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未來發展,缺的是人才嗎?

ELF12


目前制約青島的最大因素是人,領導不作為。就像人一樣,老是自以為是。其實啥也不是。

1.總是敗壞老一輩留下來的那些東西,現在基本敗壞光了,鹼廠.鹽場。海爾現在是一味地搬廠開發房地產。目前青島能拿出手的還是那幾個企業,海爾.海信.青島啤酒。青島西海岸,目前也是打腫臉充胖子,本來政府沒有把西海岸當回事,後來萬達去了,整的特別大,建了個影視基地,就開始喊口號,說什麼東方影都。現在西海岸賣地發大了。結果王健林把萬達賣了。

2.還有就是政府的不作為,青島市的一級資質很少,基本上是個位數。和南方沒有辦法比。南方企業辦資質,政府會有專門的人給辦。為企業服務。所以南方的城市一級資質特別多,多到一個城市的資質趕上山東一個省的多了。

3.還有一個就是青島人,沒有上海人的命,得了上海人的病。就是青島市南市北嶗山區的人看誰都是鄉巴佬,市南市北嶗山區的女孩絕對不會嫁到別的區。會很沒有面子。別的區的女孩以嫁到這幾個區為榮。哪怕男的什麼工作都沒有。

4.我在給大家分析一下青島這幾個區,市南:市政府所在地,八大關等景區所在地。別的沒有什麼。市中心。嶗山區:嶗山景區所在地,富人居住區。山裡海邊住的人,豪到你無法想象。市北:非常尷尬的存在,老是覺得和市南區一樣,其實啥也不是。李滄:其實青島的城市活力在李滄,基本上所有白領.小資都在李滄。城陽:藍領人和韓國人的生活區,市南人以前把城陽叫成農村。大企業很少,基本都是一些作坊。高新區:基本上是失敗的,這麼多年,什麼也沒有發展起來,地都是空的,過去政府放風說是市政府要搬過去,忽悠了好幾年,也沒有忽悠過去人。現在基本上偷偷的開發成住宅區了。即墨:曾經是中國十大縣城,結果政府為了要數字成績,把大劃成區了,基本上和城陽一樣。發展現在基本上靠藍色硅谷和大學城,不過未來也不會怎麼樣。喊喊口號。黃島:唯一拿出手的,企業非常多,外來人也特別多。但是政府一心做面子工程,老是發展西海岸。其餘那些區,本來也是市,政府為了要成績,劃成區了,還是那麼回事。

給青島的建議:別玩虛的,玩實在的。把嶗山和市南打造成旅遊經濟。李滄和城陽打造成商業和商務中心,畢竟這兩個地方的人特別多。繼續加大黃島的招商引資。西海岸已經是文旅區了。那就繼續打造成高端文化旅遊經濟。高新區和藍色硅谷繼續打造創新創業人才中心。最主要的是政策,發展學習深圳。政策學習天津。房價一定要打壓下去。一個工資和縣城一樣,消費卻是一線城市,你想想能發展起來嗎?整天喊要成為直轄市,別做夢了,那些都是虛榮心。沒有用。發展起來了,不用自己說,別人也會把青島當成一線城市,大都市。


華聞中新


任何一個城市的發展都需要人才,21世紀是人才競爭的世紀,青島作為一個外向型的城市肯定非常缺乏人才。

青島有得天獨厚的優良港口,有良好的工業基礎,有完備的工業體系,成熟的商圈。貿易服務業製造業都非常強,唯一的短板就是互聯網金融和IT,這也是整個山東的短板,這恰恰說明了青島缺乏人才。各方面都很齊全了,就差優秀的人才了。


青島每年雖然吸引的應屆畢業生不少,但是還是缺乏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對優質人才的吸引力。尤其是當今火熱的互聯網,整個山東包括青島少有走在全國前列的公司,讓青島比北上廣深可能有些不公平,但是在互聯網,金融,科技方面GDP比青島多不了多少的杭州,跟青島比較的話幾乎是碾壓,這幾年來,整個山東產業主要是傳統制造業原材料佔比大,高達上,風口,新概念的東西,山東有些被人家落下了,青島雖然走在山東的最前列,但也只是在山東前衛點,跟南方很多城市比也是有點尷尬。


