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三坊七巷”,必須走走

匆匆路過福州,原本以為茶葉之鄉的省城,應該有許多不錯的茶館,結果朋友告知:那些茶館並不是我想喝茶的地方,而是打麻將的地方(20年前來福州就是這樣,沒想到這麼多年一直沒變)。朋友建議我們去鼓嶺山頂,自己帶茶,然後用那裡的泉水泡茶。聽起來不錯,但又有朋友建議去三坊七巷轉轉,那裡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最能代表福州的歷史和文化。只有半天時間,二選一,於是選擇三坊七巷。

福州的“三坊七巷”,必須走走

因為去得早,導遊都還沒上班,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告知:有位老師在,可以幫你們免費講解,但時間只有一小時(之後他要給一個旅行團講解)。

見到陳老師就知道我們今天特別蒙福。陳老師應該是一位退休的志願者,腰板很直,身體健朗,穿運動鞋,隨手帶著運動水杯,步履輕盈,完全看不出已經70歲了。他說在三坊七巷住過40年,這裡的一草一木、歷史的點點滴滴都寫在他的心裡。因為時間有限,陳老師就帶我們看最據代表性、最原汁原味的東西。

福州的“三坊七巷”,必須走走

首先參觀的是林覺民、冰心故居,從林覺民的《與妻書》,到冰心《我的故鄉》,冰心與林徽因的故事,陳老師娓娓道來,提綱攜領卻細節生動,讓我們沉浸在那段令人無限感懷的歲月中。

福州的“三坊七巷”,必須走走

三坊七巷位於福州這座古老的(2200多年曆史)城市中心,佔地40公頃,由三個坊(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和七條巷(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組成,中間一條南后街。

三坊七巷自晉、唐形成起,便是貴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近現代林則徐、沈葆楨、嚴復、左宗棠、陳寶琛、林覺民、林旭、冰心、林紓等大量對當時社會乃至中國近現代進程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皆出自於此,使得這塊熱土充滿了特殊的人文價值和不散的靈性及才情,成為福州人的驕傲。

陳老師介紹,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得益於當時的市委書記。當年李嘉誠的企業已經與簽約買下這片土地搞地產開發,適逢新書記到任福州,有識之士及故居後人直接上訪到書記,得到書記的鼎力支持,他把辦公桌搬到了拆遷現場,最終以賠償開發商幾千萬,得以及時阻止了這場毀滅(雖然已經被現代地產佔缺了一塊)。

福州的“三坊七巷”,必須走走

三坊七巷內現存古民居約270座,有159處被列入保護建築。以沈葆楨故居、林覺民故居、嚴復故居等9處典型建築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築群,已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福州的“三坊七巷”,必須走走

陳老師知識面相當廣,從人文歷史,到建築風格、佈局用意、對聯匾額典故,信手拈來,無不讓人感受到他對這塊土生土長之地的熱愛和自豪。

參觀故居"豪宅",時時聞到木頭散發的幽香,陳老師解釋,那是楠木的香味,這些大宅子的梁木和傢俱多采用貴重的楠木,不僅結實,幾百年不變,而且遇到雨季或潮溼天氣就會散發出香味。

福州的“三坊七巷”,必須走走

一個小時的時間顯然很短,但勝讀十年書。,其中有關乎政治、教養、"規矩"、智慧、信仰、文化、建築、園林、藝術等等。當然,也有更多關乎民生的,比如各種小吃,各種小店,木雕、壽山石、玉雕、茶葉等等。我淘了一隻心儀已久的建盞,兔毫的,雖然並不算精品,聊作紀念,亦是真真實實的"小確幸"呵呵。

福州的“三坊七巷”,必須走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