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梁山上所有人都认为吴用“料事如神”?

没有阴谋论,干净聊水浒之五十一

吴用道:“兄长欠些主张,若吴某在此决不教去。常言道:娼妓之家,讳‘者扯丐漏走’五个字。得便熟闲,迎新送旧,陷了多少才人。更兼水性无定,总有恩情,也难出虔婆之手。此人今去,必然吃亏!”——《水浒传》第六十九回

为什么梁山上所有人都认为吴用“料事如神”?

(1)

《水浒传》里有一副出在不同回目的对联,上联是王婆出的:潘驴邓小闲。用王婆的话讲就是:

“大官人,你听我说,但凡(捱光)的两个字最难,要五件事俱全,方才行得。第一件,潘安的貌,第二件,驴儿大的行货,第三件,似邓通有钱,第四件,小,就要绵里针忍耐,第五件,要有闲工夫。”

这个下联找了很久,才在小说第六十九回找到,是吴用说的:

‘者扯丐漏走’

这五个字,透出了吴用为什么能在梁山排行第三。

我们先按王婆的逻辑,解释下这五个字是什么意思:

第一件,“者”,是欺骗、诈骗的意思,明人顾起元《客座赘语》云:“今以称人不老实者曰‘者’;第二件“扯”,意思意思就是胡扯,说话不着边际;第三件“丐”,也就是乞丐;第四件是“漏”,也就是泄露秘密的人;第五件“走”,本意是离开,引申为人走茶凉,自然就没了面子了。

可以说,如果王婆是说媒拉纤界的扛把子的话,吴用这句话,才真是混迹江湖的“灵魂”。

我们先说故事吧。

为什么梁山上所有人都认为吴用“料事如神”?

(2)

宋江拉了一票梁山好汉攻打东平府,强攻显然成本太高,所以按照惯例,先找内应。这时候史进表示:

“小弟旧在东平府时,与院子里一个娼妓有交,唤做李瑞兰,往来情熟。我如今多将些金银,潜地入城,借他家里安歇。约时定日,哥哥可打城池。只等董平出来交战,我便爬去更鼓楼上,放起火来,里应外合,可成大事。

其实我也不知道打小不近女色史进为什么在找师傅的路上还跑到了东平府养了个暗娼,反正宋江听到这个计策之后当场拍板:

“最好!”

于是,当天夜里,史进收拾金银混入东平府,宋江则连夜写信给吴用,讲述了他攻打东平府的战略方针。

话分两头:

吴用看到宋江的书信之后表示“大惊”,连夜告别卢俊义跑到宋江那里,说了本文开头的一段,认为即便是那个妓女李瑞兰讲义气,但妓院的老鸨子也绝对不干,所以史进必然吃亏,大家还是抓紧攻打东平府吧,小心害了史进性命。

事态的发展显然没有超过吴用的预料,李瑞兰收了史进的银子后,原本是打算帮忙当内应的,但李瑞兰的母亲表示:咱们娼妓之家,干的就是坑人的买卖,讲个什么鬼义气?于是史进银子上的体温还没凉透,就已经被出卖了,官兵连夜上门,抓走史进,打入死牢。

为什么梁山上所有人都认为吴用“料事如神”?

(3)

读《水浒传》时,我们总觉得,吴用这个人,一点用处没有。

智取生辰纲的故事里,吴用的计策其实没什么用处;

此后江州城的故事,吴用伪造假书信,差点害死宋江;

再后来吴用挑拨林冲火并王伦……总之,梁山上大大小小的事情吴用都会参与,而在我们看来,吴用的“智多星”多少显得有点“弱智”。所以思来想去,很多人都认为,神机军师朱武明明更强啊!于是为了踩而捧,又把朱武推上神坛。

为什么梁山上所有人都认为吴用“料事如神”?

如果我们回顾吴用的计谋,我们会发现吴用真正的能力,并不在排兵布阵上,而在于对传统“江湖人”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

我们不妨列举一下吴用定计成功的例子再看一下:

1. 说服三阮打劫生辰纲;

2. 挑拨林冲火并王伦;

3. 赚朱仝上梁山;

4. 赚徐宁上梁山(偷锁子甲);

5. 赚卢俊义上梁山;

6. 营救史进;

那么,这些事有什么共性呢?

为什么梁山上所有人都认为吴用“料事如神”?

(4)

在李瑞兰的故事里,我们发现,吴用尽管出身低微,做大事的能力一般,但吴用的确最匹配梁山的需求:

吴用非常清楚的了解底层江湖好汉的思维逻辑。

同比之下我们看宋江,在很多问题上就显得很“单纯”。比如李瑞兰的故事里,宋江就认定了史进的计策一定会成功,所以直接按兵不动了;

再比如清风寨救刘高的夫人;以及后来的招安被赐毒酒。宋江的逻辑实际上是在试图用江湖的逻辑去混官场,不被坑是完全不可能的。

为什么梁山上所有人都认为吴用“料事如神”?

但吴用则不然,吴用是在用江湖人的逻辑去混江湖,一件事但凡涉及“江湖事”,那么就永远脱离不了吴用设计的范围。

换句话说,吴用的计谋表现出了非常强的“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属性,面对江湖好汉时,吴用做的绝对无可挑剔,所有人都会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中;随便几个计策,就可以击中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软肋;

但面对江湖人以外的人、事,吴用则表现出了非常强的疏离感,基本上计策都不管用。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梁山不打算招安,只是图自身发展,吴用将是一个怎样的人才呢?

当然是赛诸葛啊!梁山想招谁入伙有什么难的?反正在江湖人的一亩三分地里,整个梁山,只有吴用一个人的计划是最完美的。

为什么梁山上所有人都认为吴用“料事如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