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滅“梁山好漢” 的張叔夜,血戰金兵,最後以身殉國!

張叔夜是江西人,生於1065年,出身將門世家。他年輕的時候在蘭州邊境從軍,有豐富的軍旅經驗。回到中央做官後,因為得罪了權臣蔡京,被蔡京所忌恨,所以他被貶到海州做了知州。

剿滅“梁山好漢” 的張叔夜,血戰金兵,最後以身殉國!

宣和三年(1121年),宋江率軍轉戰至海州,被張叔夜設埋伏擊敗,宋江被迫投降。

平定了宋江起義軍的張叔夜被提拔為濟南府知府,後來又因為斬殺了幾千盜匪的功績,被改任為青州府知府。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國在消滅了遼國之後,分兵兩路南下進攻宋朝,東路軍直逼宋朝國都開封。宋徽宗因驚恐傳位給太子趙桓。宋欽宗上位後,重用主戰派李綱等人,多次打敗攻城的金兵。但是懦弱無能的宋欽宗,聽從奸臣讒言,罷免了李綱,向金國求和,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康王趙構、太宰張邦昌成為人質。

金國撤軍後,主戰派被主和派壓制,名將种師道氣憤致疾,以至病死。李綱則被外調河北河東宣撫使,無所作為,最後被逐到江西。

剿滅“梁山好漢” 的張叔夜,血戰金兵,最後以身殉國!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再次大舉南侵。不久開封被圍,圍城的東西兩路金軍的兵力已超過十五萬人。而城內守軍則不滿七萬,各地勤王軍早已受到主和派的命令而裹足不前。只有張叔夜與兩個兒子張伯奮、張仲熊違抗這一投降式的命令,率領一萬多人進京勤王,在經過大小十八戰之後,才全軍突入開封城,這是金兵第二次大舉南侵中唯一一支能夠進入開封城的勤王軍隊。

宋欽宗見張叔夜帥軍趕到,十分開心,令他為簽署樞密院,指揮城內宋軍作戰。在張叔夜的部署下,接連數天與金兵大戰,數次打敗金軍。

此時城內出現戲劇化的一幕,身為兵部尚書、尚書右丞、同知樞密院的孫傅,僅憑一句“郭京楊適劉無忌”的詩句就在近衛中訪得一位郭京,這個小兵自稱會法術,可抵擋金兵,宋欽宗及孫傅等均深信不疑。郭京手下的“神兵”出城就受到金軍四面夾擊,死了大半。郭京帶著殘兵向南逃跑。金兵順勢登上已經沒有幾個人的城牆,儘管張叔夜等拼死抵抗,但是開封城還是在當天就被攻陷。

開封城陷後,張叔夜受傷,父子幾人仍竭力作戰。但是此時的宋欽宗已經失去抵抗的信心,準備出城與金兵議和,張叔夜極力勸諫,宋欽宗說:“我為了百姓,不得不親自前往金營啊!”張叔夜痛哭著再次跪拜,在場宋朝軍民都哭了起來。皇帝回頭喊著他的字說:“嵇仲(張叔夜字)努力吧!”

剿滅“梁山好漢” 的張叔夜,血戰金兵,最後以身殉國!

最後,退位的宋徽宗趙佶與宋欽宗趙桓以及皇室、皇族、貴戚、近臣、各種工匠等14000多人,全部被押往金國。

張叔夜在被押往金國時,在途中絕食。到達邊界白溝時,張叔夜突然驚起,仰天大呼。第二天,張叔夜自縊去世,終年六十三歲。南宋朝廷為表彰張叔夜,追贈開府儀同三司,諡號“忠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