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四逆湯》《當歸四逆湯》同是 “四逆” 卻各有不同。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當《當歸四逆湯》,既然叫當歸四逆湯,那麼當歸便是其中很重要的藥材,那麼當歸有什麼用,大家繼續往下看。

當歸四逆湯由當歸、桂枝、芍藥、細辛、通草等熬製而成,具有溫經散寒、養血通脈的功效,常用於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無脈症、雷諾病、小兒麻痺、凍瘡、婦女痛經、肩周炎、風溼性關節炎等屬血虛寒凝者。

《四逆散》《四逆湯》《當歸四逆湯》同是 “四逆” 卻各有不同。

組方

君藥

當歸甘溫,養血和血;桂枝辛溫,溫經散寒,溫通血脈,為君藥

臣藥

細辛溫經散寒,助桂枝溫通血脈;白芍養血和營,助當歸補益營血,共為臣藥

佐藥

大棗、甘草,益氣健脾養血,共為佐藥

重用大棗,既合歸、芍以補營血,又防桂枝、細辛燥烈大過,傷及陰血。

使藥

甘草兼調藥性而為使藥

《四逆散》《四逆湯》《當歸四逆湯》同是 “四逆” 卻各有不同。

歌訣

當歸四逆用桂芍,細辛通草甘大棗,養血溫經通脈劑,血虛寒厥服之效

主調

血虛寒厥證。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脈沉細或細而欲絕

當歸四逆湯本方多由營血虛弱,寒凝經脈,血行不利所致,治療以溫經散寒,養血通脈為主。素體血虛而又經脈受寒,寒邪凝滯,血行不利,陽氣不能達於四肢末端,營血不能充盈血脈,遂呈手足厥寒、脈細欲絕。此手足厥寒只是指掌至腕、踝不溫,與四肢厥逆有別。本方以桂枝湯去生薑,倍大棗,加當歸、通草、細辛組成。

當歸四逆湯加減法則

《四逆散》《四逆湯》《當歸四逆湯》同是 “四逆” 卻各有不同。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組成 當歸、芍藥、甘草、通草、桂枝、細辛、生薑、吳茱萸、大棗。

功用 溫經散寒,養血通脈,和中止嘔。

調理 血虛寒凝,手足厥冷,兼寒邪在胃,嘔吐腹痛者。

黃芪桂枝五物湯

組成 黃芪、桂枝、芍藥、生薑、大棗。

功用 益氣溫經,和血通痺。

主治 血痺。肌膚麻木不仁,脈微澀而緊者。

鑑別

當歸四逆湯、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黃芪桂枝五物湯三方均是在桂枝湯基礎上加減而來。其中當歸四逆湯主治血虛受寒,寒凝經脈的手足逆冷及疼痛證;

若在當歸四逆湯證基礎上兼見嘔吐腹痛者,乃寒邪在胃,宜使用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黃芪桂枝五物湯主治素體虛弱,微受風邪,邪滯血脈,凝澀不通致肌膚麻木不仁之血痺。

四逆散、四逆湯、當歸四逆湯比較

《四逆散》《四逆湯》《當歸四逆湯》同是 “四逆” 卻各有不同。

三方主治證中皆有“四逆”,但其病機用藥卻大不相同。

四逆散證是因外邪傳經入裡,陽氣內鬱而不達四末所致,故其逆冷僅在肢端,不過腕踝,尚可見身熱、脈弦等症

四逆湯之厥逆是因陰寒內盛,陽氣衰微,無力到達四末而致,故其厥逆嚴重,冷過肘膝,並伴有神衰欲寐、腹痛下利、脈微欲絕等症

當歸四逆湯之手足厥寒是血虛受寒,寒凝經脈,血行不暢所致,因其寒邪在經不在髒。

所以說都是四逆湯,但是,卻各有所不同,望各位能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四逆散》《四逆湯》《當歸四逆湯》同是 “四逆” 卻各有不同。

咱們中醫通常認為,五臟不安就會導致:心腎不交,肝火鬱結,脾胃虛弱,血不足,痰熱上擾等五行失守,繼而導致:失眠,多夢,易驚醒,耳鳴,心慌氣短,胃脹,便溏,盜汗,溼熱鬱結,痰溼不化,肝氣鬱結,月經不調,乳腺增生,更年期綜合症等五臟相關症狀,調理首要也不在於病急亂投醫一股腦的出現什麼就改善什麼的單一調理,需追根朔源五行同調,方可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