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車展新能源SUV產品看各品牌實力排行,黑馬已經誕生

十大熱門新能源品牌,誰才是最具實力的那個?

在新能源的浪潮下,車市湧現出各類造車新勢力,一部分是傳統車企向新能源轉型,一部分是互聯網造車企業。到底誰才是說到做到的實力派,網友們不免看花了眼。

對車企而言,雄厚的資金實力決定了企業能否走的長遠;領先的核心技術則決定了企業能否在車市洪流中脫穎而出;產能資質則決定了企業能否將領先的技術落到產品,將好的產品交付給用戶;資金、技術、產能可以說是一家企業能夠馳騁車市的必備"三要素"。

這裡我們就通過比較各大新能源車企資金、技術、產能,綜合考量企業長遠發展的能力,為大家做了一個實力排行榜,可供參考。

從車展新能源SUV產品看各品牌實力排行,黑馬已經誕生

特斯拉拿下第一名應該是沒有異議的吧,從三電技術實力來說它依然是行業最強。舉個最簡單的例子,BMS電池管理系統與SOC荷電狀態,目前,國內純電動汽車之所以會出現續航里程虛高、高速狀態下續航里程大打折扣、電池容量虛標、充電慢、等一系列三電問題,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電池管理系統與荷電狀態的精度不高所導致。

而且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廠也在建設中,未來產能便不會發愁了。事實上特斯拉Model 3開始走量之後,特斯拉局面就已經扭虧為盈,至少不用擔心資金問題。特斯拉可以說是一家不缺錢不缺技術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產品線豐富,品牌力也能撐起車輛價格,依然是目前最靠譜的品牌。

不過,就目前而言,產能依舊是限制特斯拉的重要原因之一,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廠現處於地基建成環節,要真正投產還需要一定的時間,自主品牌或許還有超越它的機會。

從車展新能源SUV產品看各品牌實力排行,黑馬已經誕生

至於威馬,它的最大優勢在於完善的技術矩陣和產品矩陣。在車展前的品牌之夜上威馬一口氣發佈了三大Living技術矩陣和四款產品,同時在產品定位方面走低端路線,更容易佔據市場量,而威馬目前在浙江溫州有生產基地,有資質。

可以說威馬已經構建了一個完整的研發-生產-銷售閉環生態系統,量產產品也已經上市開賣,從長遠來看這是一個健康的發展模式,所以靠譜度可以排第二。

從車展新能源SUV產品看各品牌實力排行,黑馬已經誕生

第三名SERES(賽力斯)可能很多人會意外,因為此前可能都沒聽過這個品牌,它為什麼能成為黑馬,比肩特斯拉?

核心是技術。和SERES的品牌名一樣,這是一家國際化的公司,早在2016年,SERES就在硅谷設立了以電驅動技術(含電機、電控、電池包等)為核心的研發中心,在全球四個國家的六個地區佈局了產品研發基地,在底特律也有研發團隊,合計有上百人的規模,團隊成員來自特斯拉、蘋果、谷歌、臉書等全球知名互聯網公司以及寶馬等知名汽車企業。

SERES目前擁有業內首創的四電機驅動平臺、效率超過95%的銅轉子異步電機、車載式增程器平臺,正在申請及已獲得的中美技術專利超過1000項。首款量產車SF5最大扭矩能達到1040N·m,百公里加速最快小於3.5秒,性能可謂同級第一,而價格上卻比Model Y便宜,質價比可以說是非常在線。

通過運用全球化運營模式,建立跨國團隊協同機制,SERES實現了美國研發、中國製造、中美交互的全球化協作及平臺化運作,使中美兩地始終保持高效同步,目前SERES在美國印第安納州和重慶兩江均有生產基地,產能和品質都有保障。

有錢,有技術,有工廠,有資質,量產車型也有,實際上等SF5今年第三季度上市,或許SERES將更具市場競爭力。

從車展新能源SUV產品看各品牌實力排行,黑馬已經誕生

剩下的排名中大家有疑問的可能就是蔚來、小鵬為什麼排名這麼落後,這兩家都已經有量產產品上市,甚至蔚來已經開賣兩年了。

這裡要解釋的就是,排名還要考慮到以後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蔚來雖然產品賣得早,但在我看來有兩大短板,也是蔚來的痛點。

其一是沒有生產資質,現在委託江淮代工生產,在產能和品質上很難保證,雖然李斌一再強調江淮工廠的生產標準比保時捷還高,但真的說到做到了嗎。這裡並不是說國外的月亮圓,而是需要理性,說江淮汽車的品質比保時捷還好我不信。

其二是發展模式,蔚來最大的特色就是賣服務,當然也是燒錢服務,錢燒完了怎麼辦?而且在三電核心技術方面蔚來其實優勢並不大,官方數據,截至2017年6月16日,蔚來汽車共申請專利179件,相比SERES來說差了很多。

在沒有技術和品牌背書的前提下盲目定位高端很難有說服力,可以想象,一旦Model Y、SERES SF5等車型上市,蔚來ES8、ES6還有競爭力嗎?