可能青島的高校比起北京上海南京武漢西安要少的可憐,聚集人才的能力也比不了廣深,但是現在情況已經慢慢好起來了,海洋大學,石油大學,山大新校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等隨著一批批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入住青島本土出產的人才會越來越多,海爾海信青啤為代表的等一批企業花大力氣引進人才搞科研也是的青島對外來人才越來越有吸引力。隨著西海新區的建立,青島對人才的缺口更大,同時對人才的吸引力也越大。


優美的環境,青島有了,雄厚的資本有了,濃郁的商業氛圍有了,系統的工業體系有了,便捷的創業條件有了,現在就差想法和創意了,就差高科新的項目了,萬事俱備了就差人才了,青島未來的發展,只差人才!只要你有能力,青島一定會讓你的夢飛翔,青島也一定會因為千千萬萬個你,變得更美!


老李逗樂


缺不缺所謂人才及啥叫人才都是相對而言的。袁隆平先生那樣的人才畢竟少數。真正缺的恐怕是產業與環境。

其實,在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資源包括人力資源都是由市場調節、配置的。如果說某地或某企缺人才到不如說是缺資本缺業態,有了資本及相關業態,適合該業態的勞動者自然會形成勞資關係。當然這業態既包含主業又包含從事主業的內部環境、管理制度甚至是從事主業的外部環境。從目前青島的情況看,由於具備一定的傳統工商業態基礎又有副省級沿海開放城市優勢以及得天獨厚的宜居條件,青島在與包括副省級城市及大部分省會城市的競爭中還是獨得一席的。當然,不是說青島的工商業態就是完美無缺的,比如目前青島的產業結構尚待調整、完善:在如何做大海洋經濟、做強白色家電、投入新能源、電商、移動終端以及軍民融合發展領蜮,還有城市宜居建設方面,青島尚有不足和空間。

總之,人才和勞資關係是隨著產業和環境而來的。正所謂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只有逐步的做大做強產業,建設好宜商宜居環境,相信青島的明天會更美好!


印象膠澳


可憐的海爾、海信、青啤!這是青島老牌的工業支柱,但這些年也在逐步滑坡!其實,細細算來,青島的支柱產業真的不多!青島真的需要新的產業,需要大批的高尖端人才!但對於人才怎樣的吸引和留住這是關鍵!青島在這方面做的還很不夠。想要引進與留住人才,那要有優惠的生存與發展的平臺,但是青島沒有做到。單從落戶這一方面,青島就存在著很多壁壘,不用和北上廣深這些城市比,但就比較西安,我們就落後了很多。前些天,青島出臺了新的大學生落戶政策,細細研讀,發現還是沒有脫離購房這道門檻,這憑空加大了很多新生代人才的落戶成本,同時也加大了他們的生存成本!所以,有一篇網絡短文對於青島市這種狀況給予了擔憂的描述,事實也正是如此,很多優秀人才正在逃離青島,而且這種狀況正在加劇。所以,人才的引進與留住不是憑口頭說說而已,而是一定要有相應的吸引政策與優惠的待遇才能真正的留住人才,使用人才!


教父146159455



李力197334272


市區缺技術科研機構。青島市區沒有工廠了。應該有科研機構和科研成果!沒有這樣的企業研發單位!青島不如都拆掉算完。搞飯館經濟青島長久不了!


用戶2892256989310


誰都知道人才是個好東西,思考是不是因為缺人才不如直接思考為什麼會缺人才,思考為什麼會留不住人才,一個企業是這樣,一個政府也是這樣。


獨角戲之殤


光人才是不夠的,還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和個體工商業者,他們就象水一樣能托起一做城市。等城市發展好了再疏解,大城市都這樣。


想75877362


沒有本事的都飽了,留下來工訴的都是人才


閒老頭819


永遠缺人材,過去缺現在缺,將來也更缺。但是不缺傻材庸材,二半吊子人材。那些自以為是人材,大事幹不了小事不想幹,不想吃苦只想發財,投機取巧的人材到那都不受歡迎。青島亦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