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策略首選防禦,大消費醫藥or白酒

開篇,資管君兩句話談下,對市場的看法:

  1. 市場還要調整!大盤空間不會太大!但是個股說不準,各位還得繫好安全帶!
  2. 下一步看好防禦品種。指數看好大醫藥,尤其是醫療服務。

瞧瞧,龍頭恆瑞醫藥,走勢多穩健。覆盤過往,股災當時的2015和2016年兩年,它都是上漲的,其中15年漲幅超過70%,16年11.39%。

5月策略首選防禦,大消費醫藥or白酒


接下來,就是談股論基的時刻,今天談到的基金主角是博時醫療保健行業A,代碼050026。

1、4月為何這麼慘?

A股的表現一月不如一月,1-2月份,無論遊資、機構還是散戶,大家都賺錢。3月份震盪,遊資有點逢高減倉、撤退的跡象,機構的相對收益逐漸得到顯現,散戶已經開始不掙錢了。

但是到了4月份,情況變得更差。散戶們都在虧錢了!

虧了一定比例的錢,很多人有點hold不住了。Hold不住了,幹嘛?抄底啊?中小創、中證500等,最近資管君身邊有一些朋友陸續在加倉。有些做的是定投策略。

但是,個人對市場的看法相比他們應該更謹慎一些。個人認為,4月的調整行情背後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最關鍵的一點,應該是流動性出現了一定的變化。

一季度金融行業流動性應該是很充裕的。4月29日,一季度上市銀行營業收入大增的消息滿天飛。但是,銀行的淨利潤增幅明顯低於營業收入增長。

銀行的主營業務收入來自存貸差,收入大幅增長的主要表現就應該是貸款業務大幅增長。這說明,一季度銀行很給力,在拼命放貸款。

眼下的情況怎麼樣呢?資管君引用下研報內容,說一說。

4月的流動性狀況相對不太寬鬆,繳稅因素加上3月貸款集中投放對銀行體系超儲的消耗,銀行間資金價格反而略有上行,這與歷史數據反映出的季節性效應基本是一致的。

注意,重點在後面這句:

在補充新增流動性方面,央行近期表現出的態度並不夠積極,這在降準的延後以及公開市場操作的淨回籠已有所體現。儘管貨幣政策方向並未轉向,但在寬鬆的節奏上確實進入了一個觀望期。觀望的最直接原因還是在於3月經濟數據的超預期改善,以致於政治局會議體現出的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的邊際傾向有所弱化。此外,不搞大水漫灌、房住不炒、繼續推進結構性去槓桿等政策性要求也促使央行對於進一步寬鬆操作保持必要的謹慎,防止推動CPI、房價及其他資產價格的過快上行。

資管君想:這應該是貨幣政策預期的變化。原來業內都覺得貨幣政策大幅放鬆,但現在突然有一定的變化了。資本市場反應很靈敏啊。

當然,還有了說,3200點,期指交易放開、海外資本入市條件放鬆。這些也增加了,專業投資者尤其是程序化交易員做空期指的可能性。

有個機構的朋友對資管君說,臨近5-1,今天很多空頭都鎖倉不動了。5-1後,不排斥空頭歸來。

說實話,對於這行情,如果倉位過高,真的有點怕。

2、防守策略正當時

或許又到了以防守策略來進行投資的時候了。資管君重點關注醫藥、消費或者超大盤題材。

防守選什麼?按照傳統的操作路徑主流的做法就是選擇消費題材,比如喝酒吃藥、食品等吧!

有個朋友推薦了一隻消費行業基金,但是資管君一看,重倉股都是白酒。因為之前茅臺等漲得太高了,但是醫藥此前漲得少一些,相對安全邊際會高一些。

對了,今天康美藥業,因為捲入財務造假的風波,直接開盤跌停,不過醫藥股整體不受影響。這說明,醫藥股業績差在個別,整體無恙。

目前,醫藥股具備估值優勢。截至3月底,申萬醫藥生物行業動態市盈率僅33倍,遠低於過去20年近42.2倍的平均水平。

有個基金經理對資管君說,醫藥股前期沒大漲也是有原因的。前面有長生生物事件,後面的利空還包括國家帶量採購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把整體基本面給破壞了,他說醫藥沒有大的作為。

但是,資管君認為,投資需要審時度勢,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操作思路。眼下是防守策略進行時,就該選低估的傳統防禦板塊。如果對醫藥股的盈利前景不太看好,可以關注下醫療服務或者醫療保健。看看4月份表現最好的開放式基金就是博時醫療保險A。

5月策略首選防禦,大消費醫藥or白酒

5月的行情,博時醫療服務保健行業A或許同樣備受期待。(風險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作為投資依據,個人投資風險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