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藍天白雲

恩施日報記者 譚燚

为了蓝天白云

4月17日,在宣恩縣城貢水河畔,以“老院子”為名的商業旅遊綜合體整體裝修完畢,即將開業迎客。

“老院子”是宣恩縣重點城建項目,融合了土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文化元素。項目正式運營後,將以民俗體驗、地道美食等吸引遊客,成為貢水河畔的又一風景。(記者 劉亞麗 攝)

为了蓝天白云

4月25日,巴東地方海事處水布埡工作站人員在清江水域巡查。

為防止油汙染破壞生態環境,巴東地方海事處水布埡工作站不定期地聯合庫區鄉鎮環保部門,深入碼頭、渡口、通航水域進行巡查,讓清江水更清。(本報恩施圖片庫 陳祥楚 攝)

機動車尾氣成為空氣汙染主要來源之一,防治機動車汙染,如何發力?

加速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2014年以來累計淘汰68260輛;加大尾氣監測檢測,對首檢不合格車輛不予通過年審;將原來的國四排放標準提高到國五標準;國營加油站只提供國六標準成品汽柴油……在藍天保衛戰中,我州重拳防治機動車汙染,對我州空氣質量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州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州機動車保有量達42.69萬輛(不包含摩托車),其中,州城達14.49萬輛。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州機動車一直並將持續保持快速增長。

人民物質生活日漸富裕的背後,幸福的“煩惱”也隨之而來。

州生態環境局去年開展州城PM2.5源解析工作。從初步分析結果看,汽車尾氣對州城PM2.5貢獻率達30%左右。這表明機動車尾氣已成我州空氣汙染主要來源之一。另外,機動車數量持續增加,還帶來了全州汽車維修保養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尤其是揮發性有機物對空氣汙染日益加大的問題。

做好機動車汙染防治成為我州打贏藍天保衛戰中的關鍵一環。

省環保督察反饋我州59個問題,截至目前,交辦我州涉及環保件達276件……如何在機動車汙染防治上儘快破題極為迫切。

去年初,《州政府關於調整機動車汙染排放執行標準的通告》印發,將在我州所有生產、進口、銷售和初次註冊登記的輕型汽油車、輕型柴油車、重型柴油車排放標準由國四標準提高到國五標準,減少低排放標準的機動車在我州註冊登記。

大力提高在用機動車監管水平。成立全州機動車排汙監控中心,建成了州機動車尾氣檢測監管平臺,並與國家、省平臺聯網,全州運營的12家檢驗機構28條檢測線全部接入平臺,實現對檢測流程的全過程監管。自該平臺運行以來,首檢不合格達2.38萬輛次。

近5年來,我州累計淘汰黃標車18160輛、老舊汽車50100輛。

除“舊”的同時,大量迎“新”。截至2018年底,全州公交車總數680輛,其中新增或更新的新能源公交車達353輛,超過一半,在全省名列前茅。

今年1月,在巴東縣野三關鎮,全州首批30輛純電動出租車亮相街頭。2月18日,建始縣安捷出租汽車公司掛網招標30個充電樁和63輛純電動出租車,預計下月就可穿梭於建始縣城。

“力爭用2年時間將全州所有公交車全部更新為純電動公交車;力爭用5年時間將全州所有出租車更新為新能源車”。

積極推進燃油油品升級是交通部門的另一抓手。自2018年12月22日起,我州境內中石化、中石油、高路辦油站均已全面供應國六標準車用汽柴油。

同時,一張汽車維修保養行業治理作戰圖正在鋪開。截至目前,338家汽修企業列入清單,其中需整治正在營業且設有烤漆房的汽修企業320家,已完成治理265家。

重拳之下,“防”“治”結合,效果喜人。2015年州城空氣優良天數297天,2018年334天。今年,州城空氣優良天數較2018年同期多出11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