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传统方式,“智慧校园”重新定义教育模式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这就意味着,信息化应用不是几个人的事,也不是一时一课的事,而是需要全体学校、全体教师、全体学生都用,常态用、持续用,才能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创新,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从提出愿景到现在,智慧校园建设已经进行了八年,“互联网+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推动下,建设智慧校园已经成为高校的必然发展趋势,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学校的硬件和软件有效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提升学校的运行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同时现阶段的智慧校园似乎更具有科技化。

摒弃传统方式,“智慧校园”重新定义教育模式

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听课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为了实时了解学生的上课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很多学校开始运行“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通过在黑板上方安装摄像头,以捕捉所有学生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并实时分析学生的听课状态,同时此系统还会统计出整个班级的听课状态并显示,让老师可以实时了解学生的听课状况,并作出教学调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吸收。

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考勤,信息更加可靠

大学中传统点名方式是老师拿着名单进行点名签到,如果出现代课或者代替答到的现象老师也很难发现,如今人脸识别技术进校园,则可以有效阻止这一现象的发生。据了解,人脸识别考勤电子班牌可以借助教务系统的排课信息,再通过人脸识别、拍照、刷卡等多种身份识别技术,识别准确率高,且在断网情况下仍可进行考勤识别,因而可以客观记录、统计学生的到场情况,非常具有可靠性。

构建电子围篱,保护学生安全

学校除了要承担社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任,保障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更要保护学生的安全,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通常情况下,保护学生的安全,学校的围墙是校园安全重要的一环,为了做好安全这一环,在原有的围墙再布上电子围篱,形成透明防护网就变得必不可少。这个电子围篱可以有效监控学校周边,防止有不明人士进入,有效确保校园安全。

助力智慧校园建设,雨点科技当仁不让

雨点科技自成立以来,致力于通过专业的软硬件平台,为学校和家长提供简单、便捷的家、校服务,自主研发包含了平安校园建设、家校互动服务、校园管理服务等在内的多样化产品,核心团队拥有10年以上的教育服务、技术研发和产品运营经验。

1. 全媒体互动班牌——沟通、宣传都能用。

摒弃传统方式,“智慧校园”重新定义教育模式

摒弃传统方式,“智慧校园”重新定义教育模式

雨点科技全媒体互动班牌可一站式解决学校和机构的多方面需求。

针对培训机构而言的话我们的班牌可以是

新闻发言人:全媒体的展示中心,为机构播放宣传片、及时资讯等等。

形象代言人:

在招生时,班牌可以移动到任何您想使用的地点,展示机构的风采,在机构内,也可以为机构提升品质。

贴身小秘书:刷卡签到,智能考勤,并且刷卡签到图像实时推送,让家长更放心。

家校沟通桥梁:家长通过手机APP发送语音、视频、图片、文字形式的叮咛消息,孩子在班牌上刷卡查看,打造家校沟通的桥梁。

2.课堂直播——家长“走进”孩子课堂

摒弃传统方式,“智慧校园”重新定义教育模式

课堂景象实时直播,家长在等候区,或是在家也可全程参与。直播时间与内容等机构全程可控,也就是说机构可自行选择哪个时间段直播以及哪个教室进行直播。

3.雨点APP——移动办公,家校零距离

雨点APP拥有微门户、成绩一键发布、自动考勤、在线请假、通知公告、学生点评、家校沟通、舆情管控、成长记录等诸多功能。

针对这些功能,机构老师使用前和使用后的不同状况,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

使用前:老师既要管理孩子,又要管理家长,恨不得分分身。家长们喜欢在微信群里发问题,讨论等等,因为信息太多一不小心漏过,还容易引起家长不满,小问题引出大问题,工作麻烦层出不穷。

使用后:老师的所有管理需求,都能在雨点APP上实现,孩子成绩发布、作业发布、实时跟家长取得联系、孩子在校表现情况评分发布、假条处理等等,工作质量有明显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