從車展新能源SUV產品看各品牌實力排行,黑馬已經誕生

小鵬的短板其實是在核心技術上,它的背景主要來自互聯網,所以它的最大優勢在於自動駕駛互聯網方面,但從核心技術、生產研發、市場情況等各方面看幾乎沒優勢,比如在電驅動系統方面,小鵬並沒有特立獨行的設計,而是根據供應商產品設計做基礎研發。而在電機及控制器、DC/DC控制器、IGBT模組系統等核心部件均採用外購件。

同時小鵬也有蔚來同樣的痛點,那就是工廠資質問題,現在是委託海馬代工,雖然也在自建工廠,但在政策變更後,小鵬最大的可能是通過滿足"兩年生產3萬輛乘用車或銷售額達到30億元"這樣的條件獲取生產資質,而價格的定位又註定了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

所以雖然小鵬有產品上市,在時間上搶先了,但未來能不能持續發展還很難說,它要解決的難點比蔚來還多,特別是三電核心技術即使有錢也不一定能解決。

從車展新能源SUV產品看各品牌實力排行,黑馬已經誕生

在這樣的情況下,理想智造相對來說更靠譜一些,理想的技術幾乎全部由團隊自主研發,又有資質有常州工廠保證產能,還避免了"多家"生產製造再組裝的不統一性。

理想智造ONE採用汽油+電的動力系統,但與插電混動不同的是,這款車是純電驅動,汽車發動機只是用來發電的"增程器"。

從車展新能源SUV產品看各品牌實力排行,黑馬已經誕生

合眾雖然在產品時間節點上落後了,但其它方面均有優勢,與起家於互聯網的新勢力車企不同,合眾新能源擁有經驗豐富的新能源研發團隊,其創始人方運舟本身就是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專家,可以說,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第一代研發人。

同樣,合眾新能源也在硅谷掛牌成立智能駕駛研發中心,截至2017年末,合眾新能源已在'三電'、汽車安全、輕量化、智能化、網聯化等相關技術領域申請了專利180餘項,授權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29項,外觀設計9項。

此外合眾在浙江桐鄉有工廠,有生產資質,唯一缺的是上市產品。而合眾U車身長4510mm,軸距2750mm,四驅版電機最大功率270kw,峰值扭矩615Nm,NEDC續航大於500km,預售價才15萬-21萬元,這應該是目前最有性價比的一款車型了,相信很多人期待它的上市。

從車展新能源SUV產品看各品牌實力排行,黑馬已經誕生

博郡的排名比小鵬高是因為,它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博郡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十年前的美國先進車輛技術有限公司和上海思致汽車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在底盤平臺、三電系統、輕量化和ADAS方案等領域均有豐富經驗積累。

官方數據表示,截至2019年3月,博郡已經擁有了250多項專利技術儲備,包括70項國內專利,15項美國專利。

當然,博郡的短板也是生產資質,目前博郡已經在上海、南京、淮安佈局生產基地,掌門人黃希鳴博士在採訪中信誓旦旦的表示"資質不是問題,很快會有消息",這個消息可能就是與一汽-夏利組建合資公司,博郡出錢出技術,一汽夏利出資質出設備和人員。

所以如果博郡iV6能如期量產交付,這款"最美新能源SUV"應該能為它帶來不錯的市場表現,那麼博郡的綜合實力排名還可以再提升。

從車展新能源SUV產品看各品牌實力排行,黑馬已經誕生

最後是天際和愛馳,這其中天際有生產資質,也有工廠,硬件足,愛馳則有工廠無資質。這兩家的問題可以歸結到資金和產品環節薄弱。

而且在核心三電技術方面天際還不太明朗,並沒有見到明確的成果,官方說法是,"正快速打造包括整車、造型、底盤、車身、電子電器、新能源、車聯網、智能駕駛在內的完整研發體系"。

從車展新能源SUV產品看各品牌實力排行,黑馬已經誕生

相比之下愛馳更有表現力些,研發團隊中首席技術官王東晨和主導三電技術開發的吳畏均出自一汽-大眾,有一定的研發實力。

可見的成果包括"三明治"電池包,與目前大部分水冷電池電芯模組不同,"三明治"電池包電池模組與冷卻板各自密封、互相獨立,可以保證冷卻板即使在極端情況下,例如受擠壓而變形或遇衝擊而開裂,洩漏的冷卻液也不會浸入到電池箱體中造成短路。

從車展新能源SUV產品看各品牌實力排行,黑馬已經誕生

最後是產品定位,天際ME7補貼前預售價36.68萬-38.18萬元,說實話,這樣的競爭力並不是很強,和同級產品蔚來ES6差不多。

而愛馳U5與天際ME7性能差不多,價格應該會便宜一點,但至今沒有公佈預售價,真的等不起啊。

最後,附上一張車展上各家亮相的十大新能源SUV信息對比表,以便大家對各品牌有個更好的瞭解。

從車展新能源SUV產品看各品牌實力排行,黑馬已經誕生

注:文中提到的專利數字來自網絡,不排除與實力有偏差的可能,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