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東明珠,大美淥湘,株洲市淥口區

淥口區位於湖南省東部、湘江中游沿岸,是株洲市五個市轄區之一。她原為株洲縣,古稱漉浦,別稱淥湘,以地處淥水匯注湘江水口得名淥口、雅稱淥湘。

湘東明珠,大美淥湘,株洲市淥口區

這裡歷史悠久,因山明水秀而引古今大家流連徜徉,也因詩詞文化而著稱,被授予中華詩詞之鄉稱號。據統計名人留下詩篇200餘首,唐張劉長卿的《江中對月》、宋范成大的《湘江洲尾快風掛帆》,詩聖杜甫在境內境賦詩就達9首:《次空靈岸》空靈霞石峻,楓栝隱奔峭,開篇便成千古絕唱,空靈岸因而聲名大振。名人騷客遊人慕名而來;淥湘生態之美盡表其中;留下了一批寶貴的財富,為淥湘文化奠定了堅實的人文基礎。

她是一座歷史悠久、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是著名的湘東革命老區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毛澤東同志1927年2月考察了境內的農民運動,在著名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高度讚揚了淥口、馬家河等地區的農民運動。


湘東明珠,大美淥湘,株洲市淥口區

淥口區位於湖南省東部、湘江中游沿岸,是株洲市五個市轄區之一。她原為株洲縣,古稱漉浦,別稱淥湘,以地處淥水匯注湘江水口得名淥口、雅稱淥湘。這裡東連醴陵市和攸縣,南鄰陽市衡東縣,西接湘潭縣,北依蘆淞區和天元區。這裡自古為湘東門戶,是中原通往廣東沿海的咽喉,享有湘東明珠的美譽。

下轄8個鎮:淥口鎮、淦田鎮、朱亭鎮、古嶽峰鎮、龍潭鎮、龍門鎮、南洲鎮、龍船鎮,區人民政府駐淥口鎮,總面積1053.62平方千米,總人口35.19萬。


湘東明珠,大美淥湘,株洲市淥口區

東吳孫亮太平二年(257)置建寧縣,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廢,唐高祖李淵復建寧縣,太宗時廢,至此為湘潭縣轄域。清朝曾設株洲廳。民國23年(1934)設湘潭縣株洲鎮;民國36年(1947)株洲鎮和白關鄉、昭陽鄉合併為株洲鄉。1949年8月成立湘潭縣株洲區,轄株洲、藕靈二鄉;1951年5月,設株洲縣級市,屬長沙專員公署。1956年3月株洲市升為省轄市,設市郊區,1959年析醴陵縣的淥口鎮、均壩鄉、鴻仙鄉、漂沙井鄉、姚家壩鄉、南陽橋鄉、洲坪鄉和湘潭縣的朱亭鎮、雷打石鎮、傘鋪鄉、三門鎮、三門鄉、古嶽峰鄉、淦田鎮、平山鄉、太湖鄉、八斗鄉、龍鳳鄉、龍潭鄉、磚橋鄉、王十萬鄉等鄉鎮入株洲市郊區。1965年4月,析株洲市郊區地置株洲縣,縣沿襲市名,駐淥口鎮。2018年6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株洲市淥口區。2018年12月18日,淥口區正式掛牌成立。

湘東明珠,大美淥湘,株洲市淥口區

1997年,朱亭鎮與黃龍鄉合設立黃龍鎮。1997年5月,株洲縣群豐鎮和馬家河鄉劃入株洲市天元區)。1998年,古嶽峰撤鄉建鎮;鴻仙鄉與漂沙井鄉合併設立仙井鄉。2002年黃龍鎮更名為朱亭鎮。2005年6月6日,長衝鄉與太湖鄉合併設立新的太湖鄉。以原長衝鄉與太湖鄉合併為太湖鄉;八斗鄉與淦田鎮合併為淦田鎮;大京鄉與白關鎮合併為白關鎮。將朱亭鎮政府駐地由福祖橋遷移至場坪。

2010年株洲縣白關鎮和姚家壩鄉劃株洲市蘆凇區。2011年株洲縣雷打石鎮和三門鎮劃天元區。2015年11月淥口鎮與仙井合併為淥口鎮。南陽橋鄉與洲坪鄉合併為南洲鎮。淦田鎮與平山鄉合併為淦田鎮。磚橋鄉與龍潭鄉合併為龍潭鎮。朱亭鎮與龍鳳鄉合併為朱亭鎮。王十萬鄉與堂市鄉合併為龍船鎮。撤銷太湖鄉建制,設立龍門鎮。


湘東明珠,大美淥湘,株洲市淥口區

淥口區位於湘江中下游地段,境內以平原、崗地為主,兼有丘陵、山地,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河溪縱橫,湘江自西南向北流經,淥江由東向西,在淥口與湘江交匯;有朱亭港、淦田港、昭陵港等大小溪港200多條,匯注湘、淥二水。

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四季分明、光熱充足,適宜於多種動植物的生長。自然資源豐富。水能蘊藏量大,可開發利用15.46萬千瓦。已探明儲量的有煤、鉛、鋅、鎢、鈾等,石灰石、耐火泥、高嶺土、花崗岩等較為豐富。農產品以稻為主,茶葉次之,火燒鯿和朱亭魚苗馳名。


湘東明珠,大美淥湘,株洲市淥口區

這裡自古是湘東門戶,是中原通往廣東沿海的咽喉,區位條件優越,交通優勢明顯,城區距株洲市中心15分鐘車程,距黃花國際機場不到1小時車程,距長沙市42公里。京廣鐵路、武廣高鐵、京港澳高速、S211、S313等線路過境。湘江縱貫南北,湘江水系通航31條,兩千噸級航道株洲水上服務區設在境內,千噸級船舶可通江達海。


湘東明珠,大美淥湘,株洲市淥口區

淥口區人文悠久,環境秀麗,旅遊資源較多。境內有六千多年前新石器時磨山文化遺址,也有舜帝南巡的足跡。主要伏波嶺、建寧古城、觀音巖、淥口戍、空靈寺、新石器早期龍山、大溪文化遺址、毛澤東考察農民運動舊址等、堂市土城等。

南宋乾道二年(1166),大理學家朱熹偕同張栻同遊南嶽,途經朱亭,在港上木橋邊歇宿,應當地人士請求,結亭講學。後人紀其事,將講學之處稱為朱停,亦曰朱亭。朱亭因之得名。古鎮朱歷史遺存豐富,有拴馬樟、朱張橋、龍潭書院、紫陽閣、挽洲島、一葦亭、祖師殿、汪家井、天子嶺和馬蹄印等諸多歷史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