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見聞——外出務工人感嘆:回家的感覺很好

春節見聞——外出務工人感嘆:回家的感覺很好

1月27日,農曆臘月二十二,上午10點07分,6065次安康至達州列車緩緩駛離安康火車站。這是這趟“綠皮”列車第44年參與春運,也是2019年的第7個春運日,車上乘坐的700多名外出務工者,趕在農曆小年前與家人團聚。

春節見聞——外出務工人感嘆:回家的感覺很好

春節見聞——外出務工人感嘆:回家的感覺很好

這是一列1975年11月份開通的旅客列車,也是安康最後一列鍋爐式綠皮車。自襄渝鐵路建成後,44年來往穿梭大巴山從未間斷,無論是計劃經濟時期還是市場經濟時代,或是一票難求、爬窗入車的運力緊張年代,抑或客運分眾化明顯的今天,始終保持“公交車”的票價,因此被譽為“公益溫馨小慢車”;這是一列搭載秦巴山區兒女追夢的列車,千千萬萬追夢人乘坐這趟列車,奔赴天南海北,在那裡播撒希望,收穫夢想;這也是一列牽動秦巴山區兒女回家的列車,它把外出遊子與根、與家緊緊連在一起。

春節見聞——外出務工人感嘆:回家的感覺很好

春節見聞——外出務工人感嘆:回家的感覺很好

春節見聞——外出務工人感嘆:回家的感覺很好

春節見聞——外出務工人感嘆:回家的感覺很好

春節見聞——外出務工人感嘆:回家的感覺很好

春節見聞——外出務工人感嘆:回家的感覺很好

春節見聞——外出務工人感嘆:回家的感覺很好

每年此時,數以萬計的旅客或以安康站為出發地,或以安康站為中轉站,通過這趟列車回到家鄉。於是,擁擠、勞頓的回家路也成為快樂的旅程。

春節,無論有多遠,都要回家。列車上,在山西代縣務工的嵐皋大道河鎮夏登佑不停接電話,等在車站的女婿總是那句話“到哪了?”多年的打工生涯讓他已閒不下來,儘管兩女一兒均已成家,本可享受兒孫繞膝。小年前,他從代縣一路轉車,到安康已是27日凌晨。為省點錢,他在候車室休息一夜,又乘坐這趟小慢車回家;春節,無論有多忙,都要回家。紫陽高灘鎮的夏儉旗、夏儉波父母早已去世,兄弟倆在洛陽打工,他們的妻子則在四川萬源修腳,孩子都在老家上學。小年前,兄弟倆乘車到萬源接上妻子回家過年,“父母雖然不在了,我們的根還在那兒。”

春節見聞——外出務工人感嘆:回家的感覺很好

春節見聞——外出務工人感嘆:回家的感覺很好

夏登佑、夏儉旗、夏儉波,他們是安康外出務工的普通個體,是春節牽動著他們的心,他們又是安康許許多多想家而回家的代表。

歡迎回家。看看年邁的父母、質樸的妻子、可愛的孩子,看看家鄉脫貧攻堅的深刻變化,看看“三變”改革的強大動力,看看新民風吹拂的溫暖。歡迎回家,把你們的創業故事講給鄉親們,把你們的好技術教給鄉親們,把你們的成功經驗分享給鄉親們。歡迎回家,歡迎你們把積蓄帶回來投資,歡迎你們帶上同事來安康興業,也歡迎你們把安康的富硒產品帶出去,讓更多人分享安康改革開放的成果。

春節見聞——外出務工人感嘆:回家的感覺很好

春節見聞——外出務工人感嘆:回家的感覺很好

春節見聞——外出務工人感嘆:回家的感覺很好

因為回家,這趟列車已不是普通的列車,這趟旅行也不再是普通的旅行,正如蔡國慶演唱的《回家》那樣:

多重多重的心事 今天都放下

多遠多遠的路程 今天都回家

迎春的大紅燈籠 門前高高掛

燈下有多少親人 盼著你回家

多紅多紅的燈籠 照亮溫暖的家

多深多深的疲憊 回家就融化

多久多久的思念 化作倖福的淚

最美最美的心情 今天要拋灑

回家 回家 回家 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