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訪母校,感受農村城市化的步伐


記得12年前,即2006年我把一篇回鄉見聞發在自己的新浪博客裡,當年的點擊量超過了10萬,成為新浪博客當年點擊量前10的文章。文章是以拜訪母校見聞,聯想到人口結構的變遷,再由人口變遷推測房地產市場的走勢。12年後,我再訪母校,不僅再次感受到人口結構的鉅變,而且被正在進行之中的農村城市化的洪流所震撼。

我的老家在安徽廬江縣,地處安徽的中部,地貌以丘陵為主,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左右,是典型的魚米之鄉。以農耕為主,十幾年前幾乎沒有工業。上大學時讀到費孝通先生寫的《鄉土中國》倍感親切,似乎書中描述和分析的就是我的家鄉。“生於斯,死於斯”是我的父老鄉親們真實的生活寫照,除了極少數人考上大學離開本鄉外,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半徑幾乎就是村前屋後。這樣的狀況似乎一直保持到了上個世紀末,2000後,故鄉在發生著改變。

我每次回安徽老家時,都要去看望一下初中的老師,這所中學離我的老家只有1公里的路程,是本鄉所屬的初級中學,所有的學生都來自本鄉。我是1980年上初中的,當時母校有初一至初三共3個年級,每個年級有兩個班,共六個班約500人。由於條件的限制,教室小而簡陋,平均每個班有80名學生擠在一起,每當課間休息,教室裡總是人聲鼎沸,塵土飛揚。可見當時學校的人氣之旺。

記得2006年返回母校時,所見所聞讓我深感震驚。往日的喧囂被一片淒涼所替代,當年有500名學生的學校只剩下100多名學生。據老師介紹,學生越來越少,兩年前,鄉政府已經決定把臨近的幾所初中合在一起,剩下的這100多名學生是最後一屆畢業班了,等這屆學生畢業之後,該學校就停止招生,我的母校將徹底關門了。往日的鈴聲將永遠成為回憶。

我是研究經濟和金融的,早就關注到中國的人口結構的變化,沒想到母校的變化把人口結構的變化如此具體而清晰地展現在眼前。和20年前相比,2006年前後的中學生占人口的比例在迅速下降,這和人口的計劃生育政策是直接相關的。從統計數據看,我國的生育高峰在1965年前後,1962年的出生率是3.71%,1965年的出生率是3.78%,1970年的出生率是3.34%,一直到1978年之前出生率都在3%以上,但1978年的出生率下降到了2%以下。上世紀60、70年代人口高峰期出生的人在80年代正好處於上中學的年齡,因此,才有我上中學時擁擠的場面。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上世紀60、70年代出生人口的下一代比他們的父輩少了一半多。這就是我的母校出現“門前冷落”的最根本原因。

很顯然,人口結構的變化導致了學校生源的變化。儘管2000年之後,外出打工和就業的年輕人不斷增多,這些人正是60年代和70年代人口高峰期出生的人口,2000年前後這批人正直青壯年,他們遠走他鄉就業並沒有帶走他們的孩子,這些孩子成為留守兒童。

12年後,2019年春節我再訪母校,再次被農村的滄桑鉅變所震撼。當我從家門口出發,憑著當年的記憶前往母校時,沒有行進多少距離就感覺無法前進,十幾年前的農村小道已經被公路所替代,而且在我家與學校之間還建起了一條高速公路,把之前上學經常經走的道路完全改變,只好改由公路前往。隱隱約約在不遠處已經看到矗立的廠房和大廈。高速公路上不時飛馳而過的汽車徹底打破了鄉村的寧靜,讓人感受到了工業化的步伐已經快步朝這裡走來。

當趕到母校時,眼前的一切熟悉而陌生:曾經洗過臉,刷過碗的池塘依然平靜地偏安一隅,而所有的教室及其他建築物卻已蕩然無存,不見蹤影,校址所在地變成了一片綠油油的麥田。記得2011年前後我還來過母校,當時雖然不再有學生在此上課,但教室仍然保留完好。聽附近的村民說,從2008年起,學校就不再招生,所有的學生和老師都集中到鎮裡或縣城裡,當時學校已經被廢棄,後來就被複墾成為農田。

我沒有進行過考證,這所學校一共畢業過多少學生,但學校創立的時間是清楚的,在中國成立之初就開始辦學,前後經歷了六十餘載。她經歷了創辦之初的艱辛和冷清,也曾有過八十年代人聲鼎沸之輝煌,如今黯然落幕,真乃滄桑鉅變。

根據記憶,居住在學校附近的老師有七八位,輾轉反覆終於找到一位姓楊的老師,據這位楊老師介紹,其他的幾位老師均已搬到縣城居住,有的搬到省城合肥居住了,他自己也常住縣城,只是春節來老家暫住幾天。這位老師最近幾年參加了不少學生聚會,有初中畢業40週年的(即60年代初出生,70年代末初中畢業),也有30週年的(70年代初出生,80年代末初中畢業)。根據他的介紹,幾乎參加聚會的所有學生都在城市工作,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已經在城市買房,或正準備為子女在城市買房。

我2006年來母校,看到了人口結構的變化。當時已經走出校門的校友們開始突破傳統農業社會的邊界步入另外一個完全陌生的社會,開啟了他們自身就業由農村和農業向城市和非農業的轉變。經過十餘年的打拼,他們已經積累了或多或少的積蓄,開始圓他們的城市市民之夢-在城市買房定居。

年輕學子們的人生圓夢之旅成了國家經濟崛起之途。從過去20年我國經濟發展的軌跡看,農村人口大規模湧入城市,爆發出洪荒之力,經濟高速增長。作為眾多的農村人口的圓夢載體,住房市場更是供需兩旺,高潮迭起。廬江縣城的房價已經從2006年的每平方米2000多元上漲到現在的8000多元,合肥的房價從2006年的3000多元漲到現在的16000元左右。

伴隨著母校凋零的是我國城市化進程的興起。經過十餘年的人口快速轉移,60後、70後及80後似乎已經完成了農村向城市的轉移,即人口高峰期出生的人已經基本完成了城市化。這與很多統計數據之間似乎有一定的差距,從統計數據看,我國的常住人口城市化率還不到60%,這意味著仍然有四成的人居住在農村。

為了求證我的推測,在春節拜年的時候,我特別留意不同的人群的住房情況,結果與上述推測是一致的,春節期間我所遇見的60年代出生至80年代出生的人基本上已經“城市化”了,他們在城市工作,其中的大多數已經在城市購置房產。有一點讓我始料未及的是,在購置房產的人中,相當多的人並沒有穩定的工作,工資收入的絕大部分都用於還貸。有的因為自己或家人出現重大疾病,暫時出現現金流風險,不得不借高利貸以維持現金流。

當我問及為何要購買住房時,基本上有兩類答案,一類是買房娶親,在城市買房子已經成為農村青年結婚的標配。第二類是房價永遠上漲,買房子可以保值增值。估計第二類答案才是真正的原因,假如房價不漲,估計買房就再是結婚的前提了。

一葉知秋。也許一個學校不足以代表全國,但它是一個樣本,或許是具有典型意義的樣本。母校所見所聞強烈感受到城市化大潮的湧動,鄉土中國在向城市中國邁進過程中,已經煥發出磅礴之勢。但也要看到,在此大潮裹挾之下不少勢弱的人群的處境艱難,當他們不再“生於斯,長於斯”多少有些惶惑不安,尤其是那些負債前行的人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