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安:对标迪拜,海南应建设世界奢华旅游目的地

迪拜何以成为迪拜?

去年我做一个国家级课题——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发展研究,当时我就在考虑一个问题,从世界范围看,海南如何定位,海南的世界参照系在哪里?

魏小安:对标迪拜,海南应建设世界奢华旅游目的地

1987年建省之后,海南就提出建设东方夏威夷的目标,那时我就不赞成,这种目标是把自己放到二流位置,再怎么做,也只是东方而已。之后这个话不提了,开始说小岛,还有一个国际小岛论坛,韩国济州岛、印尼巴厘岛、日本冲绳岛,再放大一点是墨西哥的坎昆岛,这是贬低了海南。2009年又提出国际旅游岛的发展目标,还专门下了文件,这个目标也不足取。此次专程去看了看被称为世界奢华旅游目的地的迪拜和阿布扎比,尤其是迪拜,感觉可以作为一个参照系,可比性并不强,但是可参照的东西多。

如果说阿布扎比的发展是靠石油支撑,那么迪拜呢?它的石油收入只占2%,却仍然一路高歌猛进。从面积来看,迪拜4144平方公里,是一片沙漠,但是GDP总量1028亿美元,人均3.9万美元。我认为主要有三点:一开放,二转型,三引领。

沙漠城市,完全没有沙漠之感,高楼林立,迪拜之门,成为世界CBD的集合,吃喝玩乐应有尽有。但是房价不贵,一平米人民币3万左右,有点不可思议,再一想也明白,这里什么都不产出,但是什么都有。世界第一高楼,828米的哈利法塔,148层。放眼海湾,水波粼粼,沙漠苍茫,创造了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从开放来说,阿拉伯地区,多数是穆斯林,开放难度不小。迪拜和阿布扎比虽然伊斯兰文化仍占主导,但是不排斥其他文化。经济方面更是完全开放,外资大量进入,资本在非资源地区淘金,淘的只能是资本的金,类似击鼓传花,但是传了40年,就不再是简单的击鼓传花。

魏小安:对标迪拜,海南应建设世界奢华旅游目的地

从转型来说,迪拜开始只是一个渔港,产业只有打渔和珍珠,后来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形成了自由贸易区的模式,世界资本汇聚,世界客源汇聚,世界消费汇聚,一波三折,终于成功。

从引领来说,迪拜的老酋长有一句名言——“世界只知道第一”。1997年,帆船酒店建成,轰动世界,直到今天,还是网红。2009年,哈里法塔建成,世界第一高楼,灯光秀,图案变幻,上下游动,828米的高楼活起来了,大家也兴奋起来了。月亮,棕榈树,海水,都在高塔融合之中,这是我看过的最美高楼灯光秀,没有之一。阿布扎比中心区,首都之门,石油总部,金融大楼,王宫,林林总总,千奇百怪,成为全世界建筑师的表演场所,也具有极强的世界性影响力。迪拜的棕榈岛,填海成岛,加基础设施共花费172亿美元,一期工程结束,世界富翁都过来购置房产,又创造一个奇迹。

所谓奢华旅游,就是高端产品、高端服务、高端生活的集合。奢华旅游目的地的特色是,高端产品无极限,品象吸引人,大众支撑为基础,中端消费为主体。

海南旅游应重新定位

海南成为世界级的奢华旅游目的地,条件已经完全具备。一是迪拜靠自由贸易区的模式,开放立国。海南已经明确了双自贸的格局,文章更大。

二是迪拜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贸易强国,海南的贸易格局还没有形成,金融格局刚刚起步,但是前景可期。三是迪拜旅游,作为支柱产业,一切从市场出发,拉动消费。国际航空枢纽多年确立,旅游产品不多,但是精品形成。一批品牌性酒店人满为患,还在积极建设。

魏小安:对标迪拜,海南应建设世界奢华旅游目的地

从环境来看,海南的资源条件是迪拜不能比的,海南是个绿岛,而在迪拜这样的沙漠城市,绿化成本极高,维护一颗棕榈树一年要上千美元。

从气候条件来看,迪拜处于北纬25度,到旱季,气温高达50度,几乎不能开展户外活动。从设施来看,海南已经有一批世界一流度假酒店,亚特兰蒂斯酒店全世界三家,酒店设备设施来看,三亚第一,但是经营效果迪拜第一。从购物来看,双自贸推进免税业发展,也将缩小海南和迪拜的差距。从景区来看,海南现有的项目已经足够,而且在逐步向综合体模式提升,将形成更大的吸引力。

总之,迪拜有的条件海南一样不缺,海南有的条件迪拜望尘莫及。但是,迪拜的GDP总量1028亿美元,海南去年只是700多亿美元,人均就更不能比了。

差距何在?一是观念,大开放需要思想的大解放,双自贸提出之后,海南出台房子和汽车的双限制,这还叫什么自贸区?二是政策落实,海南的政策不少,落到地上不多,实实在在见到效果的更少。三是结构,涉及到空间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几个方面。

从旅游角度来看,则是目的地形象问题。多年以来,海南要成为全国人民的度假村是基调,这个话政治上正确,可以长期说,但是不符合实际,远程交通就限制了目标的达成,现在变成了候鸟人口的天堂,旺丁不旺财,还占据了资源。实际上,海南应当是富人的天堂,中产的盛宴,穷人的机会。

从世界范围看,海南应当明确打出世界奢华旅游目的地的品牌,聚集一流产品,创造中国精品。传统的天涯海角、大小洞天、鹿回头等等需要向旅游综合体升级,已经兴起的南山文化苑、呀诺达需要强化,新兴的清水湾度假区、红树林度假世界、海昌海洋乐园、凤凰岛等等需要创造集体品牌。此外,现在南热北温,东高西低的区域格局也要靠发展来解决。从迪拜的经验来看,奢华也是分层次的,完全可以形成体系化的格局。

总之,和迪拜相比较,在旅游角度的主要差距,一是奢华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没有树立,尤其是集体品牌没有形成,好东西卖不出好价格。二是内生需求不足,人均收入低,必须靠外来需求形成源源不断的动力。三是标志性的建筑与标志性的产品标志性不够,在今后的建设中完善。需要在全世界讲好海南故事,体验海南情感,享受海南生活。

魏小安:对标迪拜,海南应建设世界奢华旅游目的地

中国已经有了一批高端产品,如何综合配套,是一篇大文章。人文旅游,故宫和兵马俑为代表,自然旅游,黄山和九寨沟为代表,是中国旅游在国际上的形象,长盛不衰。随着发展,一系列高端产品陆续产生,乌镇成为文化典范,灵山成为精品代表,长隆异军突起,但是总体来看,聚集不够,综合配套不足,目的地品牌没有形成。

借鉴两地经验,目的地品牌应当是中国旅游下一步发展的重点。由此而论,江苏应当成为精品旅游目的地,浙江成为城乡融合旅游目的地,上海成为都市旅游目的地,北京和西安成为文化旅游目的地,大湾区成为湾区旅游目的地,培育一批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中国成为世界旅游强国指日可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