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益思】別老在那兒炫耀鋤頭忘了種地 專家提出“不懂得精益生產談智能製造純粹是忽悠”

“智能製造的實質是製造,沒有強大的製造實體,智能化只是空中樓閣。現在人工智能領域新概念層出不窮,但就像農民種地的鋤頭,雖然這個工具好肯定有好處,不過不能老在那兒炫耀鋤頭,忘了種地……”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原司長、中國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張相木在2019(第七屆)先進製造業大會暨長三角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上說。

張相木在報告中說,智能製造是發展先進製造業的主要抓手。因為智能製造可以促進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也可以催生和助推新興產業的發展。其本質上是人工智能+互聯網+數字化製造,也可稱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製造。智能製造的實質是製造,而非智能。沒有強大的製造實體,智能化只是空中樓閣。為什麼要強調這個,因為如今的新概念層出不窮,感覺老問題依然存在。記得有一位先生說過:現在新概念很多,就像農民種地的鋤頭,當然這個工具好肯定有好處,但是現在老在那兒炫耀鋤頭,忘了種地怎麼行。

【有益思】别老在那儿炫耀锄头忘了种地 专家提出“不懂得精益生产谈智能制造纯粹是忽悠”

他認為,精益生產是智能製造的基石,是推行智能製造必須經歷的變革過程,不懂得精益生產談智能製造純粹是忽悠。他解釋說,精益生產是一種能夠快速響應客戶需求變化、生產過程中一切多餘的東西都被精簡的生產體系和管理方式。不要在落後工藝基礎上搞自動化,不要在落後的管理基礎上搞信息化,不要在不具備數字化網絡化的基礎上搞智能化。

他強調,中國要走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並聯式發展之路;要用製造技術和信息技術雙輪驅動智能製造發展;要加快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和完善智能製造標準體系;要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和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

【有益思】别老在那儿炫耀锄头忘了种地 专家提出“不懂得精益生产谈智能制造纯粹是忽悠”

發展智能製造需要前瞻性眼光和迎難而上的勇氣。麥肯錫中國智能製造業務負責人、清華麥肯錫數字化能力發展中心負責人侯文皓,在題為《“燈塔工廠”引領製造業走出數字化轉型“試點困境”》演講中說,通過對中國等8個國家的800多家企業的調研發現,大多數企業落入了智能製造試點陷阱的窘境。30%的企業在猶豫,還沒有開始數字化轉型;71%的企業徘徊在試點階段,僅搞一兩個場景用一用;26%的企業真正能夠擴展,智能製造從一個車間推廣到另外一個車間,其中只有3%的企業真正與供應鏈和終端客戶打通。

為什麼數字化轉型在效率和效果上面都不盡理想?侯文皓分析認為,原因涉及缺乏智能製造人才和知識、擔心業務價值回報欠佳、技術問題等等,重要的是應當提倡技術轉型、業務轉型一體化考慮。

工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這麼難,有什麼好的成功秘訣?麥肯錫在全球篩選了1000家企業,最終選中了16家“燈塔工廠”。這些“燈塔工廠”在業務、技術、組織轉型方面做得都非常出色。另外,培養團隊的過程,形成了互聯透明、智能優化和自動化類型。注重針對關鍵績效指標的精益生產。

侯文皓說,中國5家“燈塔工廠”很有意思,都注重幫助一線員工做數字化和自動化培訓,這方面比歐美企業更加熱衷。從長遠看,必須解決缺乏具備複合型技能的一線人員問題。而能力培養要業務轉型、組織轉型,技術轉型,3個轉型融合。

【有益思】别老在那儿炫耀锄头忘了种地 专家提出“不懂得精益生产谈智能制造纯粹是忽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