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莊王忙著問鼎中原,後方已經亂成一鍋粥

楚國是春秋戰國時期非常重要的一個諸侯國,作為最重要的官職,令尹是楚王之下的第一大員,這也導致了兩者之間的矛盾。

楚成王熊惲是一個重要節點,他一開始沒有聽從令尹子上的建言,將大家不看好的長子熊商臣立為太子。


楚莊王忙著問鼎中原,後方已經亂成一鍋粥


公元前627年,晉國因蔡國又倒向楚國,非常不滿,便派大夫陽處父率軍伐蔡,子上立即率兵救蔡,結果卻在不戰不和之間,中了陽處父的反間計,太子熊商臣趁機報復,將陽處父編造的“子上接受了晉國賄賂才退兵”的假消息告訴楚成王,楚成王一怒之下殺掉了子上。

公元前626年,在位45年的楚成王一時頭腦發熱,想廢黜熊商臣,改立王子職為太子。熊商臣聽到消息後,在他的老師潘崇教唆下,率領宮中警衛發動政變,逼楚成王自殺。

楚成王也是個逗比,竟然請求兒子熊商臣,想吃了熊掌以後再死,企圖拖延時間等待外援。熊商臣沒有答應,楚成王只能無奈自殺。

楚成王死後,太子熊商臣即位,是為楚穆王。楚穆王隨後任命成大心為令尹,而成大心正是前任令尹子玉的兒子,若敖氏家族的重要成員。他的上臺,意味著若敖氏家族再次執掌楚國朝政。

楚穆王篡位後,心心念念地還是開疆拓土,稱霸中原,令尹成大心也繼承了父親子玉的遺志,積極出征建功。

公元前622年,楚穆王因六國背叛楚國親近東夷,派成大心率軍滅亡六國。

公元前616年,楚穆王因麇國國君在厥貉之會時中途逃走回國,興兵攻打麇國,成大心率軍在防渚打敗麇軍。

公元前617年,楚國大夫鬥宜申與仲歸等人策劃殺死楚穆王,為楚成王報仇。

楚穆王得知消息後,於同年五月誅殺鬥宜申和仲歸等人。雖然鬥宜申是若敖氏家族成員,但這次謀逆並沒有牽連到若敖氏家族其他成員。

公元前615年,成大心去世,楚穆王任命他的弟弟成嘉擔任令尹,若敖氏家族勢力得到鞏固,權傾朝野。


楚莊王忙著問鼎中原,後方已經亂成一鍋粥


同年夏天,楚穆王因舒國、宗國、巢國等群舒背叛楚國,派成嘉率軍前去鎮壓,俘虜舒國及宗國國君,進而攻打巢國,使楚國勢力進一步向江淮地區發展。

公元前614年,在位12年的楚穆王去世,他的兒子熊侶即位,是為楚莊王。

楚莊王一開始受制於成嘉、鬥般兩任令尹,整天躲在深宮享樂,後來在群臣勸諫下,發出“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吶喊,朝政為之一變,還主動去東周問鼎。

周王被嚇壞了,派出王孫滿與楚莊王交涉,王孫滿顯然對上古歷史瞭然於胸,他通過對夏、商兩代興衰起伏的總結,以及周成王姬誦在位時的卜卦傳說,告誡楚莊王天命還在周朝,不可輕舉妄動。

楚莊王害怕了,他意識到虛弱的周朝或許不堪一擊,但還有很多人擁戴,一旦自己動手,就會成為眾矢之的,楚國就危險了,便下令退兵了。

公元前605年,楚莊王領兵回國時,形勢發生了變化,因為有人要對他下手了。

當時,鬥般擔任令尹,鬥越椒擔任司馬,這倆堂兄弟主宰著楚國軍政大權,蒍賈則為工正。

鬥氏、蒍氏一直就不對付,雙方經常互相攻擊,可鬥越椒其人野心勃勃,他也想早點扳倒堂兄上位,於是和蒍賈聯手誣陷鬥般,導致鬥般被楚莊王殺害。

鬥般死後,楚莊王將鬥越椒晉升為令尹,蒍賈也被升任為司馬。


楚莊王忙著問鼎中原,後方已經亂成一鍋粥


但是,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鬥越椒並沒有滿足,他知道蒍賈還會繼續在楚莊王面前攻擊自己,為了避免被殺,他趁楚莊王再次出兵與晉國大夫趙盾交戰之際,率領若敖氏族人將蒍賈殺死。

隨後,鬥越椒乾脆鋌而走險,索性駐兵蒸野,公開反叛,謀劃著攻殺楚莊王,奪取楚國政權。

在這種情況下,楚莊王實際上進退不得,他面對以令尹鬥越椒為首的若敖氏家族勢力,實在生死難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