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问》何斌:我想在数字世界复制一个自己

何斌, imToken 创始人。

《8问》何斌:我想在数字世界复制一个自己

发展顺利,靠的是“运气”

2005年,何斌从杭州师范大学毕业,那时互联网的大潮刚刚掀起,毕业后的他一直从事于互联网行业,担任过产品经理,做过产品策划。

2010年,何斌和同事尝试创业,本抱着“玩一玩”心态,后来却变得“严肃”了。风车协作是何斌正式创业的第一个项目,做了近3年,失败。

2014年底,一个做比特币交易所的朋友对何斌进行了3个月的游说,2015年初,何斌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加入这家交易所,做产品的用户体验改善。

“那时候区块链的概念还没有被普及,更多的人知道的是比特币。当时我对比特币也并不了解,就觉得这可能是互联网的一种实验,密码朋克的一场实验。后面去做这件事情时候,我慢慢开始去理解区块链本身的价值,背后的原理等,随着越深入的理解,我对于比特币越来越认可,到后面就引出了imToken创业的历程。”何斌说。

imToken是以ETH为主的数字钱包,成立于2016年。

“为什么要做以太坊的数字钱包?这跟我本身一直做产品的职业路径相关。区块链本身是非常重技术的,还包括经济博弈这一块。2015年我参与交易所产品研发工作的时候,比较幸运的看到了以太坊,以太坊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区块链概念,我发现在这个具备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平台上,可以做很多有意思的产品。当时以太坊刚出来,各种基础设施都不完备,特别是钱包,所以我觉得钱包是以太坊这个生态的一个空白。”

“第二是我认为区块链真正带给普通用户更广泛服务的同时,是非常依赖一个好的窗口工具,所以就决定成立一个团队,做钱包产品。我们对产品的战略把握非常简单,移动先行。因为当时已经进入移动时代了,所以一开始我们就做移动端的App。”

回顾过去三年,何斌认为imToken的发展还是比较顺利,而“运气”成分占很大比重。

“我们当时捕捉了以太坊这样热点,有了这样的契机。随着以太坊的生态起来,我们的产品也跟着壮大起来,这个是运气成分。”何斌说。

但创业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那些煎熬也存着。

“首先从0到1去打造一个没有任何参考、见解的产品,只能自己摸索着方向往前,中间必定走很多弯路,也会遇到很多客观、主观的阻力。其中主要的阻力来自于行业的起起落落,而控制金融风险的政策环境影响极大。对于imToken这样更多是的探索性往前的团队,有时候的想法会跟政策环境会产生一些冲突,有些事情就做不了了,这个时候你就会很困惑,有一种施展不开的无奈,甚至有时候就会怀疑这个事情到底值不值当?”

“2017年的“9.4”事件,国家颁发的法律对区块链整个生态行业产生冲击,它的引力波影响每一位从业者。比如钱包用户的数字货币瞬间一落千丈,不值钱了,他的币可能也不能在原来的交易所进行交易了,那也会影响到我们,因为我们作为钱包方在管理他的币。他不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事情发生?其实我们也没法去跟用户良好的沟通,只有通过时间,让大家慢慢地去理解这个事情背后的原因。”何斌补充。

在数字世界复制一个自己

“创业者都是孤独的”,这是所有创业者的心声。但他们总能忍受着那些孤独,抓住创业的意义坚韧向前。那对于何斌来说,创业的意义又是啥。

“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答案。早期我可能会比较逐利一点,我家庭出身比较贫穷,所以会觉得毕业后如果老老实实的做一份工作,不太可能有财富的积累。当我工作一段时间,学到本领后,就会有创造者心态出现。想要打造一个产品,让人们去接受这个产品或者评价反馈,这会给我带来成就感,也就是第二个层次,我感觉自己已经实现第二个层次的追求。当下这个阶段我有更多的资源和更强的团队了,我想要做更伟大的事情,想要去用这项技术真正带来商业会社价值。”

这段话让我想起何斌分享了一个在创业初期招募团队成员时候的故事。

“他们原来是做互联网的,对区块链不熟悉。他们来面试之前会搜一搜区块链,结果一搜,出来帖子是对区块链褒贬不一的。我去说服他们加入,其实要花很长的沟通时间和口舌。印象比较深的是我们有一个前端开发,我在他面试过程中他偶然提到他比较羡慕华尔街金融工程师,我就抓住这一点,说区块链就是新兴的华尔街金融,你参与了imToken,你就是未来的华尔街金融工程师。他最后就做了明智的选择,加入我们团队。现在是我们一个非常核心的开发成员。”

2019年1月4日,何斌在巴比特主办的“鉴识2019区块链价值榜”大会上,曾说:希望十年之后可以在数字世界复制自己,在虚拟世界创造一个自己。

当我再次问起他时候,他说:“我觉得未来人可能会在数字世界可以得到永生。你的肉体会在物理世界终会消亡,但你的思想、你的记忆、你的精神可能会在数字世界得到流传,在虚拟数字世界永存。”

这跟区块链有什么关系?

“有很重要的关系,区块链现在更多的是保障数字资产所有权,本身它的不可篡改、唯一性刚好可以把人基因的唯一性避遮过去。所以可能通过区块链技术,能够真正去兑现人在数字世界的唯一身份。这个身份之下的记忆,也就是他过往沉淀下来的这些数据结果,在数字世界会形成一个人的画像。他可以在数字世界里面得到永生,可以继续生活,继续去对话,继续去思考,继续去创造等。所以可能会有那么一个阶段——物理世界跟数字世界平行的存在状态。但物理世界的我们因为新陈代谢会消亡,但你沉淀下来的数据,会在数字世界里面得到续传。我希望我能经历那个时代,不一定是十年,但我觉得我有生之年可能能够享受这样的科技成果。”

向10亿用户进击

在《8问》的采访中,何斌表示目前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将imToken做成10亿用户规模的产品(imToken现在用户不到1000万)。我们知道,现在整个行业从业者都没有这么多人,如何才能达到这么大的规模呢?

“这正是我们不断往前去探索、去迭代我们产品所在。我们会去思考imToken要做什么才能让用户达到这样一个数量级。当思考出来之后,就是去制定接下去一年、两年的时间表和产品计划。我们的使命是把区块链技术带给普罗大众,让这么美好的技术能够带给更广泛的用户,而不只是现在数百万用户。全球人口基数那么大,有99%的用户还等待我们用新技术去改造他们的生活。”

在2018年,imToken将总部搬去新加坡的举动,也和10亿规模用户的目标相关。

“我们现在服务的大量是中国用户,但海外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以全球化的视野去开拓市场,把产品带给更广泛的用户,所以落脚新加坡。之所以选择新加坡作为第一站,一是因为目前对欧美市场做不到一步到位,新加坡是东南亚非常中心的物理据点,它能辐射整个亚洲的市场。二是区块链本身在新加坡有非常好的发展状态,不管它的监管环境,还是行业的生态公司都非常丰富。”

提及imToken今年的规划,何斌说有三件很重要的事情。

一是imToken已经进入2.0版本,2.0版本的主要特点在于可支持多链imToken1.0只是以太坊的一个数字钱包,到了2.0支持了以太坊、比特币、EOS三大公链。而2019年4月底,imToken发布一个新版本来支持第四条公链——cosmos。二是今年imToken将升级去中心化交易所TokenLon,这个版本主要去解决DEXS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像流动性问题,技术门槛问题等。三是在今年3月,imToken正式推出打磨10个月的硬件钱包产品。

文|贾小别 视频|《8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