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縣500畝以上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走筆

改革之犁 開拓希望田野

三都县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笔

三都,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全省14個深度貧困縣之一,作為典型的農業縣,2019年,三都將省委政府出臺的一系列關於500畝以上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相關精神,作為打贏脫貧攻堅“翻身仗”的契機,舉全縣之力,紮實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努力將500畝以上壩區建成特色優勢農業高產高效示範區,為決戰脫貧攻堅注入強勁動力。

三都县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笔

經核查確認,三都縣坡度小於6度的集中連片500畝以上壩區有20個,總耕地面積55059.66畝,覆蓋大河、普安、中和、周覃和九阡等5個鎮、67個行政村,覆蓋農戶20495戶90979人,其中貧困戶數8537戶33324人。壩區內機耕道總長85.4公里,有效灌溉面積3.85萬畝,電網覆蓋率66.43%,可服務於壩區的冷庫總庫容603噸,冷鏈運輸車輛2臺,大棚總面積14.2萬平方米,壩區農機擁有總量5290臺(套),綜合機械化率25.07%。

豔陽高照的四月天,記者走進三都縣大河鎮交同大壩極目眺望,寬廣的田野向著天邊平鋪而去,一棵棵的辣椒、豇豆、西紅柿等“春提早”蔬菜在春風裡搖曳,染綠了千畝田地,如名家揮毫潑墨,成就了一幅美麗壯觀的田園風光圖。田地裡,隨處可見群眾忙碌的身影,他們正在這希望的田野上耕織著脫貧致富的夢想。

交同大壩位於三都縣西北部大河鎮,壩區距縣城約17公里,距三荔高速三都西站匝道口約6公里,總面積7358畝,耕地面積5197畝,覆蓋大河鎮鼠場、新立、拉江、巴林、沃屯、馬場、平寨、交同、冗京、巴若、交然、民主等12個村寨,共覆蓋群眾2801戶11092人,其中貧困戶516戶1654人。

三都县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笔
三都县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笔三都县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笔

打芽、固定苗、澆水……50多歲的貧困群眾遊明英正在田地裡精心管護著她家的3畝多西紅柿。兒子早年間意外離世,遊明英一家的開支全靠著他們老兩口“犁田耕種”來維持,今年,遊明英家在當地政府的引導和幫助下,在開春之際,利用自家的3畝田地栽種上了西紅柿,原來只有一季稻米收成的土地現在可以實現三季種植收成,遊明英做夢都沒有想到她這“一畝三分地”還能刨出更多的“金子”。

“這個賣了之後還可以接到種米,打完米又接到種冬季蔬菜,划算,多得好多的錢嘞!” 遊明英一邊忙碌著,一邊樂呵呵地跟記者說,心中的喜悅,如西紅柿苗尖上的點點鮮花,在驕陽下盡情綻放。

2019年,按照省州關於推進500畝以上壩區結構調整工作部署和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的要求,當地政府結合交同大壩耕地質量好、積溫高、灌溉條件好、交通便利和群眾種植蔬菜基礎好、積極性高的實際,按照“一壩一策”結構調整方案,在交同大壩實施以“菜+稻+菜”一年三熟的種植模式,摸索出一條以種植蔬菜為主的脫貧致富產業,努力實現群眾 “月月有活幹,季季有收入”的脫貧目標。

同時,當地政府還專門組織了農技服務工作隊,多次深入田間地頭為群眾開展農業技術培訓,為壩區農業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這個芽太多了就掐掉,要掐掉離根部最近的,留兩三顆就可以了,要不它營養跟不上,影響掛果……”群眾張益香一邊忙碌著,一邊認真地跟記者介紹說。一項看似簡單的“打芽”,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這些都是張益香在一次次的培訓中學來的。辣椒的種植,一路上都有農技人員“傳經送典”,看著田地裡長勢喜人的辣椒苗,張益香對於今年的收成,信心滿滿。

“種出來了,怎麼賣出去?”銷售一直以來都成為當地群眾發展農業種植的“絆腳石”,曾經“肩挑背馱十八彎,趕集歸來不見家”的售賣之路讓嘗試種植農產品發家致富的群眾苦不堪言,也使很多群眾望而卻步,甘願過著“種糧為吃飽”的生活。

三都县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笔
三都县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笔

據瞭解,在推進500畝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當地政府不斷加大壩區道路、機耕道、水利溝渠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充分利用各方幫扶資源拓寬銷售渠道,加大電商平臺建設,推動“黔貨出山”。重點加強“農校、農企、農超”對接,推動壩區農產品定向直通機關、學校、社區、醫院、企事業單位食堂。

“我們現在不用擔心了,政府幫我們解決了難題,等這些辣椒一成熟,就有車開到田邊來收,直接拉去賣給學校、超市。”說起自家辣椒的銷售,張益香更是信心十足。

交同大壩的變革,只是三都500畝以上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縮影。據瞭解,三都縣結合20個500畝以上壩區的自然資源、氣候條件、勞動力、交通環境、產品市場等因素,緊緊圍繞“產業選擇、主體培育、技術幫扶、機制帶動”四個關鍵,緊扣“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的主基調,以建設現代高效農業園區為主抓手,編制了500畝以上壩區農業結構調整實施方案及20個“一壩一策”子方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階段性成效。

“農業種植在變革,群眾致富不再遠。”在這個春天裡,水鄉成千上萬的貧困群眾,藉著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東風,辛勤播種,讓脫貧致富夢想紮根在希望的田野上,努力創造著 “碩果累累”的未來。

三都县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笔
三都县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