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萬里:尋夢萬里,路在滄州

路萬里:尋夢萬里,路在滄州

《滄州驕子》叢書徵稿選登之三十九

路萬里:尋夢萬里,路在滄州


路萬里:尋夢萬里,路在滄州

劉傑 陳思佳 祖天林

國家“千人計劃”專家路萬里,曾在美國硅谷工作多年,看準了滄州的交通、產業優勢,選擇在滄州投資興業,他堅信“綠色化學”的嶄新一頁將從滄州掀開。

路萬里也是一名“海歸”,曾在美國硅谷工作。2007年,他懷揣發展綠色化學的願望,回國發展。

“滄州交通很方便,離北京、天津近。接觸到渤海新區領導後,決定將公司落戶到這兒。”路萬里說,這裡很尊重人才,尊重創新,對於創業者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舞臺。

2014年,路萬里在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河北華茂偉業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生產的雙嗎啉二乙基醚暢銷國內外市場。此外,路萬里自主研發的甲基嗎啉、特戊酸等多種藥物中間體和特種化學品實現綠色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傳統化學工藝汙染嚴重,綠色化學工藝就是讓一些化學反應實現零排放的工藝,為製藥和化工行業找到一條不產生汙染的路徑。”路萬里介紹,他在11個產品上,把傳統工藝變成綠色工藝,並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路萬里說,4年來,他在滄州發展得很好。今後,他將在這片充滿吸引力的發展沃土上繼續自己的事業。

路萬里是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曾在美國硅谷工作多年。2015年,他來到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啟了新的創業之路,他堅信未來“綠色化學”的嶄新一頁將從這裡掀開。

路萬里:尋夢萬里,路在滄州

“綠色化學”呼之欲出,他決心回國用事實顛覆傳統觀念

路萬里祖籍河南,生於廣東,清華大學化工專業本科畢業,在加拿大獲得合成化學碩士學位後,在美國硅谷從事了8年新藥研發,現為國家精細化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專家組專家。

一提到“化工”,很多人會首先聯想到“環境汙染”。出於一種職業責任感,路萬里一直希望能有好辦法減少化工汙染。十幾年前,國際上產生和發展起來一門新學科——“綠色化學”。路萬里對此非常關注。他說,傳統化學向“綠色化學”的轉變,可以看作是化學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

2004年前後,路萬里在硅谷工作期間,萌生了用“綠色化學”方法制備藥物中間體的想法。他興奮地向身邊的同事、專家講解了自己的思路。“但他們大多隻做化學、化工或藥學等單一領域的研究,基於自身學科知識判斷,認為我的思路尚不成熟,哪怕做出一個產品,至少也需要20年時間。”路萬里說。

多年在外的路萬里,想回國創辦實體工廠,將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期間,路萬里回國專門做過市場考察。在一些地區,他看到了我國綠色化工和製藥行業在生產製度、規範、技術等方面,距離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很多人認為‘綠色化學’成本高、收益低,這也導致人們不願意投資研發新技術、改進新工藝。”這也更堅定了路萬里回國創業的想法,他決心用事實顛覆國人的傳統觀念。

路萬里:尋夢萬里,路在滄州

鍾情滄州,“千人計劃”專家渤海新區開啟新的創業之路

2006年,路萬里報名參加教育部、科技部聯合主辦的“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獲一等獎,並得到一些創業投資。這給了路萬里極大信心。2007年初,42歲的路萬里正式辭去美國工作,賣掉房子,回國了。

回國後,路萬里首先在廊坊成立了一家生產藥物中間體的化工企業。應用綠色化學理論,他的公司研究出一整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能夠消除三廢的“綠色化學”製備方法,併成功製備出7種高附加值的藥物中間體。而且,由於產品純度高、製備成本只有傳統工藝的30%到40%,他的第一個產品——雙嗎啉二乙基醚,打破世界500強之一的美國Huntsman公司的全球技術壟斷,成為全球第二家掌握這一產品綠色合成工藝的公司。

“廠區面積有限,產能不足,哪個客戶都‘喂不飽’。”路萬里說,他想另找地方開闢二期項目。2014年跑了一整年,他的考察範圍從華北擴大到了東北,終於找了一個還算合適的地方。“當時還有三天就要跟已經談好的地方正式簽約了,這時候河北工業大學的一位朋友建議我去滄州渤海新區考察一下。”路萬里沒想到這一來,彼此“一見鍾情”,不到一個月,他就和渤海新區簽約了。

“綠色化學”的種子在滄州發芽成長,他堅信未來“綠色化學”的嶄新一頁將從這裡掀開

2015年初,路萬里在渤海新區成立了河北華茂偉業科技有限公司,並在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5.8億元推進項目建設。“這裡交通便利,產業配套完善,化工是這裡的主導產業之一,我們項目生產用的原材料,特別是不易運輸的氣體都可以就地取材。”路萬里對公司的選址很滿意。

“渤海新區在招商政策上,傳統企業的投資門檻要達到1億元以上,而高新技術企業只要技術領先,投資額100萬元以上就可以。”路萬里說,這樣很多企業就不會和他第一次投資建廠一樣,因為投資額小而吃“閉門羹”了。

路萬里的項目經過兩年多建設,今年5月進入試生產階段,3個新產品也將投入大規模生產,還有多個產品的綠色合成工藝處於小試和中試研發階段,許多合成工藝路線設計為全球首創。記者在生產現場聞不到任何異味,看不到一個工人。路萬里解釋說,他們有中控實驗室,工作人員只需坐在辦公室就可以操控整個生產過程,原料被打入管道,經過層層處理,出來之後就是成品。這樣不僅效率高、成本低,還不會產生“三廢”汙染。

綠色化工的製備方法,還可以延伸到其他化學產品的生產上。路萬里計劃與石家莊一企業合作研發水性塗料;還打算與清華大學合作成立綠色化學工程技術中心,主要從事“綠色化學”創新研發,以及在大規模工業化製備藥物和特種化學品方面的應用研究。

站在廠區內,路萬里迎風憧憬遠方,他相信“綠色化學”的嶄新一頁將從這裡掀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