緣分相遇。儘管文筆不怎麼地,但我依然喜歡寫,也算是一種分享吧。


白掌櫃1573


當然會,分享是美德,更是以心換心的感動。


無分別的愛


不會!

讀書是自己的私事,屬個人隱私!



蓮祥雲


分享陽光分享快樂、讀好書一本.伴好運一生,含養讓我們受益終生!腹有詩書

氣自華!書中真有黃金屋、書中也有顏如玉!孫臏斷足志未灰,張子房隱居氣自隨。朋友、我最好的朋友:我自己可以不讀書、誰有高召妙計可以阻止我的對手學習?才華驚人,技壓群雄、龍邦調查局也不是浪得虛名。.


龍邦調查局


非常感恩大德邀約。分享是一種幸福,分享更是一種行動,分享是真誠的朋友的關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