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嘉:從“搶人”到“留人”須打造城市生態環境競爭力

李宇嘉

在全國新生人口和流動人口體量雙雙下滑的背景下,城市間的人口爭奪戰進行得如火如荼。在城市人口吸附能力的比拼上,經濟指標往往備受重視,比如經濟增速、高新技術企業、獨角獸、上市公司、財政實力等等,這些往往被認為是城市競爭力的彰顯。但是,隨著收入水平增長,第三產業主導增加值貢獻(GDP佔比達52.5%)、就業貢獻(吸納44.9%的就業),宜居健康的生活方式被“新一代”市民所推崇等情況下,生態環境在人口競爭力中的權重將上升。

近日,在世界地球日到來之時,首屆公園城市論壇在成都舉行,成都也正式提出了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戰略定位。在連續10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後,成都以“公園城市”定義宜居,事實上是將生態環境作為下一階段打造城市競爭力的引擎,並以此作為從“吸引人口”到“留住人口”的長效機制。一直以來,經濟與環境的關係並非是“魚和熊掌”,基於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的人口最優規模等因素,主導著執政者對“城市發展觀”的觀念認識和施政邏輯。

但是,越來越明顯的跡象表明,生態環境優異的城市,往往既是經濟強市、又是人口大市。近期,中國工程院旗下生態文明建設重大諮詢研究項目組,發佈《生態文明建設若干戰略問題研究》,首次披露了目前我國各省市生態文明指數(ECC)。具體評估指標包括空氣、水資源、綠化、排放等11項環境類指標和6項經濟類指標(城鄉差距、居民收入和城鎮化等)。結果顯示,除了旅遊類城市外,排名靠前的都是東南沿海和內陸經濟強市和人口大市。

排名靠後的基本上是經濟相對弱、人口外流的城市。這意味著,經濟發達固然有巨大的吸引力,但生態環境突出,同樣是人口流入的重要考量。根據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楊曉軍教授的統計,隨著城市人口規模的增加,城市人均汙染物排放量呈“先增後降”的“倒U型”關係。無論是二氧化硫排放量降幅,還是生活垃圾處理率、綠化覆蓋面積,人口500萬級以上城市,要比中小城市高出2個百分點左右。因為,經濟強市和人口大市往往產業集聚,單位治汙成本下降。

另外,大城市有業務關聯的企業和上下游產業在空間上高度集聚,通過生產運營的集中化、規模化以及要素資源、基礎設施等的共享,促進了生產技術的改進及生產效率的提高,從而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促進了節能減排。由於城市規模偏小,中小城市難以成為產業聚集地,從而充分享受集聚帶來的規模效益。一方面,在完善市政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投資及運營上,如城市垃圾及汙水處理等,中小城市要比大城市支付更高的人均成本和維護成本。

所以,生態文明指數(ECC)單項指標顯示,很多城市在綠色設施上並不落後於大城市,但綠色環境、綠色生產和生活三項指數都處於一般水平。這是由於,環保設施使用和維護成本太大,不僅需要較強財政實力,還需更密集的人口和產業集聚分攤成本。顯然,經濟弱市或人口小市並不具備這樣的基礎。現實調研發現,中小城市的環境汙染問題更突出。從這個角度看,人口密集儘管會加重資源環境的承載力度,但同時也能創造出美化環境的人口和經濟基礎。

很大程度上,所謂“城市病”並非是人口規模超過閾值的“規模不經濟”,而是因缺乏前瞻性的規劃,城市管理統籌性不強所致。技術和管理疊加,有望突破難題。杭州領軍企業阿里雲,2017年推出過一個叫做“ET城市大腦”的智能城市管理系統,這個“城市大腦”接管了杭州市1300個路口的信號燈、4500條路的視頻,將杭州城裡散落在交通管理、公共服務等領域的百億級數據匯聚起來,搭建了一個城市交通動態網和自動化控制系統。

數據顯示,城市大腦最初接管的15平方公里區域,2017年該區域的通行時間減少 15.3%,120救護車到達現場時間縮短一半。2018年,“城市大腦”成功擴容,從15平方公里擴大到420平方公里,覆蓋杭州主城區全部限行區域,相當於65個西湖的面積。憑藉“城市大腦”的加盟,杭州交通狀況大大改善,2018年,杭州交通擁堵率從2016年時的全國第5降至2018年的全國第57名。除杭州外,目前蘇州、西安、澳門、吉隆坡等地也引進了阿里的“城市大腦”。

技術突破還有很多,如監測汽車排汙量、乘客量,階梯化收取通行費、限制主幹道通行等,也緩解了“城市病”。另外,圍繞地鐵的城市基礎交通體系建設,降低了通勤時間,還可以實現人口、產業更大範圍內的重新佈局,突破空間約束而更加宜居,中心區騰退空間進行生態修復(比如建設街心公園、升級為創意園區等)。當然,技術研發也好、佈局交通網絡也好、存量修復也好,都需要大量資金,但人口和產業密集分攤了成本,且城市管理升級了、衍生產業發展了。

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過程中,汙染防治和環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關口。高質量增長靠的是產業升級、科技創新和消費內需,這些都離不開人口在城市的集聚。人口存量博弈時代,都市圈、經濟及人口規模都大、都強的城市或將勝出。在這個邏輯下,只有生態環境、營商條件、產業升級、宜居性等都尚佳的複合城市,才是綜合競爭力最大的城市。那些過去一味地強調經濟增長,犧牲環境導致生態“自淨能力”差,而人口和產業集聚不夠,導致無法修復或無法滿足新一代城市居民對生態要求的,自然會被居民“用腳投票”,而將重點放到宜居建設上的城市,將最值得大家遷入。

(作者系資深地產研究人士)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