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很努力,為什麼還是很焦慮?

明明很努力,為什麼還是很焦慮?

我想一步登天,為什麼如此艱難?

開始做自媒體以來,每日勤勤懇懇的輸出,可換來的受益不及預期,閱讀量經常在三位數,推薦量也少的可憐,自信心一落千丈,對於文章有種恐懼感,在思考今天寫什麼時,同時又在否定自己不會又沒人看吧?越是擔心,越是恐懼,事情真發生時,心裡暗暗說:我就知道會這樣?

曾想過成為自媒體大咖,向行業最優秀的人看齊,成為最優秀的人,但實際帶來的卻是失敗的體驗,一度懷疑自己是否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是否應該在這條道路上繼續走下去?

在生活中,人人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以為自己只要努力了就能成為最好的自己,高估了自己的能力,高估了自己的努力。以為是科比,卻不曾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

生活給予了我們成長,給了我們認清自己的機會,迸發出拼搏的鬥志。

轉變觀念,接受自己的不足

任何一個成功的人都不是輕而易舉就能獲得成功的,他們的背後也經歷過失敗,也經歷過迷茫,也要經歷時間的沉澱!中國的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經歷過挫折,經歷過低谷,在失敗中學習,在失敗中探索,總會摸索出一條道路。對於自己能力不足,你接受,就還有成長的空間,你排斥,只會產生焦慮感,最後破罐破摔,一事無成。

學會欣賞自己的進步,承認自己的成就

人要學會誇獎自己,承認今天的你比昨天更優秀。今天你發表一篇文章,完成一項工作,這也是成就,並不是一篇文章要有10萬的閱讀才是成就,並不是要得到別人的誇獎才能肯定自己。今天的閱讀量比昨天閱讀量高,今天寫文章的速度比昨天快,這也是成就,說明你在進步,你在進步,應該高興,應該誇獎自己,欣賞自己。

設定能達到的目標

人人都想成為行業頂尖人物。炒股投資,夢想成為巴菲特,永遠在掙錢;寫作,以為是大咖,篇篇爆文。可現實是我們剛邁出一小步,就遇到了挫折,垂頭喪氣,放棄拼搏。正確的做法是設置一個目標。如同你跑10000米,先給自己設置1000,跑到了就獎勵自己:我也行!然後2000,3000……一步一步的腳印走,在每個小目標達成的時候獎勵自己,提升信心,最終實現目標是那麼的自然而然,一氣呵成。

努力了,達到自己能力極限了,得不到,那就得不到,放鬆自己,承認這世上有許多能力比你強的人,也要學會去欣賞他們。

繼續努力,繼續寫作,才能碰觸更多可能,真讓自己自怨自艾,放棄自己,活在否定自己的生活中,那樣地生活,我會感到焦慮,空虛且